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青龍白虎」,距今6500年,上古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2020-09-18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河南出土「青龍白虎」,距今6500年,上古時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從古至今已經有不下5000年的歷史了,在這漫漫歷史發展到的長河中,「龍」在我們心中可以說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古代時期,就有了龍的傳說,因為具有無上神力,所以一直都是皇帝的代表。一直到現如今龍依然是我們中華兒女心中信奉的神話,是我們敬佩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龍作為神話傳說里的角色,一直從未真正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雖然在我國的考古歷程上也在古墓中挖掘到關於龍的文物,就比如說現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文物「碧玉龍」,但是但是碧玉龍的出土樣式並沒有這次發現的龍形象具體。而這一次的研究,龍第一次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上世紀80年代時,因為南部水量充沛而北部水量較少的原因,國家便開始實行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當這項工程來到濮陽縣的時候工程隊和考古專家們在工程施工部位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研究。沒想到這一研究竟然發現了一大規模十分龐大的歷史遺址。一般的歷史遺址都會出土很多珍貴的文物,專家們為了保護文物和不延遲工程隊的工作對這個遺址展開了搶救性地挖掘。經過研究專家們發現這個遺址是屬於距今已經有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在經過深入的挖掘研究之後專家們從墓中挖到了非常多的屍骨,這些屍骨全都是20歲上下的少年和少女。

一個歷史遺址里怎麼會有怎麼多的屍體,難道當初是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慘案?但是最令專家們感到好奇的不是這些屍體,而是從墓中出土的一組文物。這組文物是專家們在45號遺址中發現的,名叫「濮陽龍虎堆」。這個名字是因為什麼由來呢?原來專家們在挖掘45號遺址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具屍骨,根據檢測這個屍骨屬於男性,身高1.84厘米,仰臥,頭足南北。再接著挖掘之後專家都震驚了,只見這個男子兩側的位置分別是一隻龍和一隻虎。

只是這龍和虎並不是真的,而是由蚌殼擺設而成的,他的左邊是一隻蚌虎,二目圓睜,張口齜牙,如猛虎下山;右邊是一隻蚌龍,昂首弓背,前爪扒,後腿蹬,尾作擺動狀,似遨遊蒼海。這組龍虎圖的出現可以說是震驚了整個考古界,同時也證實了龍是真實存在的事實。要知道雖然我們雖然以龍作為圖騰但是並沒有真實見到過龍,而這條龍的出現就可以證明其實龍是真正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

在古代龍一直是皇帝的象徵,這個人為何死前可以青龍白虎鎮守這個事情我們不得而知,歷史太過久遠在上文獻的丟失很多事已經解釋不清楚了,但是這隻龍的出現讓我們第一次了解到龍具體的模樣,不僅推進了考古的進步,也是我們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wv6nnQBd8y1i3sJlM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