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組織開展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

2023-01-06     品橙旅遊

原標題: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組織開展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

來源:文化和旅遊部

1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通知內容如下: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第一批

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國務院《「十四五」旅遊業發展規劃》關於「建立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促進優質資源向優質產品轉化」任務要求,結合各地旅遊資源普查進展情況,文化和旅遊部決定開展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梳理好、挖掘好、開發好優質旅遊資源,推出更多有內涵、有特色、有品位的優質旅遊產品,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是指在空間上相對獨立,富有文化底蘊,具有較強旅遊吸引力和較高旅遊價值,在全國範圍內具有代表性或獨特性的優質旅遊資源。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以各省(區、市)(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旅遊資源普查成果為基礎,通過梳理篩選代表中國形象、體現地方特色的旅遊資源,系統呈現中國文化之美、自然之美。現就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主體

截至目前,參照《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17)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技術規程》完成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局)。

二、申報內容

相關省(區、市)在本區域內普查出的五級旅遊資源基礎上進行梳理整合,充分考慮旅遊資源的完整性,按照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推薦指引及示例要求(見附件1),在線填報資源名稱、資源描述內容,形成推薦名單紙質版並加蓋公章報送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各省(區、市)推薦資源原則上不超過50項。同時,要在線填報資源描述中包含的典型代表普查信息等內容。

三、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嚴格把關審核。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代表著我國最優質的旅遊資源。各地要高度重視申報工作,認真對旅遊資源普查成果進行分析,科學進行梳理整合,嚴格進行篩選把關。

(二)按時申報,確保申報質量。相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廳(局)通過「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管理系統」進行線上填報(見附件2),確保填報信息完整、準確。登錄名稱和密碼與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溝通聯繫獲取,填報截止日期為2023年3月10日。

(三)夯實基礎,加快資源普查。文化和旅遊部將根據各地旅遊資源普查推進情況,適時開展若干批次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建設工作。未完成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省(區、市),在加快旅遊資源普查工作進度的同時,提前做好旅遊資源梳理整合等申報基礎工作。

四、名錄管理

文化和旅遊部將組織專家對各省(區、市)推薦名單進行評審,突出全國統籌、橫向比較,擇優確定第一批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經公示無異議後予以發布。通過多種方式對納入名錄的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廣泛進行推介,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在高等級旅遊景區、度假區等旅遊產品建設中作為重要依據,促進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向高等級旅遊產品轉化。對出現重大安全事故、資源環境惡化、開發利用違規、資源自然消失等現象的,及時調整出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名錄。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2022年12月30日

附件1

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推薦指引及示例

一、推薦基本要求

每項推薦資源由資源名稱、資源描述兩部分組成,同時填報資源描述中包含典型代表的普查信息。

(一)資源名稱

應充分表達地域和資源本質特徵,避免直接將現有旅遊產品名稱作為旅遊資源名稱。

(二)資源描述

包括資源區位分布、資源特徵、文化和旅遊價值(吸引力)、典型代表等內容,字數控制在150字左右。

(三)典型代表

應為本省(區、市)旅遊資源普查中認定的五級旅遊資源,同一資源中的典型代表應相互獨立,沒有包含關係,按照申報系統要求上傳典型代表的普查(調查)表、照片等信息。

二、推薦名單示例

(一)地文景觀

九寨黃龍溝谷鈣華組合景觀

資源描述:位於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的溝谷地中,以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經大規模岩溶作用鈣華沉積發育形成的群湖、溪流、瀑群等景觀。以九寨溝縣九寨溝、神仙池,松潘縣黃龍、牟尼溝,小金縣四姑娘山雙橋溝,理縣畢棚溝,平武縣王朗溝,黑水縣卡龍溝,康定市泉華灘等為典型代表。

(二)水域景觀

金沙江大渡河峽谷型風景河道

資源描述:分布在四川的長江和主要支流地區,是地質時期地勢抬升、河流下切形成的深切河谷,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流向多變,沿岸生態良好、風光優美,動植物品種豐富,是可開發進入的河流景觀帶。以金沙江得榮瓦卡曲流、大渡河峽谷、雅礱江大峽谷、嘉陵江曲流等為典型代表。

(三)生物景觀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資源描述: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四川是全球較大較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涵蓋成都、阿壩、雅安和甘孜4市州的12個縣,保存的野生大熊貓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溫帶區域中植物較豐富的區域,成為海內外公眾觀賞、了解大熊貓的理想去處。以成都市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汶川縣臥龍大熊貓棲息地、雅安市碧峰峽熊貓基地、寶興縣大熊貓棲息地、美姑縣大風頂大熊貓棲息地等為典型代表。

(四)天象與氣候景觀

光霧山物候景觀

資源描述:位於中國南北氣候分界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常年熱量低、濕度大,春寒秋霜較重,形成了較為罕見的亞熱帶紅葉景象,氣勢壯觀、顏色層次豐富,可觀賞期較長。以南江縣光霧山紅葉、廣元市米倉山彩林、理縣畢棚溝紅葉、黑水縣奶子溝彩林、寶興縣東拉山彩林等為典型代表。

(五)建築與設施

川西北碉樓建築群

資源描述:位於川西北丘陵山地中,過去主要功能為瞭望、防禦、傳遞信息,外形有四角、六角、八角與多角,主要以片石和黃泥為建造材料,蘊含著傳統社區相對完整的鄉土知識體系,具有較高的美學、社會學、歷史學、民族文化學價值,成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遊景觀。以丹巴縣古碉群、汶川縣布瓦黃土碉群、馬爾康市松崗鎮直波村碉群、理縣桃坪羌寨、金川縣馬爾邦關碉等為典型代表。

(六)歷史遺蹟

三國蜀漢文化遺存

資源描述:四川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核心區域,銘刻下無數英雄人物和典故逸事,凝練著中華文明仁義禮智信的人文情結和價值取向,四川三國文化遺存豐富、類型多樣,能夠讓遊客身臨其境感悟三國文化。以成都市武侯祠,閬中市桓侯祠,德陽市龐統祠、白馬關等為典型代表。

(七)旅遊購品

蜀繡織品

資源描述:技藝以針法見長,以本地織造的紅、綠等色緞和散線為原料,用線工整穩重,設色典雅,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具有較高文化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以成都市蜀錦織繡博物館等為典型代表。

(八)人文活動

四川·長征紅色記憶

資源描述:紅軍長征途徑省份之一,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壯舉,對於教育引導廣大遊客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具有重要意義。以瀘定縣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冕寧縣彝海結盟紀念館、馬爾康市卓克基會議舊址、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巴中市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旺蒼縣中國紅軍城等為典型代表。

附件2

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申報系統操作說明

一、系統登錄

登錄網址http://123.126.105.214:8005,點擊「中國特品級旅遊資源管理系統」,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二、資源填報

1.資源申報

進入申報頁面,點擊「新增申報」按鈕,填報資源名稱、資源描述,選擇資源類型,上傳典型代表普查表和圖片等相關資料。

註:典型代表普查(調查)表可上傳 wps、doc、docx、pdf、rar、zip等類型文件,典型代表照片可上傳 jpg、png、bmp、rar、zip等類型文件,文件大小均不超過 30M。多個文件請上傳壓縮包,上傳後再次點擊上傳將重新上傳新文件且覆蓋原有上傳文件。

2.信息導出

通過「導出」按鈕可查看推薦名單匯總信息,並導出為DOC文檔,可編輯整理為推薦名單紙質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f8c77bd7b006fa395b4fe7a275b58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