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人文賽道11年:優酷的星空與煙火

2023-09-28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領跑人文賽道11年:優酷的星空與煙火

作者| Mia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9月25日傍晚,通州大運河畔、千年燃燈塔下,伴隨著古琴聲和詩詞吟唱聲,由優酷主辦的首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人文雅集·雅聚通州」活動如期而至。

整場活動效仿古代文人雅士的「雅集」,夢回王羲之筆下《蘭亭集序》的「流觴曲水」,從充滿文化歷史氣息的地點選擇,到設計成書畫捲軸的螢幕背景,再到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議題設置和嘉賓探討,處處詩情畫意。

何為人文?人文在「人」。從「人」出發,以「人」為本。通過影音視聽等多種美學形式傳遞人文情懷,激發情感想像,引領心靈去往更美好的地方。我們為什麼需要人文?在人文雅集預熱短片《需要人文的理由》中,優酷節目中過往出現的一眾文化人物原聲再現,帶大家一同回憶優酷人文11年的黃金歲月,一句句動人的節目金句,更深刻地體會到其蘊含的人文精神:「表達是我們生存於世的一個證據。」「文化是精神支柱的創造者,支撐起一個民族的精神。」

人文節目IP無疑是網際網路時代最能夠存留下來,持續影響幾代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最早入局的拓荒者,同時也是深耕人文賽道11年的領軍者的優酷,有怎樣的布局和願景?

站在古與今的連接點,人文雅集如何點亮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

整場人文雅集共分為四個篇章,單霽翔、邱華棟、陳銘、冷凇、劉儀偉、梅毅、鳥鳥、張越等14位不同領域的文化人物齊聚,分別圍繞「看見風雅——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和年輕化表達」、「看見歷史——優秀傳統文化的發現和新喚醒」、「看見女性力量——對未知邊界的觸達」、「看見文學—一次全面的文化拾遺」展開創作探討。

如何在日常生活里找到和古人的連接,讓所有人一起玩起來,打破次元壁?《萬捲風雅集》通過「古法新玩」的節目立意和呈現,為「古今對話」打了個樣。「看見風雅」篇章正是圍繞著《萬捲風雅集》展開。

作為人文雅集嘉賓,同時也是《萬捲風雅集》節目嘉賓之一的陳銘表示:「節目切口就是《蘭亭集序》《垂虹別意圖卷》《長相思》等經典古文本的歷史閃光時刻。我們要走古人走過的路,把古人們一路看到風景、吃到的美食、見到的朋友、日常玩的遊戲、睡的床、穿的服裝,我們全給『走』一遍,還原古代文藝現場,再現經典歷史時刻。」

《萬捲風雅集》製片人羅媛表示:「在節目裡主要想打的方向是『古法新玩』,用古代帶著文化底蘊的遊戲,讓90後、00後的年輕嘉賓來玩,他們去玩掬水留香玩蹴鞠,發現蹴鞠門眼那麼高很難踢進去,他們身體力行經過遊戲後,才體會到原來中國傳統文化是這樣一點點流傳下來的。古今交相輝映,讓年輕人跟古人的生活方式產生共鳴。」通過「親身經歷」,那些經典文本也就從故紙堆里走出,真正變得活色生香,這樣的互動參與感、情感共鳴正是當代年輕人所感興趣的。

在「看見歷史」篇章中,《鏘鏘行天下》、《圓桌派》系列節目製片人令狐列、《梅毅說中國史》主理人梅毅、著名主持人劉儀偉等共同探討了關於歷史文化的傳承問題,以及如何拂去塵埃還原更真實的歷史。令狐列認為「附庸風雅」特別重要,得給每一個人附庸風雅的權利和機會,真正的認知風雅、進入風雅、成為風雅。梅毅作為歷史學者則表達出了對歷史「去偽存真」的嚴謹和專業。而劉儀偉認為做歷史類節目要躬身入局,自己跳進去熱情地去擁抱,不能抽身於歷史之外冷靜地去觀察。主持人陳銘總結道,歷史人物是複雜的,需要更專業的視角或者筆觸來把這些複雜性、身上的很多拂塵拭去,要有更多詮釋歷史的角度,這種角度越豐富,一定越精彩,這是我們民族重要的財富。

