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和抖快書雙向背刺傳統OTA,在線旅遊市場硝煙再起

2023-08-13     品橙旅遊

原標題:供應商和抖快書雙向背刺傳統OTA,在線旅遊市場硝煙再起

來源:奇偶派

作者:範文、北馬

厄爾尼諾帶來的極度高溫,並沒有抑制人們出行的需求,反而點燃了旅行的熱情。伴隨著出行限制放開,線下出行需求急劇爆發。

文旅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23.8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9.29億,同比增長63.9%。旅遊收入增幅較旅遊總人次增幅更高,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遊收入2.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2萬億元,接近翻倍。

攝圖網

過去三年在線旅遊行業頭部平台間的競爭力差距逐漸縮小,再加上新的競爭者的入局,整個產業的變革一觸即發。但疫情這一「黑天鵝」強行終止了在線旅遊上半場的競爭,給用戶旅遊偏好和方式、旅遊行業的產品供應與旅遊市場環境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放眼下半年,暑期檔的兩個黃金月,再疊加國慶、中秋假期,都將對旅遊市場形成利好。親子游、研學游、citywalk、旅遊期貨等新興形式和產品的爆火,長線自助游的比例正在攀升,無論對於旅遊供應商、旅行社還是在線旅遊平台,都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1

線下旅遊門店瘋狂擴張

《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國旅行社總數為47069家。

在第一季度中,全國旅行社組織國內旅遊4528.66萬人天、外聯入境旅遊6.92萬人天、組織出境旅遊141.95萬人天。旅行社組織國內旅遊占比高達96.82%。可以發現,國內游仍是當前旅遊市場的主要陣地,國內旅行社在旅遊活動中也是重要組織者。

過去三年,旅遊行業的低迷讓眾多從業者被迫失業或轉行。文旅部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全國旅行社從業人員由約41.6萬人逐年縮減至24.3萬人,簽訂勞動合同的導遊人數由超12萬人降至約8.2萬人。

不過這一切都隨著五一的到來,一切擔憂都煙消雲散。根據文旅局數據,今年「五一」期間,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暑期北方遭遇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0°C,但出遊熱度依舊不見消減。

在武漢做導遊的陳迅告訴我們,從五一開始,旅行團數量陸續跟上來了,跟2019年相比幾乎不相上下,各種旅遊團、自由行的預訂量異常火爆,公司也開始在高薪招人,即便武漢到了7月份室外溫度超過40℃,依然阻攔不住遊客的熱情。

「去年大半年都只能領3000元底薪,同行要麼轉行去酒吧工作或去跑專車送外賣,要麼待業在家做點兼職,如今有3年工作經驗並且證書齊全的導遊可以說一人難求,一周就能賺到此前一個月的薪資,線下旅行社的加盟和搶人大戰一時間此起彼伏」,陳迅如此總結今年看到的新現象。

旅遊業強勢反彈是出乎大部分人預料的。一方面經濟復甦帶動年輕人就業企穩向好,線上流量和紅利趨於封頂,需要線下的用戶來補足,有時間、有經濟條件的中老年人成為潛在消費者,對線下門店的需求也要高於在線平台。另一方面旅遊產業鏈供給要在短時間內恢復,急需大量勞動力和行業流失人才進行補充,定製團的增多給供應端提出新需求,也需要線下服務終端提供高標準的服務。

在市場存量有限的情況下,線下門店能解決用戶最後一公里問題,縮短顧客的決策時間,提高簽單轉化率促使下單,旅企看到傳統門店不可忽視的作用,OTA平台也在繼續自己反向擁抱線下的策略。

今年4-7月,中青旅啟動線下零售端渠道振興計劃,一周時間新簽約十餘家門店,還搭建了新的線上旅遊平台遨遊旅行。眾信旅遊、凱撒旅遊、嶺南商旅分別在北京、河北、廣州進一步拓寬服務終端,進一步加速布局線下零售服務,預計線下渠道終端數量將趕超2019年水平。

與此同時,同程旅行也宣布,首批線下加盟門店正陸續在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落地,目標是在年底開出逾1000家加盟店。

攜程則是3個月簽約1300餘家新門店,遍布福建、貴州、海南、河北、河南等20個省、直轄市。

從整個行業來看,OTA平台對一二線城市的覆蓋率和滲透率非常高,但更下沉的低線城市線上與線下客群重合率低,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尚未深度挖掘,線下擴張不僅能打通銷售渠道,還可以整合線上資源,加速門店轉型,進一步提升品牌辨識度。

