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陳自瑤走進「TVB識貨」淘寶直播間,開啟了自己的第一場直播。初次直播,雖然心裡很緊張,但陳自瑤也要努力保持很淡定的樣子。穿著空姐制服,她一邊將網友帶入到經典港劇《衝上雲霄》的劇情中,一邊詳細介紹產品的品質、價格等細節。
最終,陳自瑤和陳敏之、馬國明接力直播12小時,累計帶貨7320萬元,#TVB直播夢回衝上雲霄#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TVB識貨」的第二場淘寶直播也開始加速出圈。
自3月1日宣布入淘以來,憑藉港劇式直播、全明星主播,TVB直播成為直播電商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5月26日,陳敏之、朱晨麗、黎耀祥等TVB藝人相繼走進「TVB識貨」直播間,帶來主題為《法證先鋒》的帶貨直播,最終觀看人次超400萬。這也是TVB入淘後的618首戰,據了解,本次618,「TVB識貨」會在淘寶進行6場直播。
這次618,TVB的直播成績能更上一層樓嗎?藉助龐大的藝人資源,TVB能搭建起一個前所未有的明星主播團嗎?憑藉強大的內容製作能力,TVB能為愈發套路的直播間帶來一些內容創新嗎?打通內容全產業鏈的TVB會成為新的直播電商巨頭嗎?
最近,新榜編輯部獨家對話TVB資深藝人、新人主播陳自瑤,希望藉由她的視角,來聊聊TVB做直播這件事。
TVB入淘,藝人轉變身份做主播
對陳自瑤來說,帶貨主播是一份需要重新適應學習的新工作。
自2000年出道,陳自瑤曾先後出演過《法證先鋒》《宮心計》等多部熱門劇集,現在,她則以半常駐的狀態,多次以主播身份參與到「TVB識貨」的直播中。
陳自瑤介紹,直播準備階段,TVB會提前一兩個禮拜給到藝人直播時間表,提前3天讓藝人主播空出時間對直播產品試吃試用,和團隊一起彩排、試講。「我第一場直播的準備資料起碼有幾百頁,五六厘米厚。畢竟你是主播,不是嘉賓,人家看的就是你。」
陳自瑤回憶,第一場直播她從頭到尾講了6個小時,沒時間吃東西,沒空去衛生間,但整個人都處在一個很興奮的狀態。等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感覺整個人都不能動的樣子。「因為消耗了太多精力,整場直播時精神都要非常集中,很多東西都要顧忌,差不多到天亮的時候才睡著。但我覺得,能把這場直播順利做下來,對自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了。」
其實,不論是對陳自瑤還是TVB,直播帶貨都不算陌生。
早在去年4月,TVB就在抖音先後布局了「TVB識貨(港式甄選)」「TVB識貨(香港嚴選)」「TVB識貨(美味甄選)」等直播間,並積累了超120萬粉絲。
陳自瑤則早在2021年就參與過TVB明星銷售類電視綜藝《識貨》的錄製,並拿到了第一季的冠軍。「這幾年我也有看主播們是怎麼直播帶貨的。我感覺不同平台有不同的節奏和形式,比如抖音的過品節奏會很快,淘寶相對綜合一些,小紅書分享形式更加多元一些」,陳自瑤分析。
「之前我就知道直播帶貨挺辛苦的,一些主播直播前需要親自去選品,和客戶談判,直播時還要一直保持體力和興奮感,等我自己直播完,就對直播的辛苦程度有了更深的了解。」陳自瑤覺得,TVB的直播間就在香港,更符合她的需求。
據了解,確定港劇式直播風格後,TVB的直播間主要放在了電視廣播城,方便還原TVB經典劇集中的一些場景,有時候還可以直接借用相關劇組的道具、置景。對部分藝人來說,參與直播像之前上班拍戲一樣方便。
陳自瑤提到,在TVB直播,選品、直播策劃等都是團隊提前準備好的,藝人主播只需要給一些意見就行,所以不用太辛苦。「如果像全職主播一樣一周播兩三次,再加上準備的時間,其實是沒有休息時間的。」