而「看見女性力量」篇章則贏得了全體在場女性的笑聲、關注和掌聲。《半邊天》主持人張越表達了到底什麼叫實現價值?「我覺得其標準特別簡單,就是自我,我選擇的我努力做了,我承擔了代價,我享受了過程,這是我選的,而不是別人強迫我。」脫口秀演員鳥鳥坦誠的表達了內心的「不自洽」,張越則建議她「先干,因為只要做起來,你只要開始走路,你就會走出一條路。」當古籍修復師汪帆講述了自己良性的親密關係故事後,張越則從反面進行了剖析:「親密關係裡面的壓力來自於哪?期待過高,邊界不清。」

《半邊天》主持人張越,同樣也是優酷人文推出的全網首檔「以女性視角連接世界」的質感聊天節目《第一人稱複數》的總策劃,勇敢直擊社會問題,具有知性、真實、思辨等特點,與「看見女性力量」中溫柔而堅定、鼓勵打破偏見等一脈相承。正如節目發起人周軼君所說:「我們討論的並不是說如何成為強者,而是保護弱者。」

在「看見文學」篇章,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表示,文學的兩面性應該結合起來,不要一談文學就覺得特別高大上,談文學不能只在空中樓閣的意義上去談。優酷人文內容中心總監王曉楠也表示,網絡視聽內容對於文學元素的採用更容易讓人接受,由她製作的節目《文學的日常》不僅為作家劉亮程帶來了著作銷量的明顯提升,也提供了普通人接近文學的可能。

這些當代文化名家,也為優酷帶來了新鮮的文化選題建議和內容啟迪。例如,單霽翔提到自己對歷史文化街區、古代發明和二十世紀建築遺產這三個方向很感興趣。胡智鋒則認為影視風物、影視人物有大量的故事有待挖掘,這次雅集當中,或許就孕育著優酷人文下一次節目內容爆發的契機。

此次人文雅集活動對傳統歷史文化的理解尊重傳承,提供了多元化的視野,成為「看文化人物上優酷」戰略的高光亮相時刻,同時也體現出優酷一以貫之的人文精神,串聯起下文的人文內容脈絡。

領跑人文賽道十一年,在優酷奔赴2024文化饕餮盛

為什麼是優酷堅持多年如一日深耕人文賽道,扛起了人文的大旗?

這或許需要從優酷人文的發展史說起,2012年優酷文化頻道上線,是全網第一家,以及唯一一家文化頻道。從中國第一檔戶外探險紀實類節目《侶行》,到曾經無數人熱追的《曉說》,到《觀復嘟嘟》中馬爺帶你縱論古今,到記錄作家生活的《文學的日常》,到致力於重新發現已知的《鏘鏘行天下》......一系列「擲地有聲」的IP矩陣逐步構建起來,奠定了優酷人文在這一領域的領軍地位。

2019,平台經典內容煥新,《圓桌派》第四季度單期播放量上升一倍,《局部》《一千零一夜》播放量提高50%,並孵化出關注青年精神世界的《對白》,充滿現實主義溫度的《豫見後來》等新IP。在當年32部豆瓣8分以上紀錄片中,優酷占15席。

到2020年,優酷人文年觀看人次規模達1.7億,國產紀錄片播放占比超過70%,原創紀錄片占比超35%。2020年產出10部豆瓣8分以上節目。2020年至今,優酷人文產出10部豆瓣8分以上作品,4部9分以上作品。今年《眾聲》同樣斬獲了豆瓣8.1分,《萬捲風雅集》口碑熱度出圈。

長期耕耘,使得優酷積累了足夠的資源和經驗,專注產出精品內容所形成的旗幟效應,對各垂直領域的文化人物帶來了強大的號召力,主創團隊基於其本身紮實的學養,保證了內容口碑質量,同時也形成了穩定的用戶群體,由此應運而生的「看文化人物上優酷」發展戰略,成為長期信任下的慣性和默契,進而吸引了諸多品牌合作。

