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遺孀病重,臨終前提出一「違規請求」,當地政府:破例同意

2024-08-28     無風卻起念

1993年秋,西安的天氣已漸漸轉涼,抗日英雄楊虎城的夫人張蕙蘭躺在華山醫院的病床上,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眼看就要離開人世了。臨終前,她把孩子們都叫到床邊,提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請求。

這個請求呢,有點兒「違規」,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規定,是不能這麼做的。孩子們一聽,都覺得很難,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但他們又捨不得母親,只好把母親的這個請求告訴了政府。

政府的領導聽了以後,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同意張蕙蘭的請求。他們說:「雖然這個請求有點特殊,但看在楊將軍的份上,破例一次吧。」

那麼,張蕙蘭到底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請求,讓政府都破了例呢?

提起楊虎城,人們會想到這位為抗日戰爭立下汗馬功勞的愛國將領,提到他的妻子,人們常常想到謝葆真和羅佩蘭。然而,張蕙蘭,這位為楊虎城默默奉獻、支撐家庭的女人,卻鮮為人知。她的故事,是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張蕙蘭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富裕家庭,雖然她在家裡備受寵愛,但婚姻卻是父母一手包辦的。15歲那年,張蕙蘭稀里糊塗地成為了楊虎城的妻子,嫁進了楊家。

儘管當時楊虎城已經與羅佩蘭生活在一起,但張蕙蘭的父親卻認為,像楊虎城這樣的人物,能做他的小妻子也是一份榮耀。

張蕙蘭初嫁進楊家時,還是個懵懂的少女。楊虎城的母親非常喜歡這個溫順的兒媳婦,對她疼愛有加。結婚不久,楊虎城就回到了部隊,家中的一切事務落在了張蕙蘭的肩上。儘管楊虎城對張蕙蘭沒有多少感情,但他一直感激這個默默為家庭付出的女人。

當羅佩蘭懷孕時,楊虎城將她送回家中養胎,張蕙蘭不僅沒有絲毫怨言,還將羅佩蘭當作親姐妹一般悉心照料。她不僅照顧了羅佩蘭的飲食起居,還幫她度過了艱難的坐月子期。這個看似弱小的女人,用自己的善良和包容為楊家撐起了一片天。

然而,張蕙蘭的隱忍並不代表她沒有自己的想法。1926年,楊虎城在西安保衛戰中連遭敗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他整日借酒消愁,心灰意冷,不再關心外界的風雲變幻。就在楊虎城意志消沉之際,張蕙蘭毅然站了出來。她找到楊虎城,看到他一副頹廢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憤怒。

「過去你是軍中豪傑,我敬佩你,原以為你這樣的英雄打得了勝仗,也不怕敗仗,現如今打了幾場敗仗就成了縮頭烏龜,你對得起楊家人嗎?」張蕙蘭嚴厲地質問楊虎城,她的語氣堅定,毫不留情。楊虎城聽到妻子的斥責,淚水奪眶而出。他哽咽著說:「我要是走了,你們可怎麼辦啊?」

張蕙蘭看著楊虎城的眼神,堅定地說道:「楊家我來守,國家你來守!」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楊虎城的心。就在張蕙蘭的鼓勵下,楊虎城重新振作,後來與張學良一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為抗日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楊虎城因為政治鬥爭的牽連,最終慘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手中。而張蕙蘭則帶著兒女艱難度日,並四處奔走,為丈夫正名。

她從未放棄為楊虎城的冤屈討回公道,最終在她的努力下,楊虎城的革命歷史得到了應有的評價,當地政府為楊虎城修建了陵園,以紀念他的功勞。

1993年,張蕙蘭因病住進了醫院。病情加重後,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便在臨終前提出了那個「違規請求」。她希望能夠在去世後,安葬在楊虎城的陵園內,繼續守護著她的丈夫。

這個請求看似簡單,但卻並不符合當時的安葬規定。張蕙蘭的兒女們對母親的請求感到為難,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然而,他們最終還是決定尊重母親的遺願,將這一請求告知了當地政府。

出乎意料的是,當地政府得知這個請求後,立即作出了批示,破例同意了張蕙蘭的請求。政府認為,張蕙蘭為家庭、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不容忽視,她不僅是楊虎城的妻子,更是中國革命歷史的一部分。因此,允許她與丈夫合葬,是對她一生的最好褒獎。

張蕙蘭去世後,她的遺體按照遺願被安葬在了楊虎城的陵園內。兒女們含淚送別了母親,知道她終於可以和父親團聚,內心多少得到了些許安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fb813990e6a88bc2f9bae2578b67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