旅遊供應商小毛告訴我們,現在線下旅行社內卷嚴重,前期投入就要花幾十萬,客戶進店率不高,回本周期較長,現在大部分顧客都是通過社交或是在線平台諮詢下單,同行之間為了能拿到特價票,不斷壓低價格,導致收益大幅下降,最終還是要靠走量拉高毛利。

因此旅行社的擴張不可能完全脫離線上平台,而OTA平台為了發揮流量的長尾價值,有效轉化線上渠道獲取的用戶,也需要傳統旅企的資源作為拓客能力的補充。

目前OTA線下店一般分為加盟和自營模式,雖然自營可以保持品牌的調性和服務標準,但加盟模式擴張快、成本低,加上本地化對用戶滲透力度更強,更利於私域流量的培養,市場上只剩途牛一家OTA在做直營門店。

根據同程旅行上海加盟商提供的信息,開一個店保證金10萬,系統使用費每年2萬,簽約周期3年,平台給予門店0.8%的激勵額。假設簽約額500萬,完成指標任務將給予4萬元激勵政策。前期的營收只能保證回收成本,要想實實在在盈利,還是要看品牌在市場上的認可度。

這種拓店方式優勢在於無需大量資金投入,便可迅速達成規模效應,但很明顯平台與門店之間的關聯較弱。這對於總部的控制力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如何防止門店接私單、變卦加入其他連鎖品牌,以及如何打造門店的會員體系、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都是OTA平台需要在長期磨合中解決的問題。

雖然看上去競爭激烈,但OTA與線下旅行社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密,伴隨著市場進步,線上OTA向線下資源延伸,線下旅行社利用移動端謀求增量已是趨勢,線上和線下的界限將不會再是涇渭分明,只是二者比拼消費渠道優勢,用戶選擇誰更多還是衡量價格和服務。

2

旅遊供應商面臨兩難

當前在線旅遊上游供應商參與者眾多,而作為其重要分銷渠道的OTA分銷商,數量有限但規模巨大。在線旅遊分銷商中攜程、美團、同程等主要龍頭已經顯現。在線旅遊行業中以攜程、去哪兒等攜程系企業為龍頭占據市場絕對領先地位,2021年飛豬交易規模僅為攜程的20.11%,同程則是攜程的40.77%。

OTA渠道GMV高於在線直銷,主要依靠三大核心業務佣金盈利。

根據Fastdata報告,按照GMV口徑2021年在線旅遊市場OTA與直銷占比分別是66.4%/33.6%。OTA三大核心業務為在線交通、在線住宿及在線度假旅行,其中在線交通市場最大,交易額占比穩定在七成左右;而在線住宿則為OTA最核心業務,營收貢獻過半。

由於旅遊業上游供應商種類眾多,下游消費者需求多樣化,行業盈利模式較為成熟,平台間構築起行業競爭壁壘,在線旅遊行業龍頭的出現,使得行業集中度提高,對上游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增強,收取的佣金提高,壓力便來到供應商這邊。

此前三年,消費者出行計劃變少,對應平台的酒店業務、在線票務、機票業務的收入都會驟減。在行業變革之際,供應商紛紛開啟自救之旅。

早在2015年,「提直降代」的政策出台,三大航空的直銷比例從20%提升至50%,紛紛加強官網、微信、APP的建設,銷售政策向直銷渠道傾斜。

2016年,民航局又下發規定,國內各大航企關於代理人的代理費、前返後返費用全部取消,改為支付定額手續費,再次壓縮了OTA的盈利空間。

疫情之後,航空公司嘗試採取各式各樣的在線促銷活動。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於2020年4月25日開啟直播首秀,向廣大網友介紹春秋航空即將開通的夏秋航季新航線,1個半小時的直播,累計838.7萬人觀看,同時在線人數最高達66.66萬人。

6月東方航空推出3322元「周末隨心飛」產品,在「限量+特價」的飢餓營銷下,由於短時間內購買人數過多,東航APP多次宕機。這類活動不僅滿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費續期,且在滿足航司現金流需求的同時,也在移動社交媒體贏得了大量關注。

有了前車之鑑,航空公司開始繞開OTA平台,航空公司紛紛建立差旅自助服務平台,提供集中差旅管理服務,擴大商務旅遊行業跨境商務合作。在個人旅遊開發方面,根據不同用戶的出行需求,積極探索與熱門度假景點和周邊酒店「機票+門票+住宿」套餐的合作機會,通過官方網站和APP促進平台直營,未來具備較大提升空間。

與航空公司62%的CR3(業務規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市占率相比,酒店業的CR3占比為14%,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OTA平台能夠依靠其自身優勢,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作為在線住宿行業的主要渠道。

