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敬騰求婚經紀人,為什麼要叫對方「媽媽」?

2023-06-28     壹讀

原標題:蕭敬騰求婚經紀人,為什麼要叫對方「媽媽」?

蕭敬騰求婚成功了,對方是他的經紀人Summer林有慧,比他大14歲。

在被曝出的求婚視頻中,可以看出現場布置得非常用心,鮮花、氣球、蠟燭都有,蕭敬騰更是來了一段深情告白,「這16年來,我們偷偷地相愛……從今天開始,我要用力、用我一生去愛你」。

消息一出,網友瞬間炸鍋,原來蕭敬騰出道那一年,兩人就在一起了。不少網友直呼又一個男明星被經紀人「收割」走了,據不完全統計,和自己經紀人結婚的男明星有黎明、張震、大張偉、古巨基、伍佰等,有網友調侃道,「成為嫂子的第一步:變成他的經紀人」。

圖源:@蕭敬騰 微博截圖

為什麼這麼多明星都選擇和經紀人在一起?真的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嗎?

催產素讓人越走越近

有人說,愛情不過是大腦中的化學反應。這話對,也不對。

不論你是否感知得到,大腦中有關愛情的化學物質一直存在,只是在不同的階段,呈現不同的波動,影響你產生不同的情緒和感覺。

卡羅林·德克勒克的研究顯示,長時間的相處會促使催產素的分泌,身體接觸、擁抱、接吻等行為,也可以分泌這種激素。催產素是一種與依戀相關的化學物質,在彼此相互靠近的過程中,催產素在我們的大腦中占較大比重,由此逐漸產生了依戀的感覺。

當你總和一個人待在一起,兩人之間逐漸熟悉,催產素可以幫助兩人進一步增加親密感,讓交往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在這些激素的幫助下,我們會更加靠近對方,依戀對方。

對於男明星來說,身邊最靠近的人莫過於貼身助理,朝夕相處的往往也是他們。就拿蕭敬騰來說,他從出道開始,林有慧就是他的經紀人,到今天為止,兩人一起16年了,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幾個16年呢?

諷刺的是,催產素也是一種促進夫妻忠誠的激素。

科學家曾經在對田鼠的性生活研究中發現,採取一夫一妻制度(有固定配偶和性伴侶)的田鼠,無論雄雌,大腦中催產素的受器,都遠遠高於那些愛亂搞的田鼠。

這一作用同樣適用於人類。科學家通過對照實驗發現,與沒有受到催產素影響的男人們相比,那些被噴了催產素的男人們,對美女照片的反應遲鈍很多。由此催產素可能幫助避免婚外情和小三的出現。

當然這一前提,是建立在男人和小三並不熟悉,他們之間沒有分泌「忠貞」催產素的前提下。

總之激素是無辜的,它不會讓你出軌,也不能指使你逾越道德底線。而且激素因人而異,愛情這件事情,是生理和心理雙重作用的結果。

多看效應:越看越可愛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被稱為曝光效應,也叫多看效應,是指人們對人們會對看的更多、接觸更多的事物產生好感和偏愛,這是一種普遍心理傾向。

心理學家榮茨曾進行過一次實驗,要求一群大學生觀看陌生人的相冊。這些人有不同的出現頻率,有的出現一次,有的出現十次,甚至二十次。觀看一段時間後,要求大學生對相冊里的人進行評價,結果是,出現頻率越高的人,被喜歡的程度也更高。

曝光效應可以很好地解釋一件事情——為什麼有些男明星的對象顏值一般,男方還會喜歡她?

那可能是因為,看習慣了。

曝光效應在封閉「群居」中更容易發生。

明星在拍戲時,過的都是封閉的劇組生活,跟隨劇組紮根在某個深山老林或者偏僻的影視城中,生活軌跡也就「劇組—酒店」兩點一線。在長達幾個月的拍攝期間,來來回回看的就那些人,看來看去,說不定哪次就看對眼了;再加上許多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一點催產素的作用,很容易就產生好感甚至愛情。這不只局限於明星和貼身助理,更廣為人知的是明星和明星的緋聞。

傳說中的「劇組夫妻」就是這麼來的。

某男演員曾在訪談中曾說,在娛樂圈是容易產生真感情的,畢竟這個行業里都是俊男美女,拍一部電視劇演員們和工作人員至少也要呆上兩三個月,看來看去自然產生感情,而且要想演得好,有時候就要刻意的投入到角色里。所以有些演員入戲太深,弄假成真。

不止娛樂圈,其他行業也會出現這種效應。譬如屢禁不止的辦公室戀情,校園裡的青澀戀情,還有很多外來務工人員,老家裡留守著妻子和孩子,在工地出租房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又建立起臨時的家庭過起了日子,這都和「多看效應」有關。

