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麥」到「封印」,《中國好聲音2019》的賽制到底有多複雜?

2019-09-17     次音光

2019年中國的音樂市場感覺有了一個井噴,從《我是唱作人》、《樂隊的夏天》、《合唱吧!300》、《聲入人心》再到《中國好聲音》,原創、樂隊、合唱、美聲以及流行,每一個音樂節目都有著自己的初衷和目的,可能是為了助力原創者,也可能是引起回憶殺,又或是發掘華語樂壇的新生代。《中國好聲音》作為一個已經運營第8年的老牌節目,也面臨著種種的問題。

規則老套、導師更迭速率慢、學員水平層次不齊以及亮點不足都是《中國好聲音》面臨的問題,不過2019年的《中國好聲音》很想來一個大變革,請來了當紅歌手李榮浩和老牌巨星王力宏作導師,讓節目充滿新的活力,畢竟這個節目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導師們互相搶人和發表感想,但節目組為了增加新鮮感,在賽制上也是大做文章。但也正因如此,它的複雜性遠遠大於觀眾的預期,主要體現在如下三點:

複雜1:選人

延續多年的《中國好聲音》的標準賽制都是先經過海選,再進行隊內PK和隊間淘汰,而海選之後,4位導師戰隊的人數都會相同。如果不同,下一輪的流程就不好進行。但《中國好聲音2019》就來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海選完畢,每位導師的戰隊人數就保持不變,不需要用其他手段補齊戰隊空位。所以就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王力宏戰隊有16名學員,那英戰隊有13名學員,李榮浩戰隊有12名學員,而哈林戰隊僅僅有7名學員。

複雜2:戰隊的冠軍是誰?

海選結束後,通常的賽制是隊內PK選出4強,然後4個隊伍之間再互相競爭,爭奪年度總冠軍。而《中國好聲音2019》卻是先隊伍比拼,李榮浩獲得了勝利,得到了全員在鳥巢登台獻唱的機會。提到「鳥巢」這個詞,大家肯定會跟最後一場總決賽掛鉤,以為李榮浩隊伍戰隊勝利就代表《中國好聲音2019》即將結束?不,你錯了,這才是上半場

下半場是爭奪冠軍的賽制,4位導師的選手進行了一個大融合,1對1PK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看似公平的比賽卻有著很多方面的「暗箱操作」。在海選階段,「封麥」這個特權是給導師用的,就是讓導師能更有勝算搶到自己的心儀學員,也一度被4位導師玩得不亦樂乎。而新出來的賽制「封印」是讓導師保護自己學員的特權,它可以讓其他導師隊伍里比較強的學員不出場應戰,比如在哈林戰隊的賈錚即將出戰時,哈林就使用了「封印」權,把王力宏戰隊的李芷婷「封印」了,最終賈錚從王力宏戰隊中的剩餘學員中抽到了「樓道王菲」劉美麟,所以才上演了一場非常令人可惜但又非常精彩的比拼。

很多網友都很可惜賈錚的淘汰,如果時光能倒流,大家都希望哈林把封印用在「劉美麟」身上,是吧?

複雜3:誰去鳥巢?

誰能去鳥巢現場獻唱已經成為了《中國好聲音》每年最有光榮的事情,但誰能去鳥巢是《中國好聲音2019》非常複雜賽制下的產物,除了上半場的隊伍PK,李榮浩的獲勝使得自己隊伍所有人都能在鳥巢登台現場。而在下半場的個人PK賽中,獲勝的人都可以在鳥巢登台獻唱,比如劉美麟贏了賈錚,劉美麟就獲得了進入鳥巢衝刺夜的機會。

看過《中國好聲音2019》的觀眾也許能看懂我的這篇文章對於賽制的闡述,沒看過節目的人閱讀起來估計會吃力一點。但我覺得還有一部分人是一直在看《中國好聲音2019》,但同時心裡還是充滿了各種困惑,為什麼戰隊比拼完了還有PK?為什麼繼「封麥」之後還有「封印」?

《中國好聲音2019》的複雜度已經超乎想像,看完我的文章,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本文由次音光原創,歡迎關注,和大家一起品鑑《中國好聲音20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scsRG0BJleJMoPMrM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