據了解,TVB的直播團隊由TVB員工和內地專業直播團隊組成,其中攝影攝像等崗位由TVB團隊負責,直播場控等則由內地團隊負責。
「直播策劃團隊確定好方案後,就會來和我們溝通直播劇情的呈現。」陳自瑤舉例,在5月12日的一場直播中,她就特意溝通調整直播時的站位,換上睡衣,帶上頭箍,想營造一種可愛、居家的感覺。「當時直播團隊希望將場景設計得高級一點,但我建議直播場景可以親切感多一些,就好像在和閨蜜分享一樣,溫馨一點。最後大家聊完,感覺也不錯。」
陳自瑤說,TVB的淘寶直播間不是「123,講價格、上連結」的那種直播,節奏沒那麼快,會帶點劇情,帶點回憶感,這更能把她演員的優勢發揮出來。「用藝人的身份去直播跟只是主播還不太一樣,節奏稍微慢一點,才會有時間去分享,我很希望從一個用戶的角度把用過的感覺分享給大家。有的產品我是真的家裡一直在用,所以能說出來它的優點。」
除了直播團隊和藝人主播外,直播間網友也會加入到內容的創作中。TVBC總裁彭明曄曾在公開採訪時表示,TVB直播團隊會根據多平台數據研究TVB受眾的興趣點和關注點,以此來決定直播間的內容策劃和直播場景,後續還考慮直接在直播時讓用戶參與決策,決定直播內容。
選品方面,「TVB識貨」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香港特產,一部分是跨境美妝。陳自瑤說:「我們直播間的香港特產大家都很喜歡,一介紹就知道,因為直播選品團隊之前特意做了功課,挑選了來香港旅遊的內地用戶最常買的產品,比如曲奇餅乾、白花油等。至於美妝護膚品,價格好,還都是大品牌。」
據了解,2021年,TVB斥巨資收購香港電商平台士多,士多平台上擁有1000多個香港本土和香港製造的品牌,香港自貿港的優勢也讓「TVB識貨」在跨境商品上擁有天然優勢。
彭明曄曾表示:「電商直播,我們屬於較晚入局者,但我們有信心通過『內容+直播』賦能於電商的方式,為用戶帶來更多質優價廉的商品。」
藝人和TVB,都需要直播帶貨
「我覺得演員是一個比較被動的職業,好角色壞角色你是沒得挑的。」談及新角色的轉換,陳自瑤表示,相比做演員,做KOL、主播反而會更有主動性。
在她看來,20年前藝人可以是一個純粹的藝人,專心拍戲,但現在新媒體發展太快了,藝人也需要跟著時代發展。「我現在起碼要兼顧5個社交平台,要努力去經營自己的社交帳號。」
在做主播之前,早已身兼KOL身份的陳自瑤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出差去其他城市,都會花費大量時間拍攝圖片、視頻等素材。「這些已經深入到我的生活中了。以前旅行就是旅行,拍照片是為了給自己看,但現在旅行多了一個目的,就是分享給大家看。」這些拍攝工作讓陳自瑤早早適應了分享者的角色,也讓她初做主播就能自然地將一些好物分享給網友。
陳自瑤認為,做藝人不能原地踏步,還是要去嘗試不一樣的領域。做KOL、主播也可以反過來增加曝光,有助於演藝事業的發展。「如果你趕不上就會停留在原地,但很多東西是會一直往前走的。」
與陳自瑤同樣需要跟上時代的還有TVB。有觀點認為,TVB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溏心風暴》《衝上雲霄》等港劇IP,超過45000小時的版權資源,以及幾百位簽約藝人。直播帶貨,則被認為是撬動這些資源的有效方式之一。
TVB高層也看到了直播帶貨的機會。3月29日,「TVB識貨」第二場直播前一天,TVB在香港舉辦媒體見面會,包括TVB行政主席許濤、總經理(節目內容營運)曾志偉,TVBC總裁彭明曄、供應鏈業務負責人周融等悉數到場。
淘寶直播官方數據顯示,「TVB識貨」粉絲中30-39歲人群占比80%,女性用戶占比90%,且以廣東、浙江、上海一二線為主。這是一群極具購買力的用戶,也是「TVB識貨」商業價值的根基。
據了解,今年TVB在淘寶至少會做48場全明星直播,最近,TVB藝人還開始為淘寶直播加強普通話的培訓。
直播電商下半場,TVB能成為直播新巨頭嗎?
