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一到《和平精英》,你們就都變E人了

2023-11-20     娛樂硬糖

原標題:怎麼一到《和平精英》,你們就都變E人了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開個腦洞,如果把當紅演員、人氣歌手、網紅主播、遊戲創作者、職業電競選手集合起來,能做一檔怎樣的節目?

最新答案是,《和平精英》四排節的具有綜藝感的大型直播——《集合100》。在這個競技場裡,來自不同領域的特種兵同台對戰,需要配合完成一系列冒險挑戰,最終決出2023年度「天生一隊」的獲勝隊伍。

對於這種國民手游的IP衍生節目,觀眾往往會抱有更多期待與要求。比如還原度,比如沉浸感,比如賽制設計,更重要的是粉絲對遊戲寄予的深厚感情,也會融入並延伸到IP的下一環。

正因如此,《集合100》的觀眾也從一開始就分為兩派:遊戲玩家和普通觀眾。他們有著不同的視角,也就意味著很可能做出不同的審判。而最終結果是,自該節目在騰訊視頻播出以來,熱度口碑均可圈可點。不只遊戲愛好者覺得精彩刺激,路人也能找到追星、下飯、社交等打開方式。

事實上,《集合100》還只是《和平精英》四排節的一塊重要拼圖。《和平精英》還與《狐妖小紅娘》《歡樂鬥地主》等IP聯動推出了一系列創意活動,吸引了大量新老玩家前來過節,也在年輕群體里掀起一場社交狂歡。

而把遊戲與社交捆綁得更為緊密,正是《和平精英》持續破圈、擴大影響的關鍵一步。說好的I人,怎麼到《和平精英》就秒變E了,這還要從如何「賦予能量」和「獲得能量」說起。

全員團建,這節目有點意思

從遊戲到挑戰節目,《集合100》的落地註定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如果太過專業,路人觀看門檻過高,就難在大眾層面刷出存在感。如果太過淺顯,則容易讓玩家不滿意,失去核心受眾。

《集合100》做出了新的嘗試,從陣容、內容、情緒等角度出發,在娛樂和遊戲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就取得了大眾化和圈層化之間的最大公約數。

先說陣容。百位特種兵來自各行各業,絕大多數在垂直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從而在根本上實現了破圈擴圈。這其中,杭州亞運會《和平精英》「大滿貫得主」Paraboy、PEL 「雙冠王」 33Svan、《和平精英》城市賽「三連冠架槍位選手」黃松(酸奶)等,本就是《和平精英》深度玩家,且各自擁有不同的技能優勢,在節目挑戰中展示不一樣的風格打法。

當然,也有不少粉絲最初打開這檔節目,是想看華晨宇、左立、小辣李嘉琦、劉也……後期又被其他特種兵吸引。這些明星或多或少接觸過《和平精英》,比如左立秀得一手好槍法,惹得網友直呼「沒想到」「反差感拉滿」。硬糖君體感,單純把《集合100》當成挑戰節目看,也相當有看點。

這也得益於節目巧妙的呈現方式。雖說內容重頭戲是特種兵競技,但「真人秀」部分也很新穎、出色。一開場特種兵就要經歷首輪篩選,五成選手都要被淘汰出局,讓觀眾瞬間感受到競技的刺激。

而留下的人要重新挑選隊伍,降落傘、載具、槍械和三級頭代表不同屬性的特種兵,某種意義上反映的是選擇者的態度和個性。如槍械代表冒險與突擊、三級頭代表守護與信賴。作為老玩家的華晨宇,在分析特種兵們的選擇時屢屢出錯,儼然成了快樂源泉。在這種節目設置下,節目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極大增強,也給非遊戲玩家有效科普了規則,勾起更多人的探索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集合100》還提供了一定情緒價值。華晨宇和左立同框時,觀眾紛紛在彈幕刷起了「爺青回」「死去的回憶攻擊我」,懷舊情緒撲面而來;作為指揮官的蘇楠大膽選擇槍械,則讓人感受到挑戰自我的力量。

可見,這雖然是一檔《和平精英》四排節的定製節目,但每個人都能從中認領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或遊戲、或明星、或真人秀。這種內容思路在遊戲圈相當少見,從節目的傳播度和互動性來看,或許值得學習和反覆驗證。

從圍觀到組隊,特種兵走進社交場

在如今的媒介環境下,內容已經不只是一個節目、一部作品,更是一段體驗的入口。

它可以是情緒體驗。打造一個沉浸可感的世界,讓代入其中的用戶獲得歸屬感、新鮮感,從而引發集體共鳴,乃至形成集體記憶。也可以是社交體驗,挖掘儘可能多的話題或玩法,引導更多人參與進來,創造溝通的空間、交流的機會。

按照這樣的思路,《集合100》以內容為基石,搭建起一個個熱鬧的社交場。它既是紐帶、也是養分,作用於《和平精英》的核心玩家和潛在用戶。

紐帶是指,這檔節目最大程度地將老玩家連接起來,提供多元的消費體驗,不斷強化他們彼此的情感。過去幾年,《和平精英》一直在用心運營四排節,該活動IP逐漸滲透年輕特種兵的娛樂生活。今年特意打造一檔挑戰節目,更增加了圈層互動的儀式感和沉浸感。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老玩家不只是點評《集合100》里特種兵的表現,看完節目自己也會技癢難耐。他們往往會去微博、抖音秀一波神操作,捎帶暢聊觀看節目的感受。這個過程里,一條從節目到遊戲再到社交的傳播鏈路已然形成。

