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價的手機流量卡,哪些千萬不要碰?哪些留個心眼?

2023-09-10     果殼網

原標題:超低價的手機流量卡,哪些千萬不要碰?哪些留個心眼?

買張手機卡還要和商家鬥智斗勇?

文丨X科技實驗室

9塊錢一個月,300G流量;8塊錢,380G流量。網上賣的這種超低價流量卡,靠譜嗎?

這價格有多誇張?咱們可以一起算一下。平常咱們充流量,一般10G的流量包賣30塊錢,相當於1個G賣3塊。而這些流量卡,宣傳的1個G只要2分錢,差了100多倍啊。

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了解和實測,這些便宜得邪乎的流量卡,本質不盡相同,有的可以薅一下羊毛,有的千萬別碰。

第一種是物聯卡,我們建議儘量別碰。

這種卡本來是用在類似自動售賣機、共享單車、pos機這些物聯網設備上的,不支持打電話和發簡訊,一般來說網速偏慢,只能在一台手機上使用,換機鎖卡。

這種物聯卡用起來往往需要反覆充值,而且流量會有虛標的情況,充話費也不能找運營商客服,只能通過你買卡的賣家充值。

所以買流量卡之前一定要問客服,這卡能不能打電話,只要不能打電話,咱們就長個心眼,這東西大機率是物聯卡。

另一種更主流的流量卡,則是各地運營商在沖業績時,往往會在原套餐基礎上疊加流量包和減免活動。來吸引新辦卡的用戶。

這些手機卡流轉到各層代理手中,他們會給卡新起個名字,放在電商平台進行售賣。這種卡情況比較複雜,比物聯卡稍微靠譜一些,但也有坑。

拿我親身經歷來說,我曾在網上買過一張,宣傳是9塊錢330G的卡

但到手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剛拿到卡,賣家就會跟你說,這卡激活需要先充100塊錢,但這100塊錢會分批返給你,另外還會再「贈」我100。

經過我的梳理,真實的收費情況是,第一個月免費用卡,剛充值的和贈送的200塊錢,會從第2個月開始分批次在10個月返給我,

而我則需要在第2到第6個月,每月再交9塊錢,第7到11月,則每月要交29塊錢。

說好的「9塊錢330G」,拿計算器一算,真實資費平均高達29塊錢一個月

而且這330G中還有230G是定向流量,就是只能用於騰訊、位元組等大公司產品的網絡服務。

不過套路歸套路,這資費雖然沒便宜到離譜,但算下來也比營業廳的套餐好不少,我就這麼用了一年,然後,又踩坑了。

用卡的第12個月,因為沒有了充值返現,月租費漲到了39,這我勉強還能理解,

但這套餐里的流量也縮水了,從一個月330G一下變成了35G,通用流量更是從100G變成了5G

其實我對優惠期結束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問題是,我買的時候,客服拍胸脯跟我保證到期可以聯繫他們免費續約,等優惠到期了,他給我的解決辦法是,再辦張新卡

當然,網上賣的流量卡,也有能以相對便宜的資費用較長時間的產品,不過這種的優惠力度不會那麼離譜,比如我有看到每月29塊錢155個G的,據說可以用20年。

總結一下,靠譜的流量卡還是比大多數營業廳辦理的套餐便宜,要是不嫌麻煩,能接受有可能過一段時間要換一張卡,把它就當做上網用的副卡,那這個羊毛還是可以一薅的,但要多加個小心。

買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產品,不要相信店鋪的評價,所有店鋪的客服基本都會有各種的話術,很容易就能把你繞暈。但咱們一定要清醒,可以參考我們買卡時的計算方式,一定算清楚每月到底要花多少錢,套餐能用多長時間。我們也列了一些需要考察的維度,供大家參考。

另外,不要相信太離譜的低價,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太便宜的都是坑。

最後,這種產品因為需要跟店家留八百個心眼子,後期經常需要跟客服battle,所以我們就不太建議子女給不在身邊的老人辦這種卡,後期麻煩事很可能遠比省的這點錢多太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X科技實驗室(ID:xtech2020),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12620e39ba7fe318d347b30ba9ff0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