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按照黨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自覺在防疫抗疫一線當先鋒、作表率,湧現出了一批衝鋒在前、堅守一線、擔當作為、勇於奉獻的先進典型。寧波市委組織部於2月16日發文通報表揚全市第一批戰「疫」先鋒團隊和個人。今日刊發我區上榜的2個戰「疫」先鋒團隊和5個戰「疫」先鋒個人先進事跡,希望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主動對標先進,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不畏艱難、迎難而上,進一步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鎮海區疾控中心團隊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鎮海區疾控中心團隊啟動一級響應,全體職工到崗投入防控一線,累計完成7653人次排摸,並對相關人員分類劃分、妥善處置。廣大醫務工作者深入隔離病房取樣,對單獨隔離留觀、經專家組會診不能排除感染的病例,第一時間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開通疫情防控熱線電話、做好疫點場所消毒指導、組織醫務工作者上門檢測......他們堅守崗位、事無巨細,為群眾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堅決防範疫情擴散蔓延。
寧波火車南站旅客轉運鎮海工作組
面對每天可能與病毒「零距離」接觸、隨時存在被感染的風險,寧波火車南站旅客轉運鎮海工作組20名機關幹部自2月1日起,主動擔起疫情防控期間執勤任務,24小時蹲守地下二層出入口,築牢鐵路南站「防疫牆」。他們嚴格執行「逢人必查、逢人必測」的要求,全力做好重點地區返甬旅客排摸,精準做好問詢、登記、轉運,動態掌握往返人員數量和流向,確保全面覆蓋、不漏一人,累計勸返4人,轉運外地人員99人,住所居家隔離65人,送集中隔離點34人。
劉義敏(鎮海區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一級調研員)
作為市「擔當作為好乾部」,這次他又挺身沖在了一線,醫學觀察點、隔離病房、發熱門診室……經常能看見他的身影。他結合鎮海醫療資源分布實際,推動區內疫情防控組織體系建設,建立11個集中醫學觀察點,規範醫學觀察轉運流程,落實專人24小時與公安、交管部門對接,確保「應收盡收」。儘管區內多日無新增確診病例、全區3例確診病例全部治癒出院,但他依舊沒有鬆口氣,「疫情不結束,我一刻都不能放鬆。」
譚九根(鎮海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黨委委員、副院長)
作為醫療業務部的負責人,臨危受命成為防疫一線「指揮官」,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春節至今未休息一天。面對未知病毒,擁有多年重症監護工作經驗的他潛心研究疫情防治辦法,不斷梳理和改進診療流程,制定詳實的工作方案,帶領專家團隊篩查完成可疑患者248人次,3例確診患者經積極治療病情平穩後轉運至上級醫院。同時,他還是區急救站負責人,負責全區發熱患者和集中隔離觀察人員的轉運工作,目前已轉運1000餘次。
馮紹東(市公安局鎮海分局駱駝派出所副所長)
大年三十,他的外婆去世。在接到緊急通知後,他頂著失去親人的悲痛,毅然返崗開展工作。排查重點人員、現場踏勘、封閉管理、宣傳政策......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就帶領民警開展工作,較短時間內全面完成轄區2394名重點地區流動人口的排查工作。2月1日,有群眾舉報一重點地區來鎮女子不遵守居家隔離的規定,並有涉嫌違法行為。他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為避免圍觀群眾聚集,他當機立斷冒著風險將該女子帶離,後經協調將該女子送至隔離點強制隔離觀察。
陳利群(鎮海區建設交通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兼>)
戰「疫」打響後,她第一時間領命完成蛟川、招寶山大橋、九龍湖等4個重點出入口疫情聯防檢測點管控任務,排查交通行業車輛、企業從業人員情況,檢查客運中心、輪渡、高速口執勤情況......她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交通運輸是『第一道關』,只有『第一時間』完成任務,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戰『疫』保障。」這兩天,她還奔赴協調解決區內生產運輸企業市外運輸受阻問題,通過「一對一」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復工難題。
鍾炎(鎮海區蛟川街道迎周村黨總支書記)
離家僅2.6公里,但他總擔心萬一有個急事,自己不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因此,這段十幾分鐘的回家路,十多天來他一次也沒有走過。人員排查、道口執勤、物資調配......作為村黨總支書記,他帶領由「85後」「90後」組成的村班子,從1月22日起就堅守在戰「疫」第一線。為了讓村幹部、志願者吃上熱飯,他在村委會設立臨時廚房,將兩個女兒託付給親戚照顧,讓妻子也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給大家燒菜做飯。他還想方設法調動社會資源,發動第三方保潔公司捐贈1000個N95口罩用於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