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涼了,多肉該出狀態了,去掉遮陽網,更容易「變色」!
進入到秋季,白天跟夜間的氣溫下降的都很快,現在我們山東地區,白天溫度大概在28度左右,到了夜間溫度大概在17度左右,到了傍晚都需要穿長袖了,這也就預示著漫長的夏天已經完全過完了,對於室外露天養的多肉,植物也開始恢復到了生長的季節。
秋風涼了,晝夜溫差越來越大,植物開始恢復生長,並且多肉的狀態也會達到最佳,尤其是多肉葉片上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漂亮,受到溫差的影響,多肉的葉片由原來的綠色,慢慢的就會變成紅色,在秋天多肉的狀態基本上可以達到80%。
一年四個季節中,只有在秋天多肉葉片的顏色才是最漂亮的,前提是多肉要必須放在室外的環境下去養護,一定要放置在晝夜溫差較大的環境下,多肉的葉子才會變色,放在室內養的多肉基本上還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室內和室外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環境,因此養出來的多肉,狀態上差別也一定很大。
深秋季節完全不用擔心烈日了,該曬太陽還是要曬太陽的,露天環境下的多肉去掉遮陽網,同時進行澆水,讓多肉植物更快地恢復生長的活性,根系的活性越高,多肉的葉片越飽滿,狀態上越好,顏色越漂亮。
養多肉其實還是要把控好季節變化的,根據當地的季節溫度變化來改善養護的方式,高溫的時候就要做到遮陽斷水,低溫的時候就要做到全光照,多澆水,在相對充足的太陽光照下,多肉也可以更快地生長和繁殖。
從北到南依次開始降溫,東北地區現在的溫度已經在十幾度左右,慢慢的溫度會逐漸的下降,一直到南方地區,降溫的過程中也是多肉植物恢復生長的階段,對於水分的補給也要適當的增加了,用水壺一次性的把土壤完全澆透,讓多肉的根系吸收足夠多的水分。
伴隨著降溫,從秋天慢慢的過渡到冬天,多肉的狀態會變得越來越明顯,葉片的顏色也會變得越來越紅,一直等到冬天多肉的狀態,就能達到一年一度中的最高點,只要室外的溫度不低於5度以下,多肉就可以一直放在室外露天養護。
一年下來,其實多肉也只有在秋冬季節才是主要的生長階段,秋冬季節把多肉養得更肥一些,讓它的葉子儲存更多的水分和養分,到了冬天就可以更好的度過漫長的冬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