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
今天的節目從一張特殊的胃鏡片說起,這位患者的胃部經歷了一場「失控」的胃出血。胃黏膜出現了嚴重的撕裂,患者隨時面臨生命危險。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失控」的胃出血呢?
「失控」的胃出血
這個片子的主人是一個31歲的小伙子,在去年的8月22日,因為口吐鮮血被送往急診室,伴隨心率加快、血壓下降,近乎休克。
專家初步判斷他是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緊急做胃鏡查看出血部位,發現就在食管和胃的交界處發生撕裂,診斷為賁門黏膜撕裂症。因為撕裂較深,損傷了血管,專家及時打了鈦夾,才止住血。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失控」的胃出血呢?
今天主任帶來了三個「失控」的水龍頭,說明有三種主要原因會導致「失控」的胃出血:1、潰瘍、2、用藥、3、撕裂。
1,潰瘍
大概全球有10%的人一生會出現消化性潰瘍,40-60歲的老年人最多見。大家可別小看小小的潰瘍,一枚硬幣大小的潰瘍,如果發生出血也會要人命。
胃潰瘍本身就是癌前病變,如果它同時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沒有很快的根除掉,潰瘍反覆發作,在反覆修復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形成惡性無限繁殖的細胞株,就是癌細胞,變成胃癌。
胃潰瘍出血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
潰瘍出血前兆: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可能代表我們的胃潰瘍正在出血,最好立即就醫。
2,用藥
92歲老人因為冠心病做了支架,一直服用抗凝藥。老年人本來血管就比較脆弱,一旦出血再用上抗凝藥,出血止不住,直接休克了。
到醫院做完胃鏡,發現老人的胃黏膜大片糜爛出血,只能在鏡下噴撒止血的藥物,同時靜脈補液。幸運的是,出血止住了,老人很快就恢復了。
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大概有三億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可能超過三千萬。
這些人群在服用阿司匹林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避免出現消化道出血。
01
做過心臟手術的人,吃藥的前三個月,很容易出現消化道出血。此時一定要密切關注是否出現黑便、乏力等症狀。
02
在服用阿司匹林前,最好先到消化科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加阿司匹林,很容易出現大出血。
03
如果本身就有胃潰瘍等消化道症狀,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聯合用藥。
04
阿司匹林有很多種類:普通阿司匹林和腸溶阿司匹林。腸溶阿司匹林飯前半小時吃,普通阿司匹林需要飯後半小時吃。
3
撕裂
最開始的31歲小伙子出現嚴重胃黏膜撕裂,就是因為連喝一箱冰啤酒配上熱火鍋。
賁門撕裂大部分都是因為暴飲暴食,胃腔壓力太大,導致薄弱部位撕裂,出現大出血。
胃黏膜修復的「加速器」
雖然胃黏膜屢遭創傷,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它也是可以自我修復的。一般兩周左右就能重新長好,有慢病的老年人可能需要四周,如果八周還未癒合,要高度懷疑可能有癌變的風險。
那麼在胃黏膜修復期間,給胃黏膜細胞補充足夠的營養就極其重要,哪些營養元素是胃黏膜修復的「加速器」呢?
01
猴頭菇
猴頭菇中含有豐富多糖,能保護胃黏膜。平時胃不好的人和胃炎恢復期的病人,都可以經常吃點它。
02
秋葵
秋葵中的黏液和胃黏膜黏液層的保護膜相似,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除了秋葵,山藥也具有同樣的功效。
03
牛奶
牛奶中含有促進胃黏膜細胞生長的八種胺基酸,而且牛奶作為脂溶性維生素含量最豐富的食物,裡面還含有胃黏膜必需的維生素B2。這些因子都可以幫助,胃壁細胞以及胃黏膜細胞再生和修復。
冰箱裡的可疑致癌物
胃癌的發生和飲食有很大關係,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開始囤年貨了。但專家告訴我們,囤在冰箱裡的食物,可能有可疑的致癌物。
專家建議:
綠色菜葉最好不放在冰箱裡,現買現吃。
山楂和柿子不要空腹食用,最好飯後吃,一次也不要吃太多。
沒有完全熟透的木瓜和芒果,不建議大量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