肖明在三年前,每年都有節假日出去旅遊的習慣,出身南方的他已經打卡過好幾個北方大省。自己的弟弟今年高考完將去浙江讀大學,他打算國慶節帶父母去重慶玩。

7月25日,他查詢後發現,十一期間各大平台上解放碑附近酒店價格均已超過1000元,而7月25日這天的酒店價格已經普遍處於200-600元區間。

考慮到價格因素,他決定可能到附近100多元一晚的洗浴中心將就一宿。

酒店們之所以有底氣提價,一方面是今年大家紛紛報復性出遊,疊加商旅出差復甦,消費全面需求提振。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酒店房源在持續減少,導致了酒店供不應求,甚至「一房難求」的局面。

據中國飯店協會歷年發布的《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2022年初中國大陸地區客房總數1346.9萬間,對比2020年初,兩年時間減少415萬間客房,房間供應消失了近四分之一。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2023年暑期首周出行的機票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三成,酒店預訂量增長1.4倍。眾信旅遊方面預計,2023年暑期國內訂單總額將創歷史新高,同比2019年增長或超2倍以上,這個暑假旅遊市場的火爆程度遠超往年。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團與攜程對於酒店的佣金在20%-25%之間,這意味著如果一晚300元的酒店,有75元都要返給渠道方。扣除租金、人力、營銷等成本後,酒店利潤將所剩無幾,嚴重壓縮上游供應商利潤。

近年來,我國OTA滲透率提升緩慢,預計2023年將達到68%。其中,酒店住宿行業的OTA滲透率逐年下降,主要考慮酒店在線直營渠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OTA滲透率產生衝擊。

因為酒店對分銷渠道依賴大,很難脫離線上的批發渠道,隨著OTA平台的不斷進犯,酒店都在開發自身的官網與會員活動,以期吸引用戶並實現用戶轉化。同時,通過微信、移動官網、會員商城、門店服務等線上線下營銷渠道維護用戶,並培養用戶忠誠度。

從2019年到2023年,我國酒店連鎖率從25.7%上升至38.8%,酒店連鎖化率的提升,拉動了酒店在線直營渠道的發展,像華住會今年第一季度日活躍度達到了101.3萬人,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自有渠道的占比再創新高至62%,酒店有了制約OTA平台的手段。

除此之外短視頻或者直播作為推廣和促銷手段,對酒店品牌建設和提升客戶需求已十分普遍。2022年雙十一購物節,10月24日李佳琦的直播間裡,希爾頓全國酒店套餐、長白山瑞士滑雪套餐、三亞/青島雙城四灣紅樹林酒店套餐等均瞬間售罄。

為了擁抱這種變化,旅遊產品和其他消費品一樣邁進了直播時代,旅遊直播挖掘和激活了旅遊相關內容種草、營銷帶貨、線上服務等。

目前旅遊+直播模式可分為戶外走播和戶內坐播兩種。前者通過展示美景風情、吸引觀眾對旅遊產品的興趣,可以獲得成本遠低於傳統渠道的流量;後者利用主播講解產品、回應客戶的疑問和訴求,最終促成下單交易。

旅遊+直播模式模式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諸多挑戰。相比於以往電話和圖文介紹的方式,直播模式更能提供大量豐富的信息細節,加上精準的用戶推薦,直接下單購買效率很高。

然而此前客戶購買旅遊產品都是一次性完成交易,現在直播間購買後可以隨時退款,導致核銷率過低,這倒逼酒旅企業必須做好產品適配調整,並花更多成本請代運營,提升直播內容吸引力。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本末倒置。

對於商家而言,內容平台解決了引流的問題,將線下輜重的酒旅企業從價格戰里解放出來,幫助商家承接新客後的復購、用戶維繫。不過,想做要好「直播+旅遊」,將兩個領域簡單的拼湊顯然行不通,不然實際上只是更換費率更低的渠道商。

3

抖快書來襲,OTA平台迎來新戰局

不只是從流量側半路截胡,內容平台的觸手從本地生活一路伸向在線旅遊行業。今年5月,抖音上線「日曆房」功能,用戶可在抖音搜索介面在線完成景區門票和酒店的預訂,逐步形成了「種草-消費-履約-反饋」的閉環鏈路。

近期其將酒店旅遊升級成生活服務下的一級部門,與到店業務平行,由項問天帶隊,直接向抖音生活服務總裁朱時雨彙報。與此同時,一家由抖音全資控股,名為成都海闊天空旅行社的公司浮出水面。

快手通過全面接入同程藝龍和美團的供應鏈,實現本地旅遊板塊的完整搭建,6月新發布《快手電商平台本地生活相關類目關閉公告》,對12個涉及本地生活屬性的一級類目進行調整,推出「信任購」和「敢比價」專區,藉此搶占到店團購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核心運營城市的範圍,推動地方旅遊。

