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中國Zara」為何走到這一步?

2021-11-24     大摩財經

原標題: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中國Zara」為何走到這一步?

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中國Zara」為何走到這一步?

出品|大摩財經

11月22日晚,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被多位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在申請書中,債權人紛紛表示,拉夏貝爾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債能力,上述情況已經符合破產的相關條件,因此請求法院宣告被申請人破產,並以破產財產對申請人進行清償。

此次申請破產的債權人分別是嘉興誠欣、紅樹林和浙江中大3家公司,都是拉夏貝爾的供貨商。拉夏貝爾與上述3家公司均存在合同糾紛,且未按各自調解書中確定的金額和日期付款。

拉夏貝爾稱已就此案提出管轄權異議,同時,未收到法院有關此次破產清算的任何裁定,因此該破產清算申請「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不過,拉夏貝爾也坦言,現階段公司仍然面臨較大的債務負擔及壓力。「

今年前三季度,拉夏貝爾營收3.65億元,同比下降78.16%,歸母凈虧損2.89億元,同比下降63.92%。更嚴重的是, 截至三季度末,拉夏貝爾凈資產約為-8.96億元,嚴重資不抵債。

作為80後、90後的「時代記憶」,「拉夏貝爾被申請破產清算」的話題迅速衝上熱搜。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2014年在港股上市,2017年再度在A股上市,是首個「A+H」股服裝品牌,最高市值曾達到120億。

拉夏貝爾的落伍,與其大規模擴張線下店、粗放式運營不無關係。2014年登陸港股市場為拉夏貝爾帶來大量「活水」,讓其走上快速擴張的道路。2014年底,拉夏貝爾門店總數只有6887個,但僅僅一年之後就增長至7863個,相當於每天要開2.7家門店。

此後,拉夏貝爾在快速擴張的路上越跑越遠。 到2018年6月底,拉夏貝爾的門店數量達到9674個,是名副其實的「店王」。

大量門店對於拉夏貝爾提升營收效果明顯,2018年拉夏貝爾營收近102億元,是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

與此同時,拉夏貝爾龐大的零售體系也為其埋下了盈利隱患。線下百貨渠道整體轉型調整,直接導致了拉夏貝爾的專櫃收入下降,加上部分處於培育期的品牌多年持續虧損,拉夏貝爾「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經營模式開始面臨人工、租金等運營成本日益增加的壓力。

2016年起,拉夏貝爾的歸母凈利就處於不斷下滑中,並在2018年開始出現虧損。 自2018年到今年三季末歸母凈虧損累計達到44.5億。而拉夏貝爾自2012年以來的歸母凈利累計只有28.2億。

由於連續多年的虧損,拉夏貝爾已經走至退市邊緣。拉夏貝爾2020年歸母凈資產為負值,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今年還是負值,A股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拉夏貝爾的麻煩還不止這些。11月10日,拉夏貝爾披露,全資子公司拉夏太倉100%股權及拉夏休閒100%股權將被司法拍賣,以支付紅樹林和極成光電的貨款、訴訟費及保全費。

隨後,上交所對此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補充披露拉夏太倉、拉夏休閒近三年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如本次拍賣完成,評估對上市公司經營、財務等具體影響。11月18日,拉夏貝爾表示將延期回復上交所相關問詢函。

目前,拉夏太倉和拉夏休閒的股權已經在擺上京東司法拍賣的貨架,開拍時間都在12月20日,起拍價均為20萬。

2020年9月起,拉夏貝爾開始向輕資產轉型,線上業務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也就是說,拉夏貝爾在線上將品牌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等,靠「賣商標」賺錢。同時大幅收縮線下門店,到今年6月末,拉夏貝爾線下網點只剩下427個,其中直營242個,加盟/聯營網點185個。

拉夏貝爾的「減重」有沒有效果呢?2020年,拉夏貝爾營收18.19億元,同比下降76.27%,歸母凈虧損18.4億元,較上年減虧3.3億元。進入2021年,拉夏貝爾的經營仍未實現較大的扭轉。

截至三季末,拉夏貝爾在手貨幣資金只有1.75億,卻面臨超過15億的短債。如何順利還債,是拉夏貝爾迫在眉睫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鳥多次被控抄襲。今年11月,國內時尚博主控訴太平鳥1:1抄襲其某一款產品,除面料不同外,版型、顏色、紐扣、蝴蝶結裝飾等細節均一模一樣,一度引起廣泛熱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03263175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