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的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跡嗎?研究者:那可不一定

2023-09-11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人類真的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跡嗎?研究者:那可不一定

在茫茫的宇宙中,如果說沒有外星文明,估計是沒有人會相信的,然而迄今為止,我們卻沒有發現能夠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確鑿證據。儘管如此,但如果要問:人類真的就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跡嗎?一些研究者給出的答案卻是:那可不一定。

研究者指出,當一個智慧文明的科技水平發展到足夠高的程度時,他們的活動就有可能在宇宙中製造出很大的「動靜」,即使是隔著遙遠的距離,我們仍然可以觀測得到,而在過去對宇宙的觀測中,我們其實已經發現了一些疑似外星文明所為的現象,只是目前還無法確定。

比如說在進入21世紀之後,科學家就陸續發現了20多顆恆星被未知的巨型物體遮擋,以至於它們的亮度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例如在天蠍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440光年的位置上,有一顆編號為「EPIC 204376071」的恆星,其亮度就曾經陡然下降了大約80%,而在人馬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2.5萬光年(位於銀河系中心區域)的位置上,有一顆編號為「VVV-WIT-08」的恆星,其亮度的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97%左右。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個名為「Vasco」的國際觀察項目中,研究人員在大量對比了不同時間段的星空照片之後發現,自從1950年以來,有800多顆恆星神秘地消失了。

由於這些恆星被巨物遮擋甚至直接消失不見的現象,很難從自然形成的角度對其進行令人信服的解釋,因此就有研究者推測,這些現象有可能是外星文明所為,畢竟根據「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定義,II型文明就具備了操控恆星的能力。

除了恆星級別之外,宇宙中還有一些星系級別的可疑現象,比如說在巨蛇座方向,距離我們大約6億光年的位置上,就存在著一個編號為「PGC 54559」的奇怪星系。

這個星系擁有大約1000億顆恆星,直徑約為12.1萬光年,它具備了一個近乎完美則的環狀結構以及一個明亮的核心,觀測數據表明,在它的環狀結構中,基本上都是「年輕」的恆星,它的核心卻主要由「年邁」的恆星構成,而在兩者之間則幾乎是一片空白。

這個結構如此奇怪的星系是怎麼來的呢?或許我們可以認為,它是宇宙中的一種巧合,例如它曾經與其它的星系發生過碰撞,然後在偶然情況下慢慢演化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但仔細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在「PGC 54559」的「後方」更遙遠的位置上,其實還存在著一個與它的結構非常相似的環狀星系。

可以看到,這就很難用「巧合」來對其進行解釋了,實際上,科學家也曾經從自然形成的角度提出了多種解釋,但這些解釋都談不上完美,所以就有研究者懷疑,這樣的星系可能是外星文明的「傑作」,而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這樣的外星文明,就應該被歸類為「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中的III型文明,因為這種水平的智慧文明具備了操控整個星系的能力。

那麼,宇宙中是否存在規模更大的可疑現象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已知的觀測數據來看,規模最大的可疑現象應該就是「宇宙暗流」了。

由於宇宙的膨脹,那些遙遠的星系都具備了一種遠離我們而去的「退行速度」,除去宇宙膨脹的影響,星系本身還有各自的運動,為了方便描述,我們不妨將其稱為「本動」,從理論上來講,宇宙中星系的「本動」應該是雜亂的,並沒有任何「偏好」的方向。

但科學家卻發現,在宇宙中一片跨度高達30億光年的範圍之內,至少有1400個星系的「本動」都是指向了半人馬座和船帆座之間大約20度的位置,研究者將其形容為:「這些星系就像在某種力量的支配下形成了一條長長的河流,並且向著同一個方向默默地流動」,所以這種現象也就被稱為「宇宙暗流」(Dark Flow)。

是什麼樣的力量造成了「宇宙暗流」呢?這其實是一個未解之謎,因為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之中,沒有任何已知的自然力量能夠造成如此大規模的星系運動。所以我們也不能排除「外星文明所為」這種可能,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的實力將會強大得令我們無法想像,甚至連「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也無法對其進行描述。

實際上,我們人類在宇宙中觀測到可疑現象還有不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人類是否真的從未發現過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跡,還需要更多的觀測和分析來進行驗證,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真的能夠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人類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並不是孤獨的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de9bdefb3e9211c1c65b74b78dd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