並肩作戰的感覺,像極了愛情

明星和助理、搭檔作為一個團隊工作,雙方朝一個共同目標努力,會在無形之中產生情感認同。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西奧多·紐科姆提出了對稱理論,即A-B-X模式,它是對心理學家海德的平衡理論的擴充。其中A與B是彼此相關的兩個人,A可以是男明星,B是貼身助理或者合作夥伴,X是雙方都相關的一件事,譬如合作的一部電視劇。

其中,A與B是感情關係,而A、B對X是一種認知的關係。假設A與B都為了共同目標X而努力,那麼雙方的關係就是正向穩固的,在這種認知系統趨向一致的傾向上,人們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聯繫。

如果A與B之間的關係惡化,則會破壞整個系統的穩定狀態,同時導致當事人的心理緊張,由於合作關係,他們必須常常面對這種心理,而人的心理具有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的本能傾向,因此會調整對對方的態度,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系統穩定。

也就是說,對於出軌明星而言,和助理、搭檔一起合作拍戲,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這種心理會促使他們產生認同和親近的心理需求,而且為了避免矛盾衝突,他們也會朝互相認同的趨勢發展,兩者的情感依附逐漸強化,情便由此而生。

這種並肩作戰的人際紐帶,同樣高頻率出現於各種辦公室戀情之中。假設雙方合作一個項目,共同經歷了幾番熬夜和提案,最後一起出色完成工作任務,還在對付客戶的過程中產生了認同,這種休戚與共的經歷,也很容易產生好感。如果雙方都是單身,或許可以順水推舟,但如果一方已婚,則是考驗人性的時刻。

叫對方「媽媽」,是戀母情結?

在蕭敬騰的求婚視頻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他為什麼總叫女方媽媽?

評論區里不少網友都表示震驚,直言「叫媽媽是什麼情趣」,再加上蕭敬騰的未婚妻是他經紀人,比他大十幾歲不說,也一直替蕭敬騰打理各種事務,簡直像媽媽一樣,於是有網友猜測,他不會有戀母情結吧?

對此,有解釋表示, 蕭敬騰和對方一起養有寵物,叫媽媽就和咱說的「孩兒他媽」差不多;也 解釋說蕭敬騰叫的其實是女方的暱稱mermer(林有慧英文名叫Summer)。

蕭敬騰還問方大同叫過媽媽呢,總不能……|圖源:@蕭敬騰 微博截圖

至於網友提出的戀母情結,這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個概念,又稱俄狄浦斯情結,指男孩對自己的母親有慾望,且這種情結會發生變化,但無論如何,個體長大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

有很多研究者都對戀母情結做過研究。

比如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招募了70名被試,並將他們配偶的臉和他們父母的臉做對比,結果發現,男性的妻子看起來明顯像他們的母親,但女性的丈夫卻看起來並不像她們的父親。

對此,研究者的解釋是,從進化和自然淘汰的角度來看,人們傾向選擇與自己同種同族的伴侶。但這未能解釋為什麼父親和女兒的配偶長得不相似。

不過,就相貌而言,蕭敬騰的未婚妻和他母親好像也不是十分相像,還不如蕭敬騰和鍾楚曦的相似度高……

但是,戀母情結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妻子和母親在性格和行為方式上相似。有時,這甚至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在和與自己母親相似的人相處時,他更能感覺到安全,也更懂得如何與對方相處,在發生一件事時,更能預判伴侶的反應,因為「媽媽就是這麼反應的」。

而此前有媒體表示,蕭敬騰的媽媽林桂貞一直是他音樂路上的支持者,陪他到各地演出,為他打理日常事務,還是蕭敬騰歌迷會「蕭幫主」的創始人之一。而他媽媽做的這些,和經紀人的工作有很多相似之處。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能說蕭敬騰就真的有戀母情結,我們了解的信息有限,不能妄下定論。

而且年齡和稱呼從來不是愛情的決定因素,人家自己感覺好就行。

話又說回來,蕭敬騰求婚成功,能不能再多下幾場雨慶祝慶祝?

參考資料

[1] 弗洛伊德.《圖解天下名人叢書》編委會編. 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成癮的大腦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1526

[3]泛科學:永遠屬於我

[4]何雯, 曹成剛. 農民工「臨時夫妻」現象的社會心理學解析[J]. 廣西社會科學, 2014(7):145-149.

[5]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第2版[M]. 2011.

[6]knowyourself:男生真的喜歡找和他們「母親」相像的女友嗎?研究說:是真的。

[7]knowyourself:為什麼有些朋友關係可以變成戀愛關係,而另一些卻不可以

星標一下,我們永不走散~

點擊圖片閱讀 | 《西遊記》里,為什麼只有孫悟空沒有愛情?

點擊圖片閱讀 | 浙江人混得開不開的標誌,兩個字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b974ff01ca0a4afe278f487570f93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