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醫藥行業的剛性需求增長是氰胺行業發展的保障

2023-09-12     普華有策

原標題:農藥、醫藥行業的剛性需求增長是氰胺行業發展的保障

農藥、醫藥行業的剛性需求增長是氰胺行業發展的保障

1、行業產業領關係

氰胺行業的上遊行業主要為電石、乙二胺、硝酸銨、甲胺等化工原料領域,下遊行業主要為農藥行業、醫藥行業、塗料行業、電子行業、紡織印染行業、膠黏劑行業、阻燃材料行業、水處理行業、新材料行業和化肥行業等領域。

(1)與上遊行業的關聯性及影響

上遊行業的發展對本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原材料價格和供應穩定性方面。本行業所需原材料通用性較強,市場供應充足,能充分滿足本行業的生產需求;上游市場原材料價格受石化、煤炭等行業價格和周期性影響較大。整體來看,行業的上遊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企業不存在特定供應商依賴。

(2)與下遊行業的關聯性及影響

氰胺行業產品下游涉及國民經濟多個領域。氰胺產品已成為某些行業必不可少的原料和中間體,如氰胺精細化學品是合成下游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新煙鹼類殺蟲劑所必需的原料。特別是在農藥和醫藥領域,糧食供應、醫療健康、環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形成的共同意識和剛性需求,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穩定增長,此類需求將不斷擴大,從而進一步促進氰胺行業的發展。

2、氰胺行業概況

氰胺一般指單氰胺,單氰胺分子中有氰基團(-CN)和胺基團(-NH2),可與一系列化合物發生加成和取代反應,是非常活潑的化合物,且極易發生聚合反應生成雙氰胺;在化學結構式上硫脲含有同樣的氰基團(-CN)和胺基團(-NH2)。

目前,國內外氰胺的工業化生產主要採用氰氨化鈣與二氧化碳為原料的合成路線,經過多年的發展,沿著氰胺的化學反應鏈條形成了豐富的產品。因此,目前業內所稱的氰胺行業指從事以氰氨化鈣為基礎原料,單氰胺、雙氰胺、硫脲及其化學反應鏈條上的衍生產品為核心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單位的集合。氰胺行業所涉產品統稱為氰胺產品,其中,氰氨化鈣為基礎產品,單氰胺、雙氰胺、硫脲及其化學反應鏈上的氰胺衍生產品為氰胺精細化學品。

當前,氰胺行業圍繞單氰胺、雙氰胺、硫脲形成了三大主要產業鏈,分別為:氰氨化鈣—單氰胺—肌酸/氰基乙酯產品為代表的醫藥農藥原料和中間體產業鏈;氰氨化鈣—雙氰胺—胍鹽—醫藥農藥原料和中間體產業鏈;氰氨化鈣—硫脲—氨基硫脲、取代硫脲為代表的醫藥農藥原料和中間體產業鏈。

氰胺產品種類多、產業鏈條長、產品關聯度較高,產品廣泛應用於農藥、醫藥、塗料、化肥、電子、紡織印染、膠黏劑、阻燃材料、水處理、新材料、航空航天、軍工民爆和化肥等領域。

3、行業發展態勢

(1)農藥、醫藥行業的剛性需求增長是氰胺行業發展的保障

農藥、醫藥是氰胺行業產品的兩大主要下游應用領域,氰胺產品是新煙鹼殺蟲劑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和中間體,在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產中也有應用;以氰胺產品為原料和中間體的醫藥產品種類眾多,涵蓋抗菌消炎類、抗病毒類、降血糖類、抗腫瘤類和驅蟲類等多種藥物。

農藥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之一,為在有限的自然資源情況下滿足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發揮著重大作用,未來對農藥剛性需求將繼續維持。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口總量增長、人類壽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對醫藥行業產品的需求總體剛性且呈上升趨勢,為包括氰胺產業在內的上游產業鏈的市場需求提供了保障。

(2)產業集群化發展持續推動氰胺行業國際競爭力提升

全球氰胺產業主要集中在我國寧夏地區,產能集中度達 80%以上,氰胺上游原料資源豐富,上下游產業配套資源優勢突出,近年來氰胺下游產業向寧夏地區轉移趨勢明顯。國內氰胺產業下游醫藥、農藥、印染、電子、新材料等產業的發展拓展了氰胺產品的應用領域,為氰胺產品的延伸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氰胺產品在國內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需求。國外氰胺產品的需求主要依賴國內企業出口,隨著氰胺產業集群化及氰胺產業鏈延伸發展,使國內企業有更多的市場機會和選擇,從而在參與國際貿易和競爭時更具話語權。

