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大眾化內卷時代來臨:博士大擴招到14萬,碩士本科就業告急!

2023-10-21     星球數據派

原標題:博士大眾化內卷時代來臨:博士大擴招到14萬,碩士本科就業告急!

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自1999年我國大學擴招實行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全民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急速提高。2022年我國博士招生人數接近14萬之多,已超過美國年博士招生人數5.5萬人,在校博士生人數將突破60萬,成為世界第一大博士生產國。根據統計,大部分985高校的在校博士生人數將突破1萬人,與歐美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的博士教育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博士招生人數逐年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博士培養國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博士培養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博士在讀人數已經達到了56萬,預計到2024年將突破63萬,成為世界上博士培養人數最多的國家。而博士擴招的步伐仍未停止。

從上圖可以看到,從2012-2022年,中國博士招生人數幾乎翻了一番,而博士畢業人數從每年5萬人增長到將近10萬人。這一趨勢的背後是高校不斷擴大的招生規模和博士培養體系的逐步完善,但同時也帶來了就業市場的新挑戰。隨著博士培養人數的不斷增加,大量擁有博士學歷的畢業生流向職場,進一步衝擊了本來就已供過於求的就業市場。如今,博士大眾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也讓碩士學歷似乎變得更加尷尬。

在過去的幾年裡,碩士學歷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下降。許多招聘崗位都需要具備博士學歷,而碩士學歷的畢業生往往被視為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一些企業在招聘時也更傾向於招聘具有博士學位的畢業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畢業生在專業領域內更加深入,能夠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和承擔重要職責。

由於博士下沉到企業成為必然趨勢,這就會擠占碩士進大廠名額,使得碩士畢業時基本把本科畢業找工作這條路堵死。在這種情況下,本科依然成為目前最低學歷,很多專科的工作必將被本科取代,而碩士則將成為一個尷尬的學歷

本質上,中國當前多數量的碩士生讀研的目的並非以學術為導向,而是在當前市場行情慘澹的情況下的緩兵之計,通過延長大學就讀時間來迴避就業難的問題。然而幾年之後,終究要面對市場的錘鍊。

而隨著我國博士的持續大擴招,幾年之後,碩士畢業生不但將面臨數量眾多的碩士學歷求職者的競爭,也將面臨更多博士畢業生的強力競爭,若干年後的就業競爭慘烈程度不堪想像。

美國博士培養人數及院校排名

美國每年頒發約5.5萬博士學位

而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博士培養數量已呈現穩定的狀態,從2018年開始每年保持在約5.5萬名博士的規模。根據統計,2020年美國大學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從2019年的55,614個減少到55,283個,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將保持這個規模。而隨著中國博士的持續擴招,目前已接近美國的3倍,未來的數量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2020年共6337名中國學生在美獲博士學位

除中國本土的博士培養以外,每年也有超過6000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這一數字位居世界各國之首。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間,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從3,744增長到了6,337人,增幅高達70%。加上這部分博士中回國就業的人數,中國的博士求職群體將進一步擴大。

2020年美國授予博士學位最多的院校Top30

從美國2020年授予博士學位的高校排名看,靠前的大多數為實力雄厚的大型公立大學,例如密西根、伯克利等名校,私立名校只有史丹福大學名列人數前10。

思考與對策

面對博士大眾化的趨勢和就業市場的挑戰,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博士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博士教育是為了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而不是簡單地擴大招生規模和增加畢業生數量。高校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研究能力,同時也需要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聯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社會資源。

博士大眾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博士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需要推動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研究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術道路從最終極的角度來說也是就業道路的一條,而這條路與其他各個賽道的關係如何協同值得我們深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cc2d3c9c6210549e54eae6aa5e2c0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