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二十一個節氣
標誌著仲冬時節
正式開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
大雪
十一月節
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時節
氣溫顯著下降
降水量
與秋天和初冬相比
有所增多
中國大部分地區
已進入寒冷冬季
三 候
鶡鴠
也叫寒號鳥
大雪到來
天氣愈寒
鶡鴠也斂聲息語
不再鳴叫了
此時
陰氣最盛
所謂盛極而衰
大雪時節
陽氣已有所萌動
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荔挺
為蘭草的一種
天寒地凍中
萬物凋敝不發
唯有蘭草
在此時生根抽芽
農 事
大雪封河,小雪封山
從小雪節氣到大雪節氣
雪量不斷加大
這時的雪一般來講
下得越多越好
對於來年地表水分的積蓄
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這時的積雪
一是可以給冬小麥保溫保濕
防止冬季干吹風
二是可以儲存
來年生長所需水分
三是可以凍死
土壤表面的一些蟲卵
減少小麥返青後的病蟲害發生
但此時依舊不能鬆懈
大雪時節
常會出現降溫、暴雪、凍雨
霧凇、流凌等天氣災害
若受凍害
還要及時鬆土增肥、蓄水提溫
加強中後期管理
力爭把凍害損失
減小到最低限度
習 俗
自製腌肉
俗話說:「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腌肉是大雪節氣習俗之一,所以當大雪節氣到來的時候,許多家庭都開始忙著腌肉了。人們將各種各樣的肉類,按照自己的喜好,腌製成了各種咸貨。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臘肉臘腸非常美味,但是不能吃太多,否則會對人的身體有傷害。
喝紅薯粥
寒冷的節氣里,正適合喝一碗熱乎乎的紅薯粥。紅薯正是秋收冬藏的食物,性平,味甘,具有補中和血、潤燥養顏等功效。它不僅味道甜美、營養豐富,還易於消化,自然成為了暖胃、養胃的首選。
賞梅
賞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項活動,人們通過賞梅來陶冶情操、愉悅心情。大雪節氣期間,雖然氣溫較低,但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可以欣賞到盛開的梅花。很多家庭會在周末帶著家人去公園或者山區賞梅。
賞雪景
賞雪景是一種享受大自然的方式,也體現對自然美景的一種敬畏之情。如遇天降大雪之時,萬物銀裝素裹,人們可以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欣賞美麗的雪景,還可以拍攝美麗的照片來留作紀念。
養 生
飲食進補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使體內的陽氣充足。可根據個人體質、脾胃情況及喜好將食材做成粥、湯等,通過多熬、慢燉的方式,更利於脾胃吸收且能充分發揮食材的營養價值。
起居有常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睡遲起,並要收斂神氣,待日出後再起床,能躲避嚴寒,涵養人體陰氣。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本身機體陽氣不足,更要謹慎起居,逐漸適應氣溫變化。此外,還應注意避免室內密閉、空氣污濁,應常開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調節情志
大雪時節,精神情志應「若伏若匿」,保持寧靜淡泊的狀態,使形神舒暢自然,心神安和,做到豁達寬宏、謙讓和善、知足常樂、精神暢達。不宜急躁易怒或大喜大悲,儘量避免受緊張、生氣、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的影響。
適當運動
由於大雪節氣萬物潛藏,運動養生同樣要順應自然規律。體育鍛鍊可以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但需要根據個人體質情況注意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冬季鍛鍊不宜選擇過度激烈的運動方式,不宜大汗淋漓,以避免泄擾陽氣。冬季室外活動宜在陽光較好時進行,晨練不宜出門過早。
詩 詞
大雪
宋·陸遊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雪詩
唐·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翻山越嶺來時路
裊裊炊煙待人歸
燈火尚可親
願你所愛皆安康
所行化坦途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朗誦/李萌
編輯/傅瑜涵 責編/謝茜 審核/曾昕 終審/謝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