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姐姐的下午茶,給大咖下了什麼「迷魂藥」?

2023-07-20     娛樂硬糖

原標題:徐俐姐姐的下午茶,給大咖下了什麼「迷魂藥」?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據說,人們到了一定年紀就會解鎖聽戲技能。流行歌里愛聽兩句戲腔,看電視到「空中劇院」就換不了台,就連以前春晚不太在意的「戲曲聯唱」,如今也目不轉睛不玩手機了。

難道中國人喜歡京劇是刻在DNA里的嗎,到了一定契機就會被觸發?面對這個文化謎題,王珮瑜說,是,並用小科班學員的學戲故事作答——怎麼都不會小嗓的小朋友,突然有一天會了。咋唱都五音不全的孩子,某一天調子准了。原因無他,唯薰陶爾!

諸位看官莫要覺得是信口開河,徐俐有一次在和朋友聚會時唱了一段《貴妃醉酒》,直接把旁邊的兩個95後小姑娘給震住了,問姐姐唱的是京劇嗎?叫什麼名字,自己回去要找來聽。不知道徐俐姐姐當時心裡美不美,換成硬糖君,這不得美死。

看了《徐俐姐姐的下午茶》,就明白京劇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立竿見影的東西,卻可以啟發內在的無窮力量。「京劇就是極致的無用之用,但是方為大用。」這應該是王珮瑜在「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喜歡京劇,一種還沒發現自己喜歡京劇」後的又一金句了。

7月14日,在與王珮瑜的對談中《徐俐姐姐的下午茶》迎來收官。8期直播,節目全網總曝光量超14億+,節目總播放量超2.35億+,在全網斬獲13個熱搜,#極致與極致的對話話題累計播放量12.6億+。作為一檔訪談類節目,《徐俐姐姐的下午茶》可謂取得了成功。既照顧了圈層文化愛好者,又做到了充分的破圈傳播。

在輕鬆愜意的氛圍里,問出深度、問出有意思的觀點,並且被幾百萬觀眾「圍觀」,這檔下午茶到底喝出了什麼玄機?那些平時看起來些許社恐或者「惜字如金」的行業大咖,怎麼到了姐姐的下午茶就口若懸河了?

下午茶,聊不一樣的

《徐俐姐姐的下午茶》是由央視前主持人徐俐發起、在抖音獨家直播的深度訪談。「下午茶」每期邀請不同行業的大咖名人,以直播方式呈現朋友之間輕鬆愉快的聊天。自5月19日首播以來,節目已邀請到8組大咖為觀眾分享故事。

溜進直播間,立刻就想起莫泊桑那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一個有閱歷有敏銳感知力的主人,以及他邀請來的有思考有號召力的客人,產生的化學反應自是妙不可言。

每周下午茶都有一個主題,根據受邀大咖的對談內容凝練打造。這充分體現了《徐俐姐姐的下午茶》是一個「訪問者」與「談話者」共創的內容模式,它具有充分的彈性和靈活度,雖是同一檔節目,卻常帶給人不同感受。

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創業、親子教育,《徐俐姐姐的下午茶》都能聊出不一樣的觀點。第2期沈奕斐和李松蔚剖析了親密關係:我們所認為的婚姻不協,究竟是自己覺得不幸福,還是被社會意見捆綁後的不幸福?

李松蔚說:「不需要用外界存在的家庭腳本去對比自己。」媒介尤其是短視頻給出了太多幸福模板,一旦我們將自己代入衡量,恐怕會感到極大的困惑。那些「女主外男主內」的小夫妻沒準兒過得有滋有味,但世俗定義可能覺得這家「陰陽失調」。久而久之,小夫妻竟也自疑起來:這老公是不是沒擔當,這老婆是不是太強勢。這便是五音亂耳了。

第4期李靜談自己創辦樂蜂網的經歷:招聘一個人,再順著這個人畫的組織關係圖招聘下一波人,這是什麼新的創業方式?!用鄭淵潔的話說「童話都不敢這麼編」。聽著離譜,但李靜還真就摸著石頭過河把事兒給辦成了。

第6期凱叔帶我們進入孩童認知的世界,名著里對成人來說的養料,對孩子卻可能是干擾。很多成人化的內容,讓小孩摸不著頭腦的同時還會產生不好的引導。突然想起硬糖君小時候被逼著看四大名著,然後關注點完全歪了,可不就是因為受到干擾嗎?