直播電商下半場,競爭愈發激烈。有明星一場直播輕鬆破億,但有明星曾出演多部爆款劇集,直播也非常勤奮,卻90天累計帶貨不足百萬;有公司一年直播GMV600億元,但也有數不盡的公司破產倒閉、悄然退場。
某明星近90天抖音直播帶貨成績。圖源:新抖
明星做主播,並不全是優勢,至少明星本人需要補上直播電商的專業課,重新思考主播這個新職業。
「未來希望能更多參與到選品工作中。」幾次直播下來,陳自瑤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一方面,她覺得只有真正參與到選品中,在直播時說的東西才能更有說服力;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能儘快學會控制說話方式,因為直播時需要不停說話,對嗓音有點傷害。
在她看來,自己現在仍然只是一個新人主播,很多東西才剛剛開始,需要和團隊一起不斷復盤、逐漸磨合,對直播電商有更多了解。「我暫時還不考慮開設個人直播間,因為還要組建自己的團隊,要顧及的東西太多,現在更重要的還是先做好主播工作。」
直播技能之外,演藝、直播工作的平衡也是需要面臨的問題,比如部分明星已經事實上放棄演藝事業,轉型成為全職直播。對此,陳自瑤表示,演戲仍是第一位,直播可以在不拍戲的時候進行。
至於主播的高頻曝光會不會削弱演員的神秘感,影響演藝事業,陳自瑤認為,現在藝人多一份親切感會更受粉絲喜歡。因為年代不一樣了,粉絲的心態也更加開放。「我覺得自己舒服就好,工作多元化也是一件好事。」
對TVB來說,挑戰則更為複雜。直播初期,通過不斷加碼明星,持續挖掘港劇IP,TVB大機率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常態化運營之後呢?TVB不能只有明星牌、港劇牌。
新榜編輯部認為,TVB直播真正的挑戰在於,能否充分利用前期流量,完成直播內容的全面升級和創新。
去年,東方甄選用文化直播證明了,直播內容的創新是能帶來巨大紅利的。而在劇情直播這個賽道,沉浸式場景的搭建、趣味性故事的講述以及內容和賣貨的結合,這些難題讓業內始終沒有出現足夠成功的探索者。
已知,TVB擁有豐富的製作、拍攝經驗以及現成的港劇場景,再加上龐大的藝人資源,至少在資源稟賦上,TVB是最有可能填補劇情直播賽道空白的公司之一。彭明曄也認為,通過藝人呈現更多的優秀內容,這是TVB的特長,也是差異點。
值得注意的是,從商業角度,對明星資源極強的調動能力是TVB的一大優勢,但在內地,往往是主播優先、明星優先。這種差異下的碰撞對TVB來說會是不小的挑戰。
TVB不僅需要在合作方式上做出適應直播行業的調整,在內容上也需要探索如何充分發揮明星價值。
近幾年的行業發展證明,除了薅一波流量就跑的,大部分取得成就的明星主播都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的直播玩法,以今年爆紅小紅書的董潔為例,通過把個人氣質和垂直品類進行深度結合,董潔用一種溫溫柔柔的直播方式賣爆了一大批高價小眾品牌,成為2023年第一個出圈的明星主播。(延伸閱讀:《誰會是小紅書下一個「董潔」》《章小蕙就是小紅書的真人化》)
觀察目前「TVB識貨」的港劇式直播,雖然通過粵語直播、港星主播、港劇場景打出了差異化,但在內容、電商的結合上,仍有不小提升空間,缺少類似董宇輝講課,李佳琦OMG那樣的出圈直播標籤。
得益於香港電影、電視劇的巨大影響力,港風、港味已經成為華人重要的文化記憶。如果能把這一點打透,至少能幫TVB直播塑造最獨特的辨識度。
內容之外,供應鏈和團隊同樣是關鍵。
TVB最強的是內容,但直播電商的根基是電商。參考國內的頭部直播電商公司,有的在打造超級供應鏈,比如據辛選發布的《2022年消費者服務升級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9月,辛選智能雲倉物流供應鏈網絡觸達663個城市,訂單發貨配送覆蓋全中國99%的區域;有的在布局自營工廠,比如今年東方甄選已經開始在河南焦作擴建自營烤腸工廠。如果以頭部直播電商公司為目標,供應鏈是TVB直播一定要補上的一門課。
團隊方面,兩地人才的融合會是TVB打出差異化的關鍵。劇情直播的概念不新鮮,但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案例,就是因為很難將內容和電商結合好,TVB強大的內容人才儲備,再加上內地的專業直播電商團隊,或許有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彭明曄曾提到,TVB有足夠的內容生產力、供應鏈資源、藝人資源等優勢,來匹配內地直播電商下半場的需求。
現在,618大戰已經正式打響,以陳自瑤為代表的TVB藝人主播們能否在這場戰役中加速進化?TVB能否把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成為新的直播電商巨頭?618會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