(3)產業鏈縱向延伸,一體化企業將更具備競爭優勢

氰胺行業的前端產品為氰氨化鈣,目前行業主流的工藝為電石法,是資源消耗型產品,技術門檻較低。氰胺產品產業鏈越往下延伸,工藝越複雜、技術門檻越高。形成氰氨化鈣、氰胺精細化學品產業鏈一體化的企業可以通過構建技術壁壘獲得更高的市場回報,利用多樣化的產品滿足更多細分市場需求,從而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4)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將推動氰胺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全面系統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氰胺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度高、專業性較強的精細化工領域,通過數字化轉型可以提高經營管理效率和安全生產的管控水平,進一步推動氰胺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5)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隨著綠色低碳和循環經濟理念的推廣,以及全球生態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相關政策要求趨嚴。氰胺行業以電石為主要原料,屬於資源消耗型行業,氰胺產業的產業升級將通過延伸產業鏈以優化產業結構,走科技先導型、資源節約型、生態保護型的發展之路。

4、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1)氰胺行業產品種類豐富,技術創新能力帶動市場空間

氰胺行業的三大產業鏈上產品種類多、產業鏈條長、產品關聯度較高、應用範圍大,涉及 30 多個領域,共 300 余種產品。這要求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從而能夠不斷根據下遊行業需求及時調整和更新產品品種。目前,行業內企業在產業鏈品種選擇上,主要集中在核心基礎原料和氰氨化鈣、單氰胺、雙氰胺、硫脲,以及硝酸胍、硝基胍、新煙鹼類農藥中間體、少數醫藥中間體。因此,在新產品品類方面,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氰胺行業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2)氰胺產品生產工藝從間歇式生產方式向連續化生產方式轉變

間歇式生產也稱為單釜式生產,通過間歇投料,在生產完畢後,將釜內物料放出,再投下一釜進行生產。間歇式生產是典型的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方式,缺點是物料暴露率高、危險性高,產品質量不穩定、生產效率較低,且難以自動化。連續生產工藝可以有效減少副反應、提高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同時連續生產能夠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物料在封閉空間流動有利於反應熱及時導出,安全性高,容易實現自動化控制。近年來,連續生產工藝在氰胺行業逐步得到應用。特別是具備較大產量規模的產品和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硝化反應工藝,連續生產工藝優勢更為突出。

(3)資源循環利用、綠色化生產技術逐步廣泛應用

隨著全球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精細化工行業生產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行業內部分企業在生產工藝優化過程中引入源頭減量化、資源再利用、副產物簡單化等設計理念,通過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三廢」再利用,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5、行業的主要壁壘構成

(1)人才壁壘

氰胺行業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具備較高的技術門檻,且下游用途非常廣泛、產品品類眾多,因此,人才團隊不僅需要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充足的專業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要具有較強的有機化學、熱力學、化工工程等多學科知識儲備和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端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凸顯。業內成熟企業往往具備合理的人才梯隊和充足的人才儲備,以應對複雜變化的外部環境。因此,對於行業的潛在進入者來說,人才壁壘較高。

(2)技術壁壘

氰胺行業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產品新品種選擇、化學反應工藝路徑選擇、催化劑選取以及溫度、壓強、時間等工藝過程控制方面,不同的研發路徑和工藝選擇對產品成本、質量等有較大影響。同時,氰胺行業產品種類多,需不斷根據下遊行業需求及時調整和更新產品品種,這就需要企業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和新技術、新品種儲備。因此,氰胺行業企業需要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掌握新的生產工藝、改進現有的生產工藝、選擇合適的催化劑及生產設備等,持續提升產品的性能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在長期的研發、生產實踐中積累起豐富的生產經驗,擁有成熟技術和可靠的生產流程,並具備持續快速開發新產品能力的企業才能持續保持優勢地位。

(3)環保壁壘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陸續出台了《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

隨著環保政策日益趨嚴,行業內產能低、污染治理水平不高、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將被逐漸淘汰。對氰胺行業潛在進入者而言,化工項目的准入門檻將持續提高。為滿足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化工企業需持續加大環保投入,選擇更先進、更環保的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對潛在進入者形成了較高的壁壘。

(4)市場壁壘

氰胺產品具有較強的專用性,其質量和純度直接影響到終端產品的性能和品質。因此,下遊客戶對氰胺行業供應商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等有相當嚴格的要求,並從研發能力、產品質量、環保措施等多個方面生產商進行全面地考察和評估後,尚能確定交易關係。由於准入門檻通常較高,技術實力較弱、規模較小的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商較難進入下遊客戶的供應鏈。同時,在進入下遊客戶的合格供應商名錄後,為確保自身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下遊客戶通常將與供應商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這進一步加大了潛在進入者的市場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氰胺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後評價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202c59cd5b3ca003443f5f77edb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