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疾病。本病好發於體力勞動者,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而且容易因為受寒而得,所以又稱為「五十肩」、「凍肩」。
為什麼五十歲左右的人容易發生肩周炎呢?首先,是自然規律使然,人到了四五十歲,機體自然衰退,器官和功能也會發生退行性的改變。其次,年紀大了以後,人體的陽氣也開始衰弱,人就很容易受涼,這樣也容易發生肩周炎。再次,一些慢性的勞損也會引起肩周炎,即使是二三十歲的人,如果肩部的勞動量大,也可能得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屬「痹症」範疇,具體又屬「十二經筋病候」,認為其發生是由於外傷勞損,內傷勞累,以及人過中年後血氣漸衰,以至風、寒、濕邪乘機侵襲肩部,導致肩部經脈閉阻、氣滯血瘀所致。「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故患者患病後肩部反覆疼痛不已,並伴有功能障礙。
條口穴解凍你的肩周炎
肩周炎的經驗穴和常用穴,最常用的就是條口穴。
條口穴:屬足陽明胃經,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在脛骨前肌中。
作用:主治下肢痿痹,轉筋,肩臂痛,脘腹疼痛。條口穴通經活絡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您有手麻、胳膊麻、胳膊肘痛等症狀,那一定要多揉一揉條口穴。此穴連食指痛都能管。
艾灸方法:如果擔心自己找的不是很準,那就在找的點附近上下按壓試試,哪裡最酸痛就在哪裡施灸,艾灸條口穴,可以用艾條,也可以用艾炷灸。艾條灸的話,每次灸20~30分鐘,用艾炷灸,每次灸5—9壯。條口穴在左右腿各一個,可以兩個穴同時灸。
艾灸阿是穴(即患處):
肩周炎又稱為「凍肩」,就是說寒冷能引起或加重肩周炎,而艾灸有溫通經絡的作用,能夠祛寒止痛,如果在患處施灸,緩解疼痛的效果當場可見。艾灸時發出的紅外線可穿透較深部組織,加強患處局部組織代謝,降低患處周圍神經的興奮性而有利於患處的功能恢復。
此外,艾灸還可通過溫熱效應、光輻射效應和艾灸的藥力等因素作用於患處穴位附近的神經血管,調整患處的血漿滲透壓,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增強患處的免疫功能,從而起到促進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復的作用。
中醫講「痛則不通,不通則痛」,並主張「以痛為腧」,所以我們可以在發生疼痛的地方取穴是最簡單最直接的艾灸治病方式。
溫馨提醒:
有一類肩膀疼痛有可能是心臟的問題,要注意與肩周炎區分。如果肩膀疼同時伴有心臟不舒服、胸悶氣短,應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