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錯字道歉的黃多多,已經被網暴九年了

2023-03-10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讀錯字道歉的黃多多,已經被網暴九年了

黃多多,黃磊和孫莉的女兒,自從上《爸爸去哪兒2》出圈以後,成長過程一直被廣泛關注。因為漂亮懂事多才多藝,不少人說她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在斯文看來,她更像是「別人家的倒霉孩子」。

也沒別的,不過是人還沒出道,甚至沒成年,就已經遭受九年網暴,一舉一動都會被罵上熱搜罷了。

這回挨罵是因為她開通了一個叫「陪你多讀書」的專欄,在出鏡錄製讀書視頻的時候多次讀錯字,被網友狠狠嘲了一波。

因為她讀錯了好幾個常見字,比如把河堤(di)讀成河堤(ti),麥稈(gan)讀成麥稈(xian),木屑(xie)讀成木屑(xue),防禦(yu)讀成防禦(xie),闖(chuang)盪讀成闖(zhuang)盪等。

導致不少網友覺得她學霸人設翻車,高中生怎麼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娛樂圈絕望的文盲又多了一個。再加上這是為孩子們錄製的視頻,也有挺多人罵她「誤人子弟」。

還有一些原本認為黃多多罪不至此,「怎麼讀錯字也要挨噴」的網友,在點進熱搜之後也沉默了,畢竟一口氣讀錯這麼多常見字的情況,真的挺讓人無語的。

被網友吐槽之後,黃多多當天晚上就通過公眾號發文道歉,表示「大家的指正和批評都收到了,很抱歉讀錯字,這確實是我們的不足,接受大家的批評」。為了避免錯誤繼續傳播,他們刪掉了出現錯誤的視頻,並再次向小朋友們表達了歉意。

「今後我們將努力避免這樣的錯誤,自我提升,也希望大家監督」。雖然斯文也覺得黃多多讀錯常見字就很離譜,但她當下的躺平認錯、果斷道歉,也已經是比較體面的處理方式了。

話先說好,我沒有幫黃多多洗白的意思。讀錯字被批評是應該的,我能理解大家對這件事的震驚和嘲諷,黃多多以往塑造的「學霸」形象也確實翻車了,我只是覺得她敢於認錯和道歉的態度,可以算是應對錯誤的及時止損。

錯誤已經發生的前提誰都無法改變,但在事後應對這塊,黃多多可比太多混跡娛樂圈的成年人要坦蕩、有擔當得多。說錯話做錯事就該認錯道歉的道理大家都懂,可不是每個人都會真誠道歉,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忍住,不在道歉的同時暗戳戳給自己找補。

曾幾何時馬思純愛走文藝少女的路子,她多次公開表達自己愛讀張愛玲,動不動就引用張愛玲語錄,又數次被網友扒出張愛玲壓根沒說過這些話,甚至對書中人物的理解出現嚴重偏差。

馬思純倒是敢直面自己的錯誤,但她也會在表示「感謝指正,虛心接受」的同時,強調「書本來就是要越讀越明」、「不管好與不好,這都是我」。

有大V開麥嘲諷她,她會選擇親自下場,解釋一通之後總結「與你無關,不必諷刺」。

當然不是說明星就不能給自己說話了,但明明是自己有錯在先還不肯老實承認,總想嘴硬給自己挽尊什麼的,難免顯得不夠大氣,也暴露了自己底氣不足。

一度熱衷經營老幹部、文化人的靳東,也曾經無中生有引用所謂的「梵谷語錄」,還有經典老番「諾貝爾數學獎」,以及明明是山東人卻總喜歡用繁體字發微博,關鍵是讀下來也並不通順。

剛開始被扒的時候團隊也緊急控評過,雜誌社出來說是刊登錯誤,工作室聲明說是團隊運營失誤……各種手忙腳亂的補救大家肉眼可見,但不論工作人員再怎麼主動背鍋,藏在團隊背後的靳東,也已經無法改變大家對他「愛裝X」、「尷尬」、「爹味」的差評。

還有最近很火的「絕望的文盲」,斯文這裡頂著鍋蓋就不挨個點名了,只能說類似的情況在娛樂圈不是個例,比黃多多年紀大、學歷高的成年人,也沒少犯跟她半斤八兩的低級錯誤。

有人吭哧半天回答不上來媒體和粉絲的提問、有人對角色和演員的理解語焉不詳、有人不會寫「麻辣燙」、有人不會寫「到此一游」、有人把沮(ju)喪讀成沮(qie)喪,有人把乒(ping)乓(pang)讀成乒(bing)乓(bang)……

就連央視網都發出了一記靈魂拷問: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

當然,斯文盤點這些「文化人翻車現場」無意拉踩,也沒有「大家來比爛」的意思。只是說這麼多人都犯了差不多的錯誤,但比起那些或嘴硬找補、或裝死冷處理、或捂嘴控評的成年人,黃多多的道歉至少給了大家一個交代。

而對比以往類似事件後網友的反應,想必大家也不難發現,很多人對黃多多的態度,與其說是批評,不如說是苛責。是在從來就看不慣黃多多的前提下,揪住她難得犯的一個錯,發起了「翻舊帳」式的蕩婦羞辱。

黃多多確實讀錯了字,網友大可以就事論事批評、吐槽她,質疑她學習成績、說她審核視頻不認真之類的斯文表示贊同,勸她一定要好好學中文,別因為上國際學校英語好就耽誤中文基礎什麼的,斯文也可以理解。

但說她「看起來蠻想紅的,但是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年紀輕輕就跟她爸一樣好為人師」的,是不是有點過度解讀了?

