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君的崩潰掀起全網「熟年危機」熱潮,人到熟年誰不想換個活法

2023-05-30     迷影生活

原標題:劉奕君的崩潰掀起全網「熟年危機」熱潮,人到熟年誰不想換個活法

近日,由郝蕾、劉奕君、宋丹丹、張國強等主演的電視劇《熟年》正在央視熱播。

「不會且永遠不會帶貨」的郝蕾、「叔圈天菜」的劉奕君、「強勢口直」的宋丹丹、「憨萌」的張國強,一群流量與演技皆具的老戲骨們,共同呈現了一部當今時代背景下「熟年」們的社會百態。

所謂熟年,指的是已經步入中年,在往老年走的一群人。他們不再有青年的活力,中年的博力,取而代之的是無力,是對時間消逝的焦慮,是對人生短暫且不恣意的無奈。

劇中,開篇便以張春梅(郝蕾)在《思考者》訪談節目中,談論「如何面對衰老」的社會熱題拉開序幕,因緊貼大眾焦慮熱點引起觀眾共鳴的同時,又介紹了張春梅的漂亮、會說話、事業有成。

而張春梅看似光鮮亮麗的華服背後,亦是爬滿了虱子的一地雞毛。

婆婆壽宴,操著「家長」心的張春梅做了安排,但嫂子埋怨貴,老公想著躲,至此,一場鬧劇拉開帷幕。

一個孝敬婆婆、持家有方、育兒有道、事業有成的賢內助,張春梅幾乎涵蓋了社會為女性定義的所有「美德」。但就是這樣的完美妻子,丈夫倪偉強(劉奕君飾)卻執意離婚。在觀眾大罵其渣男時,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不難發現他們之間的問題。

其一,面面俱到的張春梅,使得倪偉強沒有喘息空間。

張春梅的能幹,僅僅數集,便呈現的淋漓盡致。她好似一個鐵人,永遠不會趴下。很難想像,一個女人能在面對丈夫的緋聞時,為了家庭的「圓滿」而隱忍不發,繼續無私的為家奉獻,甚至為替愛人分憂,直面緋聞女友,努力為愛人解決困境。

「強大」的張春梅,像呵護一個巨嬰似的照顧丈夫,但這樣的「愛」與「呵護」,卻使倪偉強窒息。

領導是妻子的「眼線」,同事是妻子的朋友,就連自己的學生,妻子都要插一腳。他不能決定自己睡哪裡,因為妻子「擔心會感冒」;他不能一個人處理問題,因為妻子「擔心他處理不好」;他的工作、生活,他的人際交往、行為處事.....處處充斥著妻子的影子,他想擺脫這份安排、束縛,卻無能為力,終以離婚的形式爆發。

如何保持人與人之間合適的距離感,一直是我們人際交往中一個重要的課題。很多時候,我們能很好的控制這個界限,但在與親密的人相處時,卻往往忘記了其存在。好似親密的關係,要靠融合空間、消除隱私、極限拉近距離來證明。但這樣的窒息模式,又能走多遠呢?

其二,張春梅以自己的眼界,定義世界的模樣。

劇中可以看出,二人之間缺乏溝通。倪偉強在與張春梅溝通離婚事宜時,談及母親的贍養問題,直接被張春梅一句:「我不可能不管媽」,堅決駁回,一個孝順的兒媳,一個不孝的兒子,倪偉強再無開口的餘地。從這一次溝通,不難看出,會說話的張春梅,總是能將不善言辭的倪偉強逼的啞口無言,沒有了傾訴的慾望。

張春梅自信的認為世界是自己眼中的樣子,且認為倪偉強的世界也應該是自己眼中的樣子。倪偉強不再溝通,而張春梅也委屈丈夫總認為其不懂。

其三,倪偉強擰巴的人生,使其不願承擔應負的責任。

熟年群體已經過了自己人生的大半,時間的流逝所帶來的焦慮,讓倪偉強對自己的人生憤懣、厭惡。

在倪偉民(張國強飾)去找他談話時,他認為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他想為自己活一次。

但是這樣「為別人而活」的一個人,不知道母親不能吃高油、高甜的食物,不知道自己孩子上幾年級,不知道自己妻子正步入更年期,面臨絕經,還在事業上被新生代力量排擠。

明明是自私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覺得一生在為別人而活?