第3期樊登的教育理念亦令人醍醐灌頂,「尊重孩子的不同,允許孩子給你帶來驚喜,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結果有家長聽完後反饋:「老師我能接受自家孩子的平庸了。」

家長完全理解錯了人家的理論好嘛。樊登的意思是,讓孩子開開心心去探索他們的人生和未來,而不是家長和外界急於定義的「平庸」與「成功」。

這位家長可能受了網絡毒雞湯的迫害,「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但焦點在於樊登的解題:「你怎麼知道孩子聽你的就不平庸呢?是我們把孩子搞平庸的。」

家長的認知同樣有限度,當追求「家長眼中」的成功,很可能磨掉天才的稜角,把孩子真正變平庸。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孩子不是未長成的成人,成人卻是枯萎了的孩子。

做自己,是對抗世界最浪漫的方式

硬糖君很詫異,徐俐不認為自己是個成功的人。要知道,當年的「徐俐現象」不僅火爆主持業界,更是大眾文娛的熱門話題。鏗鏘有力的語言,目光灼灼的自信,剛毅練達的冷色,讓這個疾語如風的面孔,成為與中國發展相伴的聲音與名字。如今形容長相都推崇「國泰民安臉」,往前倒騰二十年,徐俐就是國泰民安的聲音。

看了第8期「國風起 正當時」的直播後,便知「不成功」不是徐俐姐姐的「凡爾賽」。因為她對成功的定義是「生命能量的全然釋放。」好定義,一下子把調性拉高了。

應該說,走進直播間的行業大咖們,都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但在所謂標準的成功之外,《徐俐姐姐的下午茶》還探討了自我定義以及深度價值的追尋。除了腳踏實地的經驗,更有仰望星空的浪漫。

在兩個小時的對談中,你會發現宋佳完全不像她演的任何一個角色。沒有《迴響》中冉咚咚的擰巴,也沒有《小捨得》里南儷那樣強勢,用她自己的話說,「生活里膽子很小,『狠角色』全靠塑造。」這應該是專屬於演員的快樂和安全感,在不同的角色里體味百態人生。

打拚多年,宋佳找到了自我的錨定點。「別人的看法也重要,但沒有我自己開心重要。把這個點放到自己身上,我好像越來越開心快樂。這是我願意和女性朋友分享的東西。」

王珮瑜則展現了成名路上的「取巧」和「求拙」。她年少成名,很年輕便被人稱為「瑜老闆」,天賦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助力。但是,王珮瑜很清醒地知道,30歲以前可以靠天賦,30歲以後則開始刻意下一些苦功夫笨功夫。饒是如此,瑜老闆也有遺憾。遺憾曾經過分依賴天賦,沒有跟老先生們學到更多東西。直到自己四十歲後,會突然在演出《桑園寄子》剎那間,理解老師曾經的諄諄教誨。

李靜和戴軍將《超級訪問》的模式延續到生活中,成為了數十年歡樂如一日的「最佳損友」。各種趣事應接不暇,把徐俐姐姐的假睫毛都笑掉了。某次李靜要請人吃飯,讓戴軍負責氣氛。結果戴軍一路段子轟炸,愣是讓李靜兩個小時沒插上嘴說合作的事兒。最後客人看錶:「今天實在太高興了,時間不早我回了。」面對李靜的埋怨,戴軍還不忘造梗:「你讓我搞氣氛,你後來很氣憤,這不對嗎?」

