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朋友圈比土豪,今年的情人節估計沒人能夠曬得過印度航空。或許就連美國的波音公司和歐洲的空客公司也沒想到,這次三哥能給出這麼大一個驚喜!所以,情人節剛過的2月15日,當印度航空公司宣布這一爆炸性消息的時候,空客和波音立馬便給出了印證式回應,承認確實「有喜」。
這個爆炸性消息是:塔塔集團旗下印度航空公司向空客公司訂購250架空客飛機,包括140架A320neo和70架A321neo單通道飛機,以及34架A350-1000和6架A350-900寬體飛機;向波音公司採購190架737MAX、20架787夢幻客機和10架777X飛機訂單。另外,波音這邊還獲得了50架波音737 MAX和20架波音787的可選訂單。
按照波音的披露,它們這筆訂單的總價格為459億美元(不含可選訂單),空客本著「悶聲發大財」的原則,沒有透露訂單金額,但是外界披露,相比于波音,只會有多無少。
也就是說,印度航空公司的這一次豪購,花銷在918億美元以上,還不包括70架波音飛機的可選訂單。
按照印度航空的說法,這次超大手筆是為了對其老化的機隊進行現代化改造,並重新奪回印度龐大的海外僑民與德里和孟買等城市之間的旅行份額。
這話說起來確實也有些丟人,作為印度國際航班的一哥,印度航空僅僅只占了其國內航班9%的市場份額,這個數據甚至不及「外人」阿聯航空的一半。沒方法,有新飛機有年輕的機隊,誰還會想去坐老機隊,且不說觀感和體驗差,安全也令人擔憂。
本次大整頓之後,印度航空給出了目標:要在5年內將市場份額提升到30%。
對於這個目標,可能有點懸。這倒不是瞧不起三哥的主場優勢,而是要等到新飛機開始服役,可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實現的。
查了一下波音和空客的訂單交付量和積壓量,波音每年大概交付480架,目前訂單積壓量有5000架左右,按照這個速度,排到印度航空的訂單交付,至少得等10年。空客就更誇張了,積壓訂單超過7200架,每年交付600架左右,印度航空得排隊12年。
也就是說,除非有特殊優先條款且其他買家不著急,不然印度航空等拿到新飛機的時候,至少是10年以後的事情了。而且,拿到以後也不一定馬上就能起飛,飛行員培訓、試飛,註冊等等,也要花不少時間。
那麼,印度航空30%市場份額的目標難度確實不小。但也不能說不可能,畢竟這麼一折騰,說不定就可以激起本國消費者的民族主義精神,舊飛機也無所謂了呢?
目標是一方面,三哥花這麼多錢換新,會不會等到新機到手的時候,機型都已經過時了呢?
算了,這些以後的事情,不好說,先不說了。
不管怎麼說,印度航空這次的大採購,最起碼創下了商業航空歷史上單個公司最大客機採購訂單的紀錄。
那麼,在這之前的十來年,商業航空界,還有哪些超級大訂單呢?下面給大夥看一張來自法新社的統計圖表。
緊隨印度航空這次訂單之後的是美國航空,2011年的時候,這家公司向波音和空客提交了460架飛機的訂單。
排在第三的是投資基金Indigo Partner,在2017年的時候,一次性買了430架空客飛機。
第四名是來自印度的私營低成本航空公司靛藍航空,它們2019年買了300架空客。
接下來排在第五的是來自我們中國在2022年8月份的一次聯合採購訂單,由中國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和深圳航空一起拼團,向空客買了292架飛機。
從2011年至今,單筆訂單量在200—300架飛機的還有:
2021年的Indigo Partner(280架空客);
美國聯合航空2021年採購290架(波音+空客),2022年買了200架波音;
印尼獅子航空2011年買了210架波音,2013年買了220架空客;
美國西南航空2011年買了200架波音;
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2011年買了200架空客。
從2011年至今,單筆訂單量在100—200架飛機的有:
美國聯合航空2012年買了170架空客;
美國西南航空2021年買了100架波音;
杜拜航空2017年買了180架波音;
愛爾蘭瑞安航空2013年買了190架波音;
印度香料航空2017年買了170架波音;
阿聯航空2013年買了170架波音;
澳大利亞的澳洲航科2021年買了150架空客;
歐洲最大的航空集團法航荷航2021年買了100架空客。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專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