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是為了別的什麼,它僅僅是為了活下去。
換個角度出發,之所以如此表述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害怕死亡。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自然更替的規律不會改變,從悟事開始變知曉這一定局,更別說逃脫這一宿命,可每個人的心中還是充滿了畏懼,或者可以說是嚮往長壽。
在生命臨終之際,世人對外界還有著無限的牽掛。
它包括財富、地位、親人、朋友等等,腦海中的美好不斷浮現,但這些東西沒有一個可以帶走,死亡降臨的那一刻所有都將結束。
理論歸理論,畢竟生活於人世,很多東西都要想著好的方向去展望。
生活中碰到老人過壽,親朋好友們都會送上祝福,比如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齡長壽祝期頤等等,但真正實現這一夢想的卻沒有幾個。
神州大地就是這般靈光,你越念叨離你越遠,那些所謂的「無心人」恰恰成了長壽的踐行者,比如山東傳奇老人楊明運。
楊明運老人從光緒23年活到了2014年,一個人跨過了三個世紀,可想而知這是什麼概念?唯一遺憾的就是他沒能留下子女。
生活轉型
對於楊明運老人的事跡得知,還是一則報道中,當時他正在過百歲生日。
時間回到1997年,十幾位社區工作人員和愛心人士站在桌邊,正在唱著生日快樂祝福歌,中間正是當日的主角楊明運老人。
最初看到這張照片時,筆者最大的感覺是「仙」,又白又長的鬍子和眉毛十分搶眼。
楊明運老人出生在1897年,即光緒23年,自己是家中的老二,生活在水深火熱的時期不說,醫療水平並不發達的年代,能夠活下來已經算是最大的幸運。
他的父親在外開船,靠著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全家的開支。
勞動力看似很多,但家中並沒有足夠的土地,幼年時期楊明運便被父親帶在身邊,偶爾幫忙搬搬貨物,客人高興了還會賞口飯吃。
過去講究包辦婚姻,到了成婚的年紀,楊明運被安排和一位女子結了婚。
相似的過往和性格,讓雙方在生活上有著很多話題,為二人接下來的相濡以沫打下基礎,無奈的是沒能留下一雙兒女。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想而知楊明運當時遭受了什麼。
本以為這樣的平淡生活會持續下去,後來弟弟因為酗酒丟命,孩子也被交由他進行撫養,這算是名義上有了後代。
他的名字叫楊玉興,從來都把楊明運當作親生父親,生活方面更是無需擔心。
年齡的增長導致機能衰退,很多疾病再正常不過,好歹老伴兒還在世,兩個人時不時地說說話交流交流,算是彼此有個照應,誰曾想妻子在不久後便離世了。
對於楊明運而言,他仿佛失去了精神依靠,但這也無法改變現實。
後來因為楊明運重病,楊玉興的妻子辭去工作,專門在家對他進行照顧,一直到恢復健康。
為了讓父親不孤單,二者特意搬到了鬧市居住,楊明運每天早上鍛鍊鍛鍊,下午和朋友們下下象棋,這種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愜意?
傳奇老人
筆者現年三十有餘,很多時候還在幻想著晚年生活。
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只不過有些事情經不起念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飛逝讓諸位都不覺感受,甚至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這樣的生活一直重複到2004年,楊明運老人也很沉迷於其中,沒想到後來的一次意外摔倒,讓他的身體狀況開始發生變化。
一向骨子硬朗的他,開始出現各種身體疾病,令他的「在世後代」十分著急。
楊玉興和妻子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二者的兒子和兒媳握穩接力棒,主動承擔起了照顧楊明運的任務,動不動還會給他買點小酒和花生米,用來陶冶一番個人心志。
楊明運邊吃邊喝,邊笑邊說,仿佛回到了二十餘歲的年紀,為在場的人講述過往實事。
許多媒體朋友們得知後,對他進行了特別的報道,這也引來了無數長壽追求者的登門拜訪。
你說有什麼秘訣,無非就是正常作息與吃喝,可有的人比他還要規律,壽命卻不如他長壽,這正是看不見的東西在作祟——心態。
心態好了,事情就順了,想要的自然都會來到。
先後跨越了三個世紀的楊明運,最終在2014年離世,為百餘歲的長壽生涯畫上了句號,網友們送其稱號「傳奇老人」。
笑侃人世間
歸根結底,人還是活心態。
如果楊明運老人在老伴離世後,從此一蹶不振,他會不會有後來的長壽之說?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善良一生的他雖沒能留下兒女,但兩代人接力棒的傳承,足以讓他感受到家的溫馨。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隨緣冷暖開懷酒,懶算輸贏信手棋。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很多東西只要向著美好,該來的始終會來到。不抱怨,不攀比,不悲觀,當你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那一刻,你的未來就會朝著美好前行。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