蔡磊夫婦的做客,讓人看到了生命的厚度和真正的曠達。面對漸凍症,蔡磊沒有選擇療養和享受人生,而是看到了更多人間疾苦,想幫助同樣罹患疾病的普通人。在醫院看到老爺爺刷了三張卡都沒湊齊五千塊押金的經歷,確實解釋了他為何選更難的一條路。

時代需要訪談

如今看到直播間依舊知性美麗的徐俐,還能想起《中國新聞》里的驚艷時光。第4期戴軍和李靜的做客,也讓人懷念《超級訪問》的辛辣犀利。從電視時代到直播時代,我們始終需要「訪談」,《徐俐姐姐的下午茶》正是訪談類內容在直播時代的一次歸來和煥新。

直播的雙向互動增加了《徐俐姐姐的下午茶》的觀眾參與感和內容豐富度。第8期,在網友的強烈要求下,徐俐唱了戲歌《梨花頌》,王珮瑜則將「臣妾做不到」、「你還有什麼驚喜是朕不知道的」等流行語以念白形式呈現。

節目下午茶的形式則溫馨而輕鬆,兼具生活的儀式感。沈奕斐感慨:「就像在客廳裡面。」戴軍表示下次還來。面對大咖們的金句,徐俐也字字珠璣能夠給予精彩回應,激發更有意思有價值的內容。很多時候,徐俐把自己藏在訪談內容後面。但偶爾一出手,精準而凝練的表達就宛如利刃出鞘。

王珮瑜談靠天賦成名時,徐俐也對自己曾經在播報中展現的天賦深有同感。「你會被那個東西矇騙到,再過幾年一看,嗐!」在第6期「陪你童行」中,徐俐分享了自己兒子的一個舉動讓她理解了父母與孩子是不同的個體。「在那一刻,我覺得他表現出了『他是他』。」

正如徐俐姐姐在首期說的,「我們輕鬆隨意但是不隨便,輕鬆但是不失重。」徐俐豐富的播報經驗,讓她對內容節奏有著敏銳的把控力。她有一個大的框架和範式,但也能隨著直播內容即時做出調整。在對談中,我們能感受到大咖們非常願意和姐姐暢聊,沒有所謂的「禁忌」和保留,往往兩個小時還有意猶未盡之感。

與此同時,《徐俐姐姐的下午茶》在大咖的選擇組合上也頗見巧思。不僅有徐俐和大咖們的碰撞交流,大咖之間也有高山流水的唱和。

第7期「冠軍的心」請到撞球世界冠軍潘曉婷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奧運冠軍徐夢桃。沒想到,除了有相同的自律和求勝心,倆人還有同款老爸。潘曉婷說他爸提醒:「得冠軍容易保冠軍難。」徐夢桃聽罷宛如看到失散多年的姐妹:「同款爸爸,我爸也說過同樣的話。」

面對親密關係,沈奕斐擅長從社會學的角度切入,而李松蔚則給出了心理層面的影響。兩人的對談,本身也是跨學科領域的一次融合。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徐俐姐姐的下午茶》,可以明顯看到訪談話題面的拓展。從專注女性話題到親密關係、親子教育、創業經歷、國風文化等多元主題,「下午茶」成為了一面社會現象的折射鏡。

除《徐俐姐姐的下午茶》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業界名人在抖音持續進行內容輸出,表達自我觀點與真知灼見。為此抖音聯手今日頭條、西瓜視頻共同發起「大有學問」名人名家知識活動,攜手各行業領域的權威專家、名人作者,創作「有獲得感」的直播和視頻內容集,並支持各界名人作者在抖音打造自己的系列IP內容,如樊登的《閒聊咖啡館》、俞敏洪的「老俞閒話」等。

有觀眾說每周看《徐俐姐姐的下午茶》成為了她生活里一件有儀式感的事,再次印證了這樣一檔訪談節目的意義——以下午茶為引,傾聽智慧人生,探討生活多種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c85b94b7a851dc6774765bf14be14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