「這女的看上去三十好幾的樣子,好顯老啊」、「才高二看著就像阿姨了」、「一臉風塵氣,看著好做作」……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甚至又回歸到攻擊她的外貌和衣著,在人家為讀錯字道歉的時候,評論「你衣服不合適」、「才多大就露溝了」、「催熟等上市」、「茶」、「軟色情」什麼的,要不還是先想想,到底誰更應該為自己的言行道歉呢?

離譜的是,這雖然是黃多多第一次因為做錯事挨罵,但已經是她挨罵的第九年了。而且不論她從小到大不論做了什麼、因為什麼挨罵,網友罵來罵去好像也就那幾個方面,不論一開始說的是什麼,最後都會繞到蕩婦羞辱上。

小時候上綜藝,因為比別的孩子大一些,黃多多自覺承擔了照顧別人的「姐姐」身份,還用英語跟普通話不流利的費曼溝通,但在有些網友看來,這就是她「不夠童真」、「耍心機」、「臭顯擺」的表現,甚至還把#黃多多滾出爸爸去哪兒#刷上過熱搜。

斯文不懂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到底能有什麼心機,就像我不懂逐漸長大的黃多多開始愛美,學著戴耳飾、戴戒指、染頭髮、健身、曬穿搭……明明是很正常的事,為什麼會引起爭議,甚至被罵「早熟」、「叛逆」、「小小年紀不學好」、「一看就是小太妹」。

她參加學校電影社團社長的競選視頻被搬運到微博,因為是全英文的,又被罵「秀英文」,甚至各種惡意分析指指點點。什麼眼神做作讓人不舒服啦、用力過猛五官亂飛啦、故意模仿外國人啦、還有看人家眼袋重就斷言她「夜生活豐富」的。

孫莉曬出黃多多做烘焙的視頻,本來想炫耀女兒體貼懂事,評論區好多人卻在關注她的穿搭妝容,說黃多多穿著暴露、故作成熟、氣質風塵,甚至「不像少女,像個少婦」。

嚴重的時候還有人給黃多多造黃謠,說她因為在圖書館跟多名男生約會被學校開除,逼得黃磊一家報警,學校發布雙語聲明闢謠並大誇黃多多,這事兒才告一段落。

可以說是一舉一動都會挨罵,但我們仔細想想,黃多多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嗎?並沒有啊。就算是她讀錯字了應該被批評,那人家也已經好好道歉了,網友又扯她的穿搭風格,再開始新一輪的網暴,這是在做什麼?

當年跟黃多多一起參加綜藝的小女孩們,逐漸長大的這些年,也沒少被吃瓜群眾指指點點評頭論足。

王詩齡小時候可可愛愛胖乎乎的,大家都說她是「小公主」。但當小公主長大了,大家發現她奢侈品滿身、英文流利、多才多藝、瘦身成功以後,網友反而變得挑剔起來。

她的畫作去年獲得法國羅浮宮斯萬城堡巡演資格,網友:有錢真好、懂的都懂、是鈔能力啊那沒事了。

王詩齡瘦身成功在國外留學,美美曬出跟閨蜜合拍的手勢舞,網友卻在評論區點評誰更漂亮,說她「美顏開太大了」、「眉毛太兇了」、「說句實話真的不好看」、「還是小時候可愛」。

就連她說一句「no」,都會有網友陰陽她「都是中國人,別用英語回」,氣得王詩齡直接懟回去:你誰呀?憑什麼教我做事?

有時候真的會對大家的雙標感到費解,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大家的解讀就會不一樣。為什麼不論做對了或是做錯了事,女生總會被大家拿著放大鏡審視,各種見微知著空口鑒婊,堪稱「新時代獵巫」。

靠《爸爸去哪兒》出圈的星二代們,懂事的多多因為經常照顧弟弟妹妹被罵「心機婊」,天真的貝兒因為想要水晶鞋,被吐槽「自私」、「不懂事」、「無理取鬧」。可男孩子這邊呢,話少的康康是「霸總」,話多的諾一是「傻白甜」,好脾氣的的Jasper就是「小甜椒」。

等到他們長大以後,優秀的姑娘們明明還沒出道,卻會被罵「買熱搜」、「遲早要進娛樂圈」,甚至有人發出網暴預警,說什麼「想出道就要做好挨罵的準備」,在當事人未成年的時候,就透支未來莫須有的罵聲。

如果他們犯了錯,遠的咱也不說了,就說文化人翻車這事,我搞不懂大家為什麼追著罵黃多多,但同樣經常犯蠢的男明星,就可以被諒解為「提筆忘字很常見」,甚至把他們美化成「地主家的傻兒子」、「笨蛋美人」。

不是說不讓批評黃多多,但咱至少公平一點,要罵一起罵,不論男女一視同仁吧。而且說白了,黃多多也就讀錯字這一件事值得批評,大家就事論事別動不動就對女生蕩婦羞辱,真的很難做到嗎?

我有時候會想,某些網友對星二代小女孩的苛責,會不會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小姑娘還能是這樣的」。女性,尤其是小女孩的優秀,她們身上蘊藏的無限可能性,對某些人來講,或許是一種冒犯。

更何況不止黃多多,從娛樂圈的公眾人物到生活中的普通女性,但凡被抓住一點毛病,陷入任何爭議,甚至只要跟某些人想像中的「女性」有所不同,網友都會不自覺的擴大戰場,歸結到「我早看她不是什麼好東西」、「一看她這樣就不守規矩」。

無視當事人作為「人」的活生生的屬性,專注攻擊她們的女性特質,甚至上升到蕩婦羞辱的程度。黃多多不是這類罵聲中唯一的受害者,但她是成長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的,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平權道阻路且長,希望大家好好想想,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在被莫名其妙網暴九年之後,因為讀錯字慘遭外貌攻擊甚至蕩婦羞辱,她真的活該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02f35be78f611ab42db9c3b2f56ca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