而原本不玩《和平精英》的路人會發現,原來身邊的年輕朋友都偷偷在競技場當特種兵,極易產生一種「我行我也上」的心理。這就是節目的養分價值,遊戲IP的延伸帶來參與性、話題性乃至文化影響力,給挖掘潛在用戶提供契機。

在《集合100》發起人華晨宇的超話里,粉絲熱衷討論自家偶像到底多喜歡玩《和平精英》才會對職業選手如數家珍。在明星特種兵的帶動下,他們也慢慢移情於遊戲,開啟了自己的試玩體驗。

說到底,我們越來越能感受到,現代傳播的本質是一場社會化大生產,除了提供內容消費外,調動用戶參與也同樣重要。而今天調動參與感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做內容、做話題、做傳播的過程全部開放,以深度社交來吸引更多用戶,共同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可共同成長的集體空間。

這也正是《集合100》的突破之處。節目上線後,它讓粉絲、遊戲愛好者、普通觀眾等群體彼此纏繞,讓他們在彈幕、超話、熱搜等場景里互動,逐漸編織起一張龐雜的關係網。當我們看到,原本來這檔節目磕快男CP的粉絲都開始自發組隊玩《和平精英》,怎能不說一聲「高」!

《和平精英》再進擊,文化生態自成一圈

新老特種兵組隊開戰的常用語是:和平精英一下。在新語境里,「和平精英」已經超越遊戲本身,成為了一個社交動詞、一種社交文化。

《和平精英》之所以能如此絲滑地滲透進青年社交生活,得益於多年來系統化、精細化的運營。以《集合100》為例,該節目在給新老玩家提供精彩內容的同時,還有一系列配套的資源和玩法,全方位增強大眾體感。比如說,得到「天生一隊」稱號的冠軍隊伍,還將登上遊戲內廣告牌,這讓觀眾更加關心競技場的成績。

除了自製挑戰節目,《和平精英》在綜藝領域的聯動也相當引人注目。國內首檔熱血競技生存真人秀《我可以47》正在騰訊視頻熱播,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世界冠軍、健身網紅等選手組成的陣容一次次掀起網友熱議。而《和平精英》作為節目合作方之一,不止給《我可以47》的參賽選手空投驚喜物資助力其通關,還專門給冠軍團隊定製了「強者專屬套裝」。同款套裝在遊戲內上線,也讓特種兵們過了把強者癮。

眼下四排節期間,《和平精英》更在泛娛樂領域頻頻落子,跟《狐妖小紅娘》《歡樂鬥地主》等IP展開了深度合作。其中,以塗山蘇蘇為靈感打造的「塗山之戀」系列聯動皮膚備受好評,特種兵們沒花一分錢就變身為海島紅線仙,動漫粉、遊戲粉直道「雙廚狂喜」。

總覽《和平精英》遊戲文化生態的搭建和運營,不難發現整個孵化過程是系統的、有條不紊的:不斷向原有內容里移植適配的青年文化、潮流文化,從而打造出新的社交貨幣,在凝聚共識中開疆闢土。

首先,《我可以47》《狐妖小紅娘》《歡樂鬥地主》等內容,本身就是年輕群體喜愛且高頻消費的,《和平精英》跟這些IP聯動能夠精準覆蓋目標受眾,以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在各圈層發揮社交影響力。

其次,在放大社交價值的過程中,《和平精英》從來不是盲目自嗨或粗暴嫁接,背後大多有專業考量。舉例來說,其與《我可以47》聯動能在觀眾和玩家之間形成共鳴,是因為兩者都是競技相關內容,傳遞的都是一種無懼困難、勇於挑戰的人生態度,匹配度極高。

再有,《和平精英》的擴圈也講究方法論,這在《集合100》里體現地淋漓盡致。在節目中,百位特種兵的選擇並不是以粉絲量為標準,而是真正篩選到愛玩《和平精英》的一波人——歌手白景屹是海島愈挫愈勇的衝鋒兵、演員魏哲鳴是四年深度玩家。他們在節目裡並非扮演特種兵,而只是真實展現自己。這種真情實感更能打動觀眾。

《和平精英》能夠充分調動綜藝、明星、動漫等資源,讓普通路人也能無門檻接受遊戲設定、玩法、世界觀,最終生出探索欲,離不開品牌長久以來的精細運營。究其根本,作為一款國民遊戲IP,《和平精英》具有龐大且豐富的世界觀設定,在這套世界觀下,聯名款、挑戰節目等精品內容被源源不斷地打造出來,成為IP骨架之上的血肉,在被更多年輕人圍觀和消費,形成新的梗、新的青年文化。

很長時間裡,遊戲向影視綜領域延伸都是比較難困難的事情,大量遊戲延伸節目的失敗案例足以證明。原因很簡單,在用戶和影響力的局限下,不成體量的IP很難掀起水花。這裡的體量,既是指內容體量,也是指影響力體量。

《和平精英》的優勢很明顯,它已經積累下大量的玩家和受眾,且一直跟泛娛樂等保持緊密聯繫,比如除了四排節,在空投之夜、周年慶等活動IP上,都能看到明星的身影。在擊穿遊戲和娛樂壁壘這一方向上,《集合100》是有一次大膽的嘗試。而從現有的市場反饋來看,它其實還能嘗試開發更大規模的綜藝節目、劇集作品,不乏玩家在社交媒體喊話安排一個「和平精英」電競劇。

總之,越來越多年輕人組隊、化身特種兵,因為這是他們獲取能量的一種方式——既有I人的獨處式能量修復,也有E人的社交式能量充電。從線上到線下,從虛擬到現實,《和平精英》已然滲透進用戶的日常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1c024af9930c58637adb88609f0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