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溺水者該如何正確施救?牢記這五字口訣,關鍵時刻用處大!

2023-12-28     湖南醫聊

原標題:遇見溺水者該如何正確施救?牢記這五字口訣,關鍵時刻用處大!

一、溺水發生現狀

2019年4月,一周多時間內,8起事故,13人溺水,9人死亡。2023年7月,兩周時間內,6起事故,15人溺亡.......

溺水死亡的人數遠遠超出你的想像。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至少有236,000人死於溺水,我國每年約有59000人死於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據95%以上。青少年因溺水而亡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受到社會強烈關注。

2021年4月28日,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通過首個全球預防溺水決議,並將每年7月25日定為世界預防溺水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提醒,減少溺水事故發生、提高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指數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二、溺水預防

出現這樣的驚人數字,防溺水安全知識沒有普及是重要原因之一。

防溺水「六不」原則要牢記: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值得關注的是,每年龐大的青少年溺水死傷數字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盲目下水救援同伴的未成年人,因此,我們不僅要教育孩子遠離危險水域,更要教育孩子遇到他人溺水正確的處理辦法,避免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

切記: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也不可手拉手試圖將落水者拉上岸!

三、遇到溺水的人該如何施救?

普通人記住這五個步驟:叫、撥、伸、拋、劃。

叫:向周圍大聲呼叫,讓更多人來幫忙!

撥:撥打救援電話。立即撥打119、110,呼叫專業人員救援,同時撥打120請求醫療救援;

伸:離岸邊較近的情況下,利用延伸物,如:竹竿、樹枝、繩子、衣服等,讓溺水者抓住,將其拉上岸!

拋:離岸邊較遠的情況下,向溺水者拋送漂浮物,如:救生圈、球、輪胎、木板等。

劃:利用大型浮具,如:救生船、救生圈等,劃向溺水者進行救援。

如果以上都達不到目的,需要下水救人時,一定要大聲告訴溺水者,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營救時最好是繞到溺水者身後,拖腋救人,千萬不要迎面施救,以免被抱死,即使看起來溺水者已經沒有知覺,但也有可能恢復「知覺」而把你抓住,其結果就是把兩個人甚至更多人拉進水。

四、急救

溺水者被救上岸後,首先要判斷其狀態,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1、若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時應該採取保暖措施,等待救援人員到來或送醫院觀察;

2、若溺水者呼叫無反應,但仍有呼吸時,應立刻清理其口鼻異物,穩定側臥位,防止誤吸,等待120;

3、若溺水者無反應,無呼吸時,應立刻開始心肺復甦進行基礎生命支持。先給予5次人工呼吸,採用30:2的按壓/人工呼吸比例,直到溺水者出現意識恢復的跡象,比如說咳嗽/睜眼、說話、有目的的移動、正常呼吸,或專業救援人員到達並接管CPR操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楊姣 馮志凌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8cbd28b1f8d15af5cf68c3fb996d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