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的三個法寶(感悟)

2023-04-05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原標題:幸福人生的三個法寶(感悟)

讀書人的精神家園

一輩子的讀書、思考

一輩子的智慧追尋

作者舒生

我們都期待幸福。

我們期待伴侶給我們帶來幸福,期待工作給我們帶來幸福,期待朋友給我們帶來幸福,期待金錢、權勢、高顏值給我們帶來幸福,期待好運給我們帶來幸福……

有些人就是這樣永遠活在對幸福的期待中,然而,幸福卻好像總是可望而不可即,好像註定會從手中滑落。

我們追求幸福,東張西望,到處尋覓,幸福卻好像有意跟我們捉迷藏。有時,我們被遙遠的幸福折磨得夠嗆,甚至無比絕望。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這個世界,會發現不幸的人總是不幸,而幸福的人總是幸福。

根源何在?這很大程度就在於我們的日常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正是日常習慣,讓我們的內在體驗有著天差地別。

那麼幸福人生,得益於哪些習慣呢?我發現有三點無比重要,分享給大家:

幸福的習慣一:心態平和

幸福的人,往往心態平和。所謂心態平和,就是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大悲大喜,不喜怒無常,看起來甚至有點冷淡,卻自有一種寵辱不驚的風範。因為心態平和,表情和行為往往比較自然,在人前不顯得矯揉造作。這樣的人未必有多大的成就,但總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過得有滋有味。

心態平和的人往往既不太內向,也不太外向。不內向,是因為他們對於該做的事和該有的表現,不逃避不推脫,真誠面對,勇於擔當;不外向,是因為他們對於得失能泰然處之,不會勞心費力蠅營狗苟,因此對眾人趨之若鶩的東西不太熱心。

有些人認為外向的人一定心態很好,這其實是成見。那些特別外向的人,到哪裡都是咋咋呼呼,或自帶喜感,或耀眼奪目,但這更多是刻意表現出來的,他們內心可能非常敏感脆弱甚至絕望。而那些情緒暴躁的人,更不可能有持久的幸福。

幸福的習慣二:高能低欲且喜歡張羅

這種人,能力很強,但很容易滿足。他們在家樂於幹家務,工作中有更多的擔當,為人處世不拘小節。他們自有一種當下的滿足感,也可以暢想未來,但並不好高騖遠。他們對眼前的一日三餐感興趣,對花花草草感興趣。他們的幸福,既可以來自晉升、社會地位、榮譽,也來自當下的點滴。這種人往往不能大富大貴,但因為他們高能低欲且喜歡張羅,物質生活也差不到哪裡去。他們往往家庭美滿、人際和諧。這種人是最會過日子的。

持久幸福的一個法寶,就是永遠將自己的慾望限於自己的能力範圍。野心勃勃的人,譬如賭徒,往往很難幸福,其根源就在於他們把幸福人生寄托在風險高且難以持久的事物上,並且不能清醒估量自己的能力。能力再大,也大不過野心,所以即使是可以號令天下的君王,野心大了也註定落得鬱郁不得志的下場。能力再小,但所求極低,乞丐也自有生的樂趣。當然,君王和乞丐都是少數人的遭遇,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好還是追求適度,既不至於完全躺平,又不至於好高騖遠,在此不妨聽一下老祖宗的告誡,小富即安吧。

幸福的習慣三:喜歡自得其樂

自得其樂,實際上就是善於自找快樂。善於自得其樂的關鍵不在於享受快樂,而在於如何「找」。

有些人「找」的是快樂,收穫的卻是煩惱。總是把快樂寄托在某個極難把控的對象或目標上,這樣就很容易讓自己成為慾望的奴隸。而自得其樂的人總能隨遇而安,得意時盡情享受,失意時也能消遣。這類人的典型特點是能夠獨處,精神很強大,不必仰賴外物找樂子。而那些總是到處「找」快樂的人,幾乎總會落得適得其反的結果。因為我們「找」的快樂,大多都是感官刺激來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並且像鴉片一樣容易上癮。譬如花花公子,在我們看來他是風流倜儻,春風得意,但其內在卻可能像口渴的人那樣心魂不定,痛苦難當;而滿足於身邊伴侶的人,卻往往善於從平凡瑣碎中尋找愜意。

像微笑、冥想、散步、閱讀、抽時間陪伴家人、與朋友保持聯繫、愛乾淨、注重秩序、早睡早起……這些事,一開始好像價值不大,但堅持下來,卻是最能變化氣質的。

總之,自得其樂未必能讓你功成名就,但一定能讓你的生活始終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 END -

聲明:本公眾號部分轉載圖文只為交流分享,感謝原創。如有涉及侵權等問題,請告知,我會及時更正。

讀書|思考|感悟

把時間交給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1ec8ee737eae4b175a7031e9587c1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