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配合學校和老師,讓孩子發揮出他應有的聰明才智,在愉快的氛圍中健康成長,並取得優異成績?
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態度決定一切!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往往不是他的學習基礎,也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態度,也就是他的心理狀態。
中學時期正值青春期,這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衝動,敏感,熱情有餘而判斷力不足,他們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困惑,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謹慎選擇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讓孩子們適時解惑,順利成長!
該如何與這一時期的孩子相處?
以下這5點建議,是一位有著27年教齡的老班主任,根據自己多年經驗整理出來的,請家長們收好。
01
信任是最強大的動力
父母不要因為對孩子存在過高的期望,而最終逼得孩子失去應有的自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要期望孩子瞬間就能攀登高峰。
路,總要一步一步地走,我們要有耐心陪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
「你的努力我能看到!」
這才是家長應該常做的,絕不是永無止境的不滿足。
孩子考了三十名,還希望考二十名,考了二十名還要求前十名,孩子真的很累。
而且,優異的成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一個勁地用一些狠話「激勵」,而要多一些理解和讚揚。
班裡有個男孩子,非常聰明,但是不肯好好學習,找他談話,鼓勵他說:
「只要每天努力一點點,下次考試就能進步幾個名次。」
「只要每天努力一點點,下次考試就能進步幾個名次。」
他卻冷淡地說:
「那有什麼用,我無論考多少名,我媽都不會滿意的,她會有更高的要求。」
「那有什麼用,我無論考多少名,我媽都不會滿意的,她會有更高的要求。」
還有一個女孩跟我訴苦:
「我心裡很難過,我跟媽媽說:一輪複習開始了,我從現在開始要努力學習!
我媽媽接著來了一句:我才不相信你呢,你什麼時候說話算數過。」
「我心裡很難過,我跟媽媽說:一輪複習開始了,我從現在開始要努力學習!
我媽媽接著來了一句:我才不相信你呢,你什麼時候說話算數過。」
這個孩子立刻陷入沮喪。
或許這個孩子曾經並不怎麼努力,可是,我更相信她是真的想開始努力學習了。
雖然不知道能堅持多久,但她下決心的那一刻一定是真的,為什麼不肯用另一種態度相信她呢?
家長完全可以說:
「我相信你,寶貝,加油!」
「我相信你,寶貝,加油!」
那將是另一種效果。
其實,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被信任都是最大的動力!
只要家長願意給孩子一片藍天,他們就一定能展翅飛翔!
02
少說多聽,做孩子的朋友
有的家長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居高臨下地對孩子指指點點,覺得自己啥都明白啥都懂啥都正確,而孩子哪兒哪兒都不完美都有欠缺。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不肯再和父母好好交流。
於是,家長就很難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也就無法跟孩子溝通。
其實,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成熟那樣老練,更不能要求他像大人那樣有足夠強的自控力。
孩子有孩子的特點,我們要站在他的角度上去理解他的心情,他的困惑,他的煩惱,永遠不要用不屑的語氣小瞧孩子跟你說的任何事情。
因為,在你眼裡的那些小事,在孩子的世界裡或許就是了不起的大事,我們要認真傾聽,然後再尋找機會因勢利導。
有次我問辦公室的同事,如果讓你給高中學生家長一些建議,你們以為那些建議最好?
老師們不謀而合,異口同聲地說:
多做少說,注意傾聽,做孩子的朋友。
記得曾經看過一句話:「溝通並不是說服」。
所以,當我們和孩子因為某些事情意見不一致時,要擺平心態,放下身段,好好溝通,而不是想方設法去說服他。
當你利用家長的身份和威嚴最終強制性「說服」他的時候,你不是贏了,反而是輸了。
被父母尊重和理解的孩子,永遠是最積極最上進最幸福的孩子!
他們的世界裡永遠不會有孤單,他們永遠有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孩子,前程怎麼會差呢?
