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常見問題解答,家長關心的知識要點,都在這!

2023-12-22   快樂的小大夫

原標題: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常見問題解答,家長關心的知識要點,都在這!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大小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是中國5歲及以上兒童最主要的社區獲得性肺炎。占住院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

支原體肺炎哪些人群容易得

1. 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支原體肺炎在學齡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常見,特別是在集體生活和學校環境中,這些地方易發生密切接觸傳播。

2. 居住在擁擠條件下的人群:軍營、大學宿舍或者其他密閉集體居住環境里的人群因為人員密切接觸而增加了感染風險。

3. 有免疫系統問題的人群:免疫功能不全或免疫抑制的個體可能更容易感染各種病原體,包括肺炎支原體。

4. 具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已經有慢性肺部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患上支原體肺炎。

5. 長期照護設施的居住者:如老年人照護中心或康復中心的居住者,他們可能因年齡或基礎健康狀況不佳而更易受到感染。

6. 頻繁接觸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如醫療保健工作者、教師等,這些人群因為工作性質需要與許多人近距離接觸,從而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7. 免疫力低下時期的人群:如季節更替時期,當人體免疫力相對較弱時,容易被病原體侵襲。

支原體肺炎通常以輕微形式出現,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可能導致嚴重的呼吸問題。

肺炎支原體的傳播方式

1. 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釋放含有肺炎支原體的飛沫,其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後可能會受到感染。

2. 密切接觸:與患者近距離接觸,如握手或使用相同的餐具、毛巾等,雖然這種傳播方式較為罕見,但仍有一定風險。

3. 空氣中的微粒:支原體可以在較小的呼出氣滴核中存活,當其他人吸入這些含有病原體的微粒時,也可能導致感染。

在流行期間,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也是減少感染風險的有效策略。

支原體肺炎為什麼難治?

1. 抗生素選擇限制:肺炎支原體是無細胞壁的細菌,這意味著許多通常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類藥物)對其無效。因此,治療選項較少,主要依賴於抗生素如大環內酯類和氟喹諾酮類。

2. 診斷挑戰:支原體肺炎的症狀可能與其他類型的呼吸道感染相似,導致在早期可能不易被準確診斷。準確快速的檢測方法仍有限,這可能延誤了正確治療的開始。

3. 潛伏期較長:肺炎支原體的潛伏期相對較長,患者在出現症狀前可能已經感染了數周,這樣在症狀顯現時病情可能已經較為嚴重。

4. 免疫反應:支原體感染還可引發機體的免疫響應,而這種響應有時會對人體自身組織造成損傷,使得症狀加劇而更難治癒。

5. 耐藥性發展:和其他細菌一樣,肺炎支原體也可能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這使得一些本來有效的藥物變得無效。

6. 複雜性高:支原體肺炎可能引起多系統併發症,包括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等,併發症可能使治療過程複雜化。

為了有效治療支原體肺炎,通常需要及時的準確診斷和恰當的抗生素治療。對於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可能還需要住院治療,以及對症狀和併發症的管理。

感染後會不會有後遺症?

1. 持續的呼吸問題:在嚴重的支原體肺炎感染後,一些人可能會經歷長期或永久性的呼吸道問題,如支氣管哮喘或慢性咳嗽。

2. 肺功能減退:肺炎可能導致肺泡損傷,影響肺部彈性和氣體交換能力,這可能導致長期的肺功能障礙。

3. 免疫系統相關併發症:由於支原體肺炎可能引起體內的免疫反應,有時這種反應可能導致皮膚、關節、血液系統等其他器官的問題。

4. 神經系統併發症:在極少數情況下,支原體肺炎可以與腦膜炎、腦炎或其他神經系統併發症相關聯,可能導致長期或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傷。

大多數患者在得到適當的醫療干預後不會出現長期的健康問題。如果有後遺症,它們也通常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恢復。不過,針對具體情況,患者應該密切監測健康狀況,並根據醫生指導進行隨訪檢查及必要的治療。

兒童如何預防支原體感染?

這些預防措施不僅可以幫助預防支原體感染,也有助於降低其他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感染風險。

支原體肺炎與其他肺炎的區別

1. 支原體肺炎

  • 症狀漸進,類似普通感冒,逐漸發展成更為嚴重的咳嗽。
  • 往往表現為乾咳,可能伴有頭痛、疲勞、低燒或不發燒。
  • 一般無顯著的呼吸困難。
  • 身體狀況可能相對較好,患者能進行日常活動(「步行肺炎」)。

2. 細菌性肺炎

  • 症狀起始較快,可能出現高燒、寒戰和產痰的咳嗽。
  • 常伴有胸痛、呼吸急促和氣促。
  • 可能聽到濕囉音或其他異常呼吸音。

3. 病毒性肺炎

  • 症狀起初像流感,之後發展成乾咳。
  • 也可能有全身症狀,如肌痛、疲勞、頭痛等。
  • 通常症狀不那麼劇烈,但對於某些高危病毒(如流感病毒或新型冠狀病毒)可導致嚴重病程。

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後,如何治療?

1. 藥物治療:

  • 抗生素: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因而對青黴素和其他抗生素不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包括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黴素、紅黴素和克拉黴素)和氟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治療通常需要持續7-14天。

如果孩子對上述藥物過敏,醫師可能會選擇其他類型的抗生素。

2. 對症治療:

  • 退熱止痛:如果孩子有發燒或疼痛,可使用非處方藥如布洛芬或者對乙醯氨基酚來緩解。
  • 保持水分:確保孩子喝足夠的水,避免脫水。
  • 休息:給孩子提供足夠的休息時間,以促進其恢復。

3. 監測與支持:

  • 監測呼吸:留意孩子的呼吸情況,如有氣喘、喘鳴或其他呼吸困難,應及時就醫。
  • 營養:提供均衡的營養,以支持身體的免疫力。

4. 預防併發症:

  • 遵循醫囑,完成整個療程的抗生素,即使症狀有所緩解也不應自行中斷。

5. 家庭護理:

  • 保持家中環境清潔和通風。
  • 教育孩子和家庭成員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以減少細菌傳播。

6. 定期複查:

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複查,以確保肺炎得到徹底治癒,檢查是否有任何併發症。

注意事項:

  • 支原體肺炎的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用藥。
  • 如果孩子的症狀加劇或出現新的症狀,應立即聯繫醫生。

最後,記住治療建議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和地域有所不同,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年齡、症狀嚴重度以及健康狀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