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趙露思在《後浪》學會針灸,優酷抓穩了Z世代傳統文化審美

2023-05-15     傳媒櫻桃派

原標題:吳剛、趙露思在《後浪》學會針灸,優酷抓穩了Z世代傳統文化審美

我第一次在一部中醫題材的劇里看到那麼多年輕人!

5月14日晚,《後浪》開播,吳剛飾演的任新正開局就要舉辦師承班,為了讓姜氏針法不失傳,讓姜氏針法的後人孫頭頭(趙露思 飾)和他的兒子任天真(羅一舟 飾)等眾多中醫學生能夠進入學堂。

用中醫傳承的故事線貫穿青春片,用年輕人的視角洞悉中醫等傳統文化的傳承,有矛盾也有困境,越過反差萌才兌現雙向奔赴,這個立意也打破了過往影視作品對於文化傳承的慣用模式。

哪怕是夾娃娃這件事,《後浪》中也能咂味出中醫的精神內核。

顛覆模式的擁抱年輕審美,《後浪》里每一集卻都標註了全片的藥方全部都來自中醫藥典,卻顯露了劇組藏在背後的嚴苛仔細。甚至,連主演們都在拍攝前就提前學中醫知識,甚至都學會了扎針、號脈,這個畫面更是震住了眼球。

從這一針里,不僅窺見如今影視在傳承中主動擔起責任,也映射出了優酷在文化傳承里多年精耕而形成的脈絡,不僅是傳統文化在影視上的年輕化表達,《國醫有方》、《鏘鏘行天下》等一眾紀錄片,甚至是《這!就是街舞》里都在努力讓Z世代和文化傳承接軌相擁。

細節里全是知識點的神奇劇組

《後浪》開場,吳剛飾演的任新正決定要開中醫師承班,他希望拯救將即將瀕臨失傳的姜氏針法,也希望姜氏的後輩孫頭頭可以學會其祖輩的傳承手藝。

什麼叫師承班?這不是突然出現新名詞,而是中醫領域的專有名詞,是針對中醫愛好者、中醫從業者和各地有中醫基礎的人員引入專門的課堂,而具備專業中醫資格的醫生們手把手將自己行醫的心得、技巧進行傳遞。師父帶徒弟的模式,也是專屬於中醫的一種形式。

用二次元給每個主角做了頭像,也從抓娃娃過程中的自我挑戰和辯證方式和中醫精髓進行結合,《後浪》無疑是帶著青春濾鏡來打開中醫這個領域,但細節里卻都在非常嚴謹地傳遞中醫知識。

細節里,也暗藏了中醫所蘊含的哲學。

當任新正和任天真父子因為孫頭頭進入師承班而發生衝突時,李光復飾演的外公宋亦仁告誡女婿不要遷怒兒子,因為這不僅是父子之間的爭執,更關於中醫的體統,不能用來生氣。

在中醫世家長大,任天真家裡的用餐儀式感也直接打破什麼燭光、鮮花,祖孫三代在餐桌上互相號脈。

粗看是自帶喜感,但每個人關心的卻都是彼此當下的生活狀態。任新正以脈象為由發現了岳父偷吃了冰淇淋,江珊飾演的宋靈蘭則借著脈象點齣兒子和父親爭吵後休息不佳,悄然之間促進了父子之間的關係修復。

用中醫的方式做紐帶,展露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彼此關心,這也如同一道湯劑讓人舒暖。