03
要善於讚揚孩子
被讚揚、被賞識、被認可是一個人最深層次的需求。
所以,不要只看到孩子的不足,更要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有時候,讚揚比批評更容易達到預期效果。
一次課上我正在講一道數學題,有個男孩子在下面和周圍的同學交頭接耳地亂說話。
而且,我每講一句話的時候,他就小聲在下面接話。
我有些生氣,本想停下講課批評他幾句,但是轉念又換了一種方式:
「某某同學一看就是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反應真快啊,我說什麼他都能馬上反應過來;
像他這樣的孩子只要肯努力,數學一定能學的非常好!」
「某某同學一看就是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反應真快啊,我說什麼他都能馬上反應過來;
像他這樣的孩子只要肯努力,數學一定能學的非常好!」
說完,發現他竟然臉紅了,而且馬上坐的端端正正認真聽課。
關鍵是,從那以後,他突然變得很願意學數學。
我對他也時常鼓勵,有一次他數學考的不太好,還私下裡跟課代表說:
我很對不起數學老師。
我現在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簡單粗暴地大聲批評和指責他,其實原本是想那麼做的,幸虧最後換了語氣換了方式,一念之間,相差何止千里。
還有一個男孩子,高二時文理分班,調到我們班裡,他媽媽跟我說:
「我兒子頭上長了三個頭旋,是個標準的不聽話的熊孩子,嫌我跟老師打電話,把我手機摔壞三個了,我不求他成才,能成人就行了。」
「我兒子頭上長了三個頭旋,是個標準的不聽話的熊孩子,嫌我跟老師打電話,把我手機摔壞三個了,我不求他成才,能成人就行了。」
我聽了之後,直接跟家長不樂意了。
怎麼能這麼說自己的兒子呢?
就算全世界都看不上咱家兒子,當爹當娘的也要看上才行啊!
第二天,還沒打上課鈴,我就來到教室,特意看了看那個男孩。
第三天,很巧,那個男孩走到講台上找東西,我問他:
「你是從哪一個班調過來的?上課能聽懂嗎?」
他說:「我從八班來的,我學習不好,有很多都聽不懂。」
我笑著對他說:
「你還挺誠實啊!誠實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德,學習不好不要緊,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有不會的我來幫你,好不好?」
「你還挺誠實啊!誠實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德,學習不好不要緊,從現在開始好好努力,有不會的我來幫你,好不好?」
他很開心地大聲說:「好的,老師。」
從此他真的很努力地學習,我也有意識的經常在課堂上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
他只要答對了,我就真誠地表揚他,一旦他點鬆勁,我就找他聊一聊鼓勵他。
後來,他考入了青島的一所高校,查出成績的那一天,他媽媽給我打電話,是哭著給我報喜的。
其實,孩子最珍惜的,真的是親人的欣賞和認可,而不是你給他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更不是每天的嘮叨和指責。
當然,善於表揚絕不是虛情假意地廉價表揚,現在,被「捧殺」的孩子比被「棒殺」的孩子要多的多。
我們要用自己的慧眼看到孩子身上真正閃光的地方,然後再予以表揚,才真正有效。
04
要捨得批評孩子
發現有很多家長「不敢」批評孩子,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孩子錯了,也不敢說什麼,因為怕孩子不高興。
我們確實要尊重孩子,信任和讚賞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可是,他們畢竟年齡小,自制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差,受到的各種誘惑多。
當他們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就該嚴厲地批評指正,這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些事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父母該堅持原則的時候必須毫不猶豫地堅持。
你可以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各種特長和愛好,允許交自己喜歡的朋友;
但是,無論怎麼玩都不能耽誤正常的學習,無論有多少理由和藉口,荒廢學業永遠都是不允許的。
我們不能讓孩子在家裡即是無法無天的「霸王」,又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巨嬰」。
他有他應該享受的權利,但也有他應該擔負的義務,責任感和有擔當是孩子必須具有的品質。
05
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見過很多的家長,不肯用心陪伴孩子,發現孩子成績下滑,就給孩子找個輔導班,覺得只要自己捨得花錢,就算是盡心了。
小學初中時把孩子塞到助學園,有人看著寫作業,高中的時候,給找各種輔導班。
其實,讓孩子發生根本改變的絕對不是補習班。
你見過幾個孩子是在補習班裡變得出類拔萃的?
你只是花錢買一份心安罷了。
當然,如果孩子因為某些客觀原因落下一些課程,是可以補習一下的。
或者有些孩子突然「洗心革面」想好好學習,但基礎太差,所以找人補習一段時間也算正常。
但補習絕不是長久之計,也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陪伴不是約束和干涉,不是時時待在孩子身邊,而是你的心要始終和孩子的心息息相通。
這個世界上,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也不能代替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交流。
所以,無論多忙,都要留出一些時間用心陪伴我們的孩子。
曾看過這麼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確實如此。
好的家庭教育,能讓孩子大放光彩,而錯誤的家庭教育,則會導致孩子問題重重。
需謹記,教育路上,父母的作用是學校、社會替代不了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