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淘汰賽步入中局:十強的界限,是一條生死線

2019-09-11     功夫AUTO

儘管8月中國車市的零售量和批發量環比都有所上升,但今年二季度國五清庫期造成的透支效應,仍是拖累車市增長的主要因素。

「8月的零售環比增長5.4%是歷年最低的」,乘聯會表示,受外部環境、高溫天氣以及部分地區房價等因素的影響,消費者低迷的購車意欲仍未得到提振。

數據顯示,2019年8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156.4萬輛,同比下降9.9%,環比增長5.4%;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162.2萬輛,同比下降7.9%,環比增長6.3%。

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的「金九銀十」無疑被寄予著扭轉車市全年的跌勢的關鍵。

「9月產銷回升潛力較大,9月零售有望接近持平,批發有望回歸正增長。」乘聯會預測。

拐點將至,功夫汽車發現,在愈低迷的車市環境中,車企對於市場份額的爭奪更愈發激烈。

車市份額進一步向前十強集中

從每個月的車企銷量排名來看,冠亞軍基本已被南北兩家大眾合資企業鎖定,戰況最為激烈的是第三四五名席位的搶奪。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東風日產以108530輛的零售量超越了上汽通用,成功奪得了8月銷量季軍。不過,兩者的差距僅有200餘輛,可謂不相上下。

然而,若從批發量上來統計,這一排名又發生了變化。上汽通用以22901輛的差距,把東風日產擠在了身後。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8月批發量的榜單較上月看來,車企的排名又出現了不同的變化。

其中,長城汽車和北京現代把一汽豐田和上汽乘用車擠出了前十,分別以59200輛和58103輛的批發量排在第八、第九位。

事實上,車企都在努力往銷量十強榜單挺進的關鍵原因是,目前榜單中的前十家車企,已然掌握著中國車市將近6成的份額。剩下的4成分額,將由超過百家的車企來搶奪,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功夫汽車統計,今年8月,前十位車企占據著車市58.4%的份額,較上個月上升了0.2%。若中國車市一年2000萬輛的體量來算,相當於前十強的車企,在8月都多奪得了4萬輛的增量。

實際上,這一增量已經相當於大多數新造車勢力對自身一年銷量的預測。

換言之,隨著車市銷量進一步往頭部車企集中,加上車市總體銷量愈發萎縮的情況下,車市的競汰賽實則已然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今年前十強還能看見幾家中國品牌?

根據今年8月中國品牌的銷量情況看來,大多數情況仍不甚樂觀。在銷量前十強的榜單中,目前僅有吉利和長城汽車兩家中國品牌,而且也只有長城汽車一家實現了增長。

乘聯會方面表示,目前車市出現結構性增長特徵,高端豪華車表現較好。合資品牌走勢分化,自主品牌全面面臨壓力。

在合資品牌下壓,加上環保治理以及高房價的購房還貸款擠壓等因素,入門級車型的消費風險較大。這對經濟型車型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車銷售,無疑將會帶來較大的壓力。

因此,像吉利、長城這些頭部的中國品牌,一方面要力推品牌向上,一方面又要加緊擴大市場占有率,這將是一項難度甚為巨大的挑戰。

於是,我們在本屆的成都車展上,已然可以看見吉利率先對旗下2020款博越下調市場指導價1萬元。

同時,吉利也在不斷擴大業務版圖,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最近公布的一則關於股權及期權激勵公告,也折射出長城汽車對未來業績的期望。

本次激勵計劃中,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權的業績指標,從未來三年的銷量與凈利潤進行雙重考核。

其中,2019-2021年銷量考核目標分別為107萬輛、115萬輛、125萬輛,凈利潤考核目標分別為42億元、45億元、50億元,銷量與利潤權重分別占65%與35%。

數據顯示,1-8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624094輛。換言之,在接下來的4個月中,長城汽車起碼要完成月均12萬輛左右的業績,才能達到今年的目標。可想而知,難度不少。

「未來車市回暖的核心指標應該是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改善,同時提升在入門級消費群體中較合資品牌的競爭力,」乘聯會方面稱。

功夫拍案

上周成都車展的開幕正式為今年的「金九銀十」拉開了帷幕。在新車數量多達60款的車展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各大汽車廠商對今後車市的展望還有著很強的信心。

很多分析機構預測,9月將是中國車市的新拐點,在國家連串刺激政策的出台下,未來車市增長的趨勢還是看好。

但儘管如此,我們也更應看到車市競爭愈發殘酷的一面。正如乘聯會分析,如今車市走勢的分化,不僅是車企的產品策略成功,而是社會需求的差異化特徵。這對汽車製造商來說,無疑又將是一門難度更大的新課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qCcIW0BJleJMoPMmI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