不經意間,還能發現原來左關浮是休息不佳;思傷脾,原來精神內耗是真的在蠶食身體。這些知識點都被藏在細節里,悄無聲息之間就遞給了觀眾。

如果說戲裡的任新正開了師承班,那麼劇情則是和觀眾之間的一種傳遞。

《後浪》用了輕喜劇的方式來迎合年輕人的觀劇習慣,但細節里則是影視人們對於傳承的認真。

劇情之外,吳剛為了能演好中醫大師任新正,早在開機前就特地到雲南跟著真正的中醫大師學相關知識,還和中醫學生們一起上課。也因此,在開機時,他就已經可以給自己扎針灸。

演員懂得扎針灸的本事在《後浪》劇組已經普及,趙露思、羅一舟在開機前專門到中醫館上課,戲外都和吳剛一樣學會了扎針灸。

演員們拼盡全力,為了確保整部劇所展現的專業知識準確,劇組還請了中醫專家全程駐組,所有提及的專業內容一定要經過專家的鑑定,所有的藥方也都源自醫典。

看似輕鬆的劇情,卻是一群影視人為了傳承中醫文化的嚴苛仔細。

除開劇情中瞄準中醫傳承,《後浪》還有一場影視圈的傳遞。

從第一集啟幕,吳剛、江珊、李光復、奚美娟、曹可凡、趙子琪、句號等戲骨紛紛上線;

甚至連路邊客串的交警都是杜淳飾演,此後還有郭虹、張喜前等戲骨也都將會參演。

在《後浪》的世承班裡,任新正極力讓孫頭頭、任天真這些孩子們學會中醫精髓,戲外的這些資深演員則極力護航青春劇,讓劇情的傳承可以更精彩。

雖然影視和中醫看似是兩個難以銜接的領域,卻用了全新的形式打破次元壁。

一股後浪映射出傳承領域的多年精耕

《後浪》中的喜劇設計和二次元畫面足夠新銳,但這部戲的反差萌不僅是細節里儘是中醫的專業知識,甚至連預告片也結合了傳統的24節氣。

從立春到大寒,我們千百年來傳統定義里一年的節氣替換和劇情全面擁抱。

這個預告片不是故意顯得高深,是因為抓住了中醫里對於節氣的關注。

中醫認為人的產生是來自自然,《黃帝內經》裡面講,「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也因此,中醫不僅是治,更多是養,與節氣、自然融合,這也是中醫的精髓。

戲裡的任新正也說到,中醫的思想是「和」,是提供幫助,不是對抗,要順應時間和狀況來治療。

這番話不僅是說的醫學,也可以引入人生觀。《後浪》的花絮里,演員們都感慨這場戲不僅是展現了中醫傳承,更在講述中醫和人生觀、養生觀的互相滲透,通過中醫可以窺見人生,這是醫學外的延展。

戲裡的孫頭頭愛夾娃娃,各種形狀的娃娃都要被她拿下。

在外人看來,這姑娘不靠譜。在任新正看來,這姑娘喜歡自我挑戰,而且懂得在遊戲里用辯證法看問題,自帶學中醫的天賦。

與其總是說青春、熱血,用辯證法來面對困難,這個中醫式表達是不是就顯出了高級感。

趙露思飾演的孫頭頭不僅因為俏皮不羈有幾分孫悟空本家特色,從諧音上來說,孫頭等於榫頭,這是傳統木工技藝里的榫卯結構最核心部分,也是成品最牢固地銜接。這個人物在戲裡要擔起姜氏針法傳承技藝,這個名字也藏著深意。

用一種足夠時髦又兼具細膩和專業的方式來打開中醫文化,《後浪》開播就迅速讓人看到新意,也映射出優酷近些年在文化傳承領域精耕的又一個里程碑。

當外界還在驚嘆於《長月燼明》中的敦煌美學時,陳鈺琪和林一主演的《昔有琉璃瓦》也展現了文物修復師們的領域。

此次,優酷用《後浪》接檔,從青春喜劇的方式來展示中醫傳承。讓影視擔起傳承文化年輕化表達的責任,也展露出優酷的精耕之路。

不僅是這些影視作品,優酷這幾年也推出過紀錄片《國醫有方》,在生死關頭裡,中醫醫生們用他們的方式和死神賽跑,用全景式的手法展現出中醫的獨特治療方式,揭開了中醫的神秘面紗。

