近5年中國社科立項200強排名:川大、人大、華東師大居前三!

2023-10-12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近5年中國社科立項200強排名:川大、人大、華東師大居前三!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數據來源:高績、軟科

近日,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青年項目、藝術學項目和西部項目立項名單陸續公布。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類研究項目,代表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國家水準,是衡量一個單位科研生產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備受關注。

根據2019-2023年高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排名數據四川大學表現最為突出,名列全國第一,立項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前列。中國人民大學緊隨其後,位列第二,同樣有著不華俗東的師表范現大學則位列第三,這三所高校均是我國人文社科學科的佼佼者。

川大領銜,百家爭鳴!

在近五年的時間裡,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總數上,四川大學以其卓越的學術實力,以295個立項數穩居全國第一,中國人民大學以279個立項數緊隨其後,位列全國第二。華東師範大學則以274個立項數位列第三

而令人矚目的還有廈門大學,以263個立項數位列全國前十,彰顯了其文科強校的實力。同樣展現出文科強校實力的還有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和西南大學,他們分別以252個、252個、244個、229個、225個和224個立項數位列全國前十。

在非「雙一流」高校中,浙江工商大學以177個立項數拔得頭籌,名列全國第26同。樣表現出色的還有福建師範大學、廣州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河北大學和西北師範大學,他們以159個、156個、154個、150個、146個、145個、137個、131個和127個立項數位列全國前五這十些。非「雙一流」高校展現了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影響力。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名單是經過嚴格的評審和篩選程序產生的,代表著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前沿和重點方向。這些高校在人文學科的研究中具備了較為突出的優勢和實力,對於提高我國整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些立項位居前列的高校在學術界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以四川大學為例,該校近年來在人文社科學術領域屢獲國家級榮譽和獎勵,科研成果豐碩且廣泛被國內外的學術界認可。同時,該校還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重點項目,人大領跑!

在國家社科基金的年度項目大家庭中,重點項目無疑是含金量最重的成員。它們擔當著創新使命,以強大的研究實力推動著學科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申請這樣的項目,無異於在展示國家高水平的研究實力。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近五年來各大高校的重點項目就立像項站情在況賽。場上的選手,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在社科研究領域展露鋒芒,表現出強大的實力。他們分別以55個、38個和35個重點項目數位列前三,從側面描繪出這這三所高校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卓越實力和不懈追求。

中國人民大學在社科研究領域中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其在重點項目立項數量上的優勢也進一步凸顯了該校的強大實力。同時,吉林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也在社科研究領域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構成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三駕馬車。這些高校的成功經驗,不僅值得其他高校學習和借鑑,更有助於推動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整體發展。

此外,在5年里,以下高校還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它們分別擁有20個以上的重點項目立項數:南京大學(34個)、武漢大學(31個)、南開大學(31個)、廈門大學(30個)、華東師範大學(29個)、北京大學(25個)、浙江大學(25個)、暨南大學(25個)、四川大學(23個)、鄭州大學(23個)、浙江工商大學(22個)、南京師範大學(21個)、山東大學(20個)和上海交通大學(20個)。這些高校在科研領域中的表現十分出色,展現了其雄厚的學術實力和研究水平。

社會科學研究在高校發展及"雙一流"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作用已不容忽視。在2021年3月發布的《「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試行)》中明確指出,綜合考察建設高校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所發揮的主力軍作用,是具體評價的一項關鍵要求。這不僅彰顯了國家對高校在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中的期望與重視,同時也進一步突顯了高校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4b83b2e4257c629ab4321675070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