因為沒有隨心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使得他自認為犧牲了太多。他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著自己不喜歡的角色,這使得他壓抑、苦悶。堅信現階段所擁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這從他放下研究、瞞著家人失蹤,去年輕人的場地----摩托車營地修車,便可見一斑。他不想要教授的頭銜,不想要安排有序的家庭,不想要錢,不想要名,他想要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拋卻年齡、拋卻身份。

與大哥倪偉民一家相比,倪偉強可謂是活在蜜罐里,他有著優渥的經濟條件,受人尊敬的工作,賢惠豁達的妻子,學業爭氣的兒子.....

人人都認為,倪偉強「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人在享夠了一種「福氣」後,就會想要換種「福氣」。所以,倪偉強迫切的想要換個活法。不顧是否影響母親、妻子、孩子、同事的正常生活,一味的尋求自我的喘息空間。

這是他對剩下的人生宣戰的一種方式。

其實,平心而論,我們在罵倪偉強人渣時,有多少被生活壓的喘不過氣的人,想像倪偉強一樣,拋開一切,去逃避、去快意自己的人生?

其四,錯位的付出,使得婚姻千瘡百孔。

倪偉強突然提出離婚,所有人都問:「他外面有人了?」

好似小三介入是瓦解婚姻的唯一原因。

正如倪偉強問的:「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誰?」

明明平穩的婚姻,為什麼會走不下去?

因為人會變,曾經可以忍受的,隨著社會環境、生活方式、心態的變化,成了無法忍受的。而對方的變化,無法與自己形成同頻,甚至大相逕庭,這樣的婚姻即使沒有第三者,也難以維持。

在張春梅、倪偉強的婚姻中,無法論斷誰對誰錯,張春梅是人人稱讚的擁有「傳統美德」的好妻子,但她的好,倪偉強不需要。那這樣的好,這樣的愛,就是錯位的。付出的一方覺的百般委屈,得到的一方覺的備受煎熬,最終兩敗俱傷。

與「上檔次」的老二一家的熟年危機不同,「普通小市民」的老大一家面臨的熟年危機就接地氣的多。

經濟條件不好的倪偉民(張國強飾)和吳二琥(宋丹丹飾)的生活,幾乎都圍繞著錢。面臨著兒子娶媳婦、買房子等等問題,他們面臨的是自顧不暇,還要養老的、顧小的。

精明算計的吳二琥是個不討喜的人。嫌棄兒媳出生,還推脫照顧老人,一會又想分婆婆的房子。這樣的「惡人」,確實是令人生厭的。

但回歸現實,和二琥住著上下鋪的大哥,若將母親接來,需要夜夜住沙發,本就不高的生活質量下降不說,還給一家四口帶來不便。二琥因大哥對家庭貢獻最大卻最不被老人在乎,擔心老房子沒他的份,想早點讓老人把房子分了,確實也情有可原。面對兒媳複雜的原生家庭,害怕兒子陷入生活困境,所以一再強調物質基礎的重要。

可以說,倪偉民與二琥的熟年危機,與大多數人的危機相似,且與同齡人想法一致。能很快引起普通民眾的共鳴。

劇中樟腦丸味道的柜子、撿親戚的衣服等生活細節,也是刻畫的細膩且真實。

通過老大、老二兩家人,可以說:沒錢的老大一家羨慕經濟優渥的老二,而沒有經濟壓力的老二卻在追求孑然一身。

其實,無論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們終將會遺憾。因為它只有一次,因為它不可逆。與其焦慮,不如享受每一分、每一秒。

而通過《熟年》,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苦量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窮有窮的歡樂,富有富的磨難。

不管處在人生哪個階段,經歷著哪些困苦,與其焦慮,不如放肆享受人生的每一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96c1089b700d0a1e27e7833e7c3d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