而在聚集大量女性群體的小紅書App上,旅遊出行也成為排名前四的垂直品類。小紅書自建線下營地「安吉小杭杭」、上線自營店鋪「小綠洲」,成立璞真鄉里(上海)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構建平台內一整套消費流程。

這意味著,從為第三方OTA平台導流,到直接下場對接酒旅商家,抖快書已經行動起來。

背後的商業邏輯不難釐清,當內容平台成中國最大的頭部流量池後,抖快書會為酒旅業帶來新的流量和客戶。同時,結合線下門店也可以通過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圖文宣傳,吸引用戶觀看,直至促成下單,完成交易閉環。

據克勞銳發布的《2023旅遊消費內容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1月-9月,抖音新增旅遊類內容13.9億,播放量超過1.1萬億;小紅書旅遊筆記2000w+篇。而中國在線旅遊的用戶規模2021年才剛突破4億人,全年交易達1萬億元。

為了抵禦視頻平台的入侵,去年3月,攜程啟動「旅遊營銷樞紐」戰略,以一個「星球號」為載體,聚合流量、內容、商品三大核心板塊,疊加豐富的旅行場景,打造強大開放的營銷生態循環系統。

同程也上線「同程臻匯選」頻道,並發布了短視頻激勵計劃;飛豬趁勢推出商戶直播,並發布了「超級目的地」創新營銷方案,主打線下體驗和特色IP活動,豐富了直播內容。

內容平台能幫助快速獲客,促使其下單,OTA平台的工具屬性則是滿足用戶的剛性需求,提供更完善的服務鏈路。

儘管抖音等內容平台發展迅猛,但光有流量還不夠,供應鏈是短視頻平台的短板。抖快書的生活服務體系其實也就近兩年建立起來,內容平台除了引流,對於之後整個運營環節的資源,仍然是欠缺的。

像抖音的酒旅產品,景區產品扣點3%-9%,旅行社產品扣點6%,酒店日曆房扣點為4.5%。算上內容運營成本,抖音也並沒有太多價格優勢。縱使前期抖音能靠低價獲客,但一味壓低價格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後續如何留住用戶,是內容平台競爭要面臨的最大難題。

旅遊業是一個低利潤、高成本的行業,盈利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穩定客源的高頻次消費,加上優質的獨家產品,只有依託龐大的產業鏈形成經營准入壁壘,才能有效提高利潤率。

一方面OTA平台基本壟斷了市場上大部分供應商的議價權,內容平台主要賺取上游企業營銷推廣的固定成本;另一方面,抖快書的產品多是集中在景區門票等本地生活服務層面,對於交通、酒店和產品服務等剛需業務,交易體量距離攜程仍有差距。

內容平台做OTA的底層邏輯是為其流量池增加一個新的變現渠道,抖音從企業的品牌營銷出發,建設用戶心智,逐漸觸及整個鏈路。小紅書則從生活方式入手,平台先後捧熱露營、徒步、騎行等戶外休閒、運動方式。

從這個角度出發,抖快書與OTA平台之間的競爭只是各取所需,加碼自身內容生態布局。

內容平台圍繞供應商通過短視頻進行特色宣發,打造網紅酒店、網紅景點、網紅城市。這實際上提高了傳統旅企在OTA平台上的地位,將在線旅遊的競爭從平台價格戰轉移到旅遊產品本身的特色戰,營造更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

抖快書可以利用好這部分優勢向下深入挖掘,打造旅遊細分市場,從產品內容與用戶群體實現差異化,是其做好OTA平台最清晰的路徑。

儘管抖快書等平台與OTA之間出現相互滲透的苗頭,但由於兩者並不屬於同一板塊,反而常常要在在競爭中合作,依靠彼此的優勢推動平台改革進化。加上夾在中間的傳統旅企,未來整個旅遊行業會向著高度集中、融合的方向發展,相信未來擁有更多資源、具有更高價值產品和服務的平台將會脫穎而出。

4

寫在最後

行業變革之際,用戶消費需求、行業技術、市場趨勢總會催生新的發展動力,而每一次行業變革的節點,往往都是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時刻。

無論是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玩家,還是攜程、美團、同程等OTA傳統平台,都面臨著內容和產品同質化的難題。

大數據殺熟、用戶隱私泄露、虛假宣傳等行業沉疴頑疾也仍有待OTA平台正視和解決。

內容、渠道、資源是整個旅遊業鏈條的必修課,這條賽道上誰擁有強大的供應能力和服務能力,誰就能更快響應趨勢調整方向,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曾經的戰友變成勁敵,旅遊市場的戰火一時恐怕不會停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fc8722cb58667690d48752cc00de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