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活服務類題材里表現一直穩定的似乎只有房屋類節目。從《交換空間》到《夢想改造家》,這個品類出了很多檔長壽節目。可未來圍繞房子做文章的綜藝,還能怎麼玩?
2018年的選秀綜藝,捧出一些新晉流量的同時還貢獻了幾檔選秀新形態。轉眼到了2019年,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觀察類節目。觀察兒子閨女成為新常態,看男人做家務也是充滿了樂趣。
然而有這麼一類節目,任你市場變幻我自巋然不動,永遠擁有固定受眾,那就是生活服務類。從《交換空間》到《夢想改造家》,這個品類不知道出了多少檔長壽節目。
這不,《夢想改造家》第六季回歸,再次對節目內容進行升級,同時又有三檔不同平台的生活服務類綜藝陸續上線。
以前生活服務類綜藝多數聚焦於房屋裝修、舊房改造等「自己家的房子」,這三檔新節目則是把目光投向了「別人家的房子」——租房。倒是非常體貼民情,符合當下都市青年的生活狀態。
明星幫找房,靠譜嗎?
2019年初,韓國MBC電視台推出一檔名為《幫我找房子吧》的生活服務類綜藝。節目邏輯很簡單,就是由主持人帶領隊員幫人找房。
說實話,這檔節目在MC陣容上並不占優勢。金淑和朴娜萊兩位姐姐雖然是近年韓國人氣上升較快的搞笑藝人,但生活服務類通常還是打不過有當紅偶像加持的其他類型綜藝。
但該節目播出後收視率一路走高,最高曾達到7.1%,並且連續24周在同時段節目中排名第一,堪稱以小博大的典範。
韓國綜藝的成功,讓國內公司看到了「租房」題材的巨大潛力。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入超一線城市,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租房經歷。國內痛點+國外模式一拍即合,所以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浙江衛視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租房類綜藝。
與韓國版的形態略有不同,國內租房綜藝有明星助力。東方衛視的《好房幫幫忙》與北京衛視的《你好新家》,上線時間相隔一個月,兩者雖然都由貝殼App冠名,但實際形態上有很大區別。
《好房幫幫忙》的主框架與韓國版模式相似,由隊長帶領隊員找房,但明星在其中的作用其實並不大。韓國版的明星需要對房源的優勢劣勢進行前期調研,並且向租房者進行說明。
國內版則把這個工作交給了房產中介。此外,這檔節目還加入了不少類似觀察類綜藝的真人秀部分,用了較多篇幅挖掘素人業主的生活,以及明星與素人業主的互動。
北京衛視《你好新家》的明星陣容倒是不走尋常路,來自《奇葩說》的陳銘、《脫口秀大會》的龐博以及沈凌和栗坤兩位主持人組成「實習中介」,幫助業主進行選房看房等一系列事宜。
與韓國版主打租房不同,國內兩檔節目都是租房與買房雙線並進。《你好新家》中任憑這四位以口才見長的實習生使出渾身解數,最終成單的業主仍寥寥無幾。
最後一檔節目則是即將在下半年播出,浙江衛視的《新租房時代》。從海報上看,這檔節目似乎要還原韓版以年輕人租房為主的製作邏輯。
目前路透顯示,這檔節目仍舊會有明星加持引流。但明星如何與「生活服務」良好結合,從已播的兩檔節目看,還是要繼續探索。
沒明星加持,好看嗎?
與如今五花八門的韓版真人秀相比,早期國內綜藝其實是生活服務類的天下,職場、婚戀、民生等內容,都是當時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切入點。不過隨著真人秀模式的「入侵」,不少生活服務與真人秀結合,演變為新的節目模式。
就拿房屋裝修這個細分品類來說,無論是古早的《交換空間》,還是經過了N代都保持著好口碑的《夢想改造家》,甚至包括《暖暖的新家》,這幾檔綜藝並沒有大牌明星加持,卻都獲得了現象級的關注與討論。
這幾檔節目中的業主,是不折不扣的素人。請來的設計師,雖然在業內是名聲顯赫的大拿兒,但在觀眾面前不過是另一個素人群體。
之所以這幾檔節目都造成了全社會的集體討論,節目中的衝突設置是一大原因。
把一檔家裝改造節目做出溫情向的《夢想改造家》,也不是從頭到尾都溫情脈脈的雞湯,設計師辛苦設計的方案被業主貶到一錢不值,裝修到一半鄰居又是砸門抗議又是打電話報警。
這種節目中的未知性衝突,以及無論前面衝突多激烈,最後總是迎來大團圓的結局,活像一部真人電視劇,觀眾自然也就願意看。
當然,裝修品類的生活服務類綜藝不僅為觀眾提供了看點,也同樣反哺回家裝行業。通過這類節目,觀眾認識了如王平仲、青山周平、賴旭東等一批顏值與實力並存的設計師們,家裝行業也吃到了設計師走紅後帶來的紅利。
這說明生活服務類節目只要自身有足夠的衝突點及戲劇性,有沒有明星的加持好像並不重要。
生活服務類,還能怎麼玩
目前在生活服務類節目中,表現一直穩定的似乎只有房屋類。那麼圍繞著房子做文章的綜藝,還能怎麼玩?
裝修當然是個不變的主題。雖然現在已經過了當年《夢想改造家》一炮而紅,各大衛視井噴出品裝修類節目的時代,但站穩腳跟的頭部節目已然代代相傳。
有梗有趣適合做綜藝的明星並不多,但是有意思「耐撕」的素人可不少,全國每年那麼多有裝修需求的業主,找幾個適合做節目的沒準更容易。
其次則是從裝修類衍生出的各種細分品類。目前無論國內也好、韓國也罷,多數裝修類節目仍舊集中在「自己的房子」,無非就是新房裝修、舊房改造這兩大類。
Netflix在2018年底推出了一檔以改造民宿作為製作思路的裝修類節目《stay here》,算是為市場提供了新思路。
國內民宿已經逐漸成為「Z世代」出遊的首選,由於國內民宿產業起步較晚,依小編看,聚焦於民宿改造的綜藝在國內其實頗有市場,而且還可以與當地旅遊風土人情等元素結合,更是合了如今各地政府打造網紅城市的心意。
BBC則有另一檔以自己造房子作為看點的生活服務類節目《我的房子我來造》,這檔節目對於城市人群來說沒什麼參考價值,畢竟即使是大產權房屋也不過70年使用權。
這檔節目其實可以與快手老鐵們的種葡萄、攤煎餅之類的課程來個深度結合,以短視頻的形式,展現老鐵們造房子的過程,還是相當有「觀賞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nXgvm0BMH2_cNUgHkM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