如《了不起的匠人》這種體裁在35分鐘內的系列短紀錄片則展露出獨屬於我們的匠人精神,當外界都好奇AI是否能替代人類時,這些手藝人的精細則驗證了傳承里不可被替代的智慧和手作之美。除開引導年輕觀眾們關注到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領域,也增強了觀眾們的文化自信。

2023年春天,竇文濤帶著《鏘鏘行天下》行走於江南,節目中將視角鎖定在近60位專注於傳統文化的工作者,涉及了絲綢、篆刻、造紙、國畫、崑曲、古建築等領域,從不同維度來解析江南煙雨之下,這份美學的根基從何處而來。

紀錄片之外,優酷開闢國風劇場,《少年白馬醉春風》等作品不僅讓國漫出圈,同時在漫畫中展露了圍棋、釀酒的傳統文化,讓二次元世界也和傳承接軌。

綜藝領域,優酷的王牌欄目《這!就是街舞》里,張藝興帶著選手們一起演繹街舞里的國風元素。讓外來的街舞和丹青、俠氣結合,讓街舞不再只是舶來品,而是融入了我們傳統美感的舞台展現,筆墨紙硯原來也可以融入街舞。

作為視頻平台,優酷這幾年在其產品的各領域精細耕耘文化傳承的脈絡,如今的《後浪》開播亦如放大鏡,讓曾經的這些耕作都從點到線,從線成面全面展現。

讓Z世代的視角解鎖傳承

如何讓傳統文化被Z時代的年輕人接納,這些年的爭辯則從未停休。

從優酷的布局上來看,從影視劇、綜藝、紀錄片等領域,讓內容全面和文化傳承交融。同時用最新銳的形式和傳統文化互相交織。

從街舞里看到書卷之美,在青春劇里藏滿中醫知識,用傳統的手藝人映射出人生的道理,用破壁跨圈的概念來進行文化傳承的傳遞,讓Z世代年輕人為這些傳統積澱而著迷。優酷也上演了文化傳承里的全新包裝,拿捏住了傳統文化年輕化表達的技巧。

近幾年來,95後、00後中的國潮大熱,也說明如優酷這樣的平台長期積累逐步在生效。

作為視頻平台,優酷不僅在線上不斷追求年輕化表達文化傳承,也早在幾年前就和河南衛視攜手,打破堆明星的晚會模式,打造重陽、清明、元宵這些傳統節日的專屬晚會,或許並沒有大腕撐場,但是極致的古典美感讓觀眾了解到了我們傳統的配色技巧、舞蹈技巧,讓眾多95後、00後都直呼YYDS。

這些傳統文化中的元素也因為這樣新銳的表達,成為年輕人們的潮流。

才大爆的《長月燼明》也將充滿敦煌美學的服飾帶入華服日的系列活動中,在圓明園舉辦線下體驗展覽。觀眾不僅可以領略戲裡的美學,也可以在戲外穿上這些極具傳統美感的服飾。

這不僅是從線上走到線下,還有影視人、媒體人作為前浪和後浪觀眾的持續傳遞。

如果說《後浪》里的任新正是前浪,孫頭頭和任天真是後浪,那麼在優酷的布局裡,平台則是扮演著孕育的沃土,通過產出的作品滋養年輕觀眾們的認知和審美,讓傳承和傳統溫潤地被Z世代接納。優酷也從一個長期耕耘讓Z世代和文化傳承完美接軌。

在Z世代喜歡的範疇里,用他們的思維來展示傳統文化,完成傳遞。

跨越所謂的時間鴻溝,完成代代相傳,並不需要充滿儀式感的浮誇,而是在細微末節里變成一種觀念、一種習慣,成為一種常態,這就是優酷這些年布局的意義。

它用事實證明了,只要找對傳遞方式,傳承不會被時光埋沒,依然能跨越時間成為最時髦的流行,這也是優酷之所以能夠拿捏住Z世代年輕人審美的本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c75200e38f7ebe2035458cf3519f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