將目光投向數日前優酷發布的2024片單,其人文部分同樣堅持了「品質至上」的原則,其整體布局豐富多元,橫跨歷史、文學、地理、民俗等等,兼顧創新化年輕化書寫與垂直領域的深度表達,多文化領域的「超級明星」齊聚一堂,光看陣容便已足夠有吸引力。

2024共有超30部人文和紀錄片節目亮相,包括主打「名人宇宙」的文化節目,其中許知遠等文化人物將主理城市夜晚探尋紀實真人秀《何不秉燭游》,不同於白晝,夜晚帶來了別樣的詩意和自省;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將帶著《8小節》借音樂聊人生;《圓桌派》第七季延續「竇氏脫口秀」,作為「精神客廳」再度回歸,共同構成了一場平等交流、智識衝擊的饕餮盛宴。

同時,優酷人文出品的人文紀錄片也繼續承載著「時代影像志」和「國家相冊」的作用,非遺題材紀錄片《巧藝天工》從中國傳統色切入 ,挖掘香雲紗染整技藝、苗族蠟染等傳統技藝,為觀眾講述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非遺故事。

另外,片單中還有很多文化年番。創作團隊坦言,其文化年番主打「文化人物上新的嘗試,想和更多的更年輕、更廣泛領域的文化人物一起探尋非常感興趣的題材」。

不難看出優酷人文為了題材煥新和表達年輕化,在多個層面所付出的努力。例如主打更年輕的學者的《百家新說》希望能夠傳承二十年前的百家講壇,把年輕的文人學者打造成全民皆知的明星;《這可太健康了》嘗試從「邊泡著枸杞邊蹦迪」的角度,把鏡頭對準「朋克養生」的年輕人;梅毅的《梅毅說中國史》被稱為「視頻版的二十四史」,他以英雄為坐標重新建立中國通史的邏輯;《生活常食》探尋食物物背後的豐富內涵,回望個體、群像的集體記憶。

優酷人文在內容精品化方面持續11年的努力,產生了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平台通過大批高質量原創內容的打造,構建平台內容護城河,形成調性標籤和差異化優勢,有利於在長視頻平台下半場率先突圍;有長期價值和人文關懷的內容IP吸引諸多商業夥伴攜手,優質內容得到肯定,為廣大用戶提供正向情感能量,逐漸形成了內容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正循環,領跑人文賽道;另外,這些的內容,也體現出平台的主流責任擔當,推動國粹國潮爆發和歷史文化傳承,助力文化自信的增強。

仰望星空,傳遞溫度:優酷人文的下一站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這樣就意味著文化傳承、文化傳播變得分外重要,網際網路平台也被賦予了,幫助用戶「溯古通今」的重任。優酷平台始終堅持在用戶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之間搭建橋樑,挖掘文化傳承新路徑,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生、新玩法、新體驗,推動國潮文化與年輕群體之間實現雙向奔赴。

碎片化時代,大量短平快訊息同質化,用戶更加渴望情感溫度和深度知識訊息獲取,深度內容反而更顯現出其提升智識,開拓眼界方面的稀缺性及獨特作用。未來將是人文內容的時代,這些能夠聚合注意力的內容,擁有更恆久的生命力,同時也更容易爆發出長線的內容價值與商業價值。

今年,優酷人文正式確定了「看文化人物上優酷」的發展戰略,圍繞「文化人物」進行戰略布局和業務布局,回歸了「人文在『人』」的核心理念,以「人」為尺度,關心人的命運、情感、情緒,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對人類處境的深刻理解與關懷。這將是優酷人文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帶領優酷人文向著實現「當代文化的群星閃耀時」的願景邁進。

秉持長期主義,過往在優酷的諸多文化人物與文化IP互相成就,加深了彼此的影響力。當一提到《圓桌派》和「鏘鏘宇宙」的《鏘鏘行天下》,外界便會想到「靈魂人物」竇文濤,一提到《眾聲》,外界便會想到蔡康永。他們不提供固定標準答案,而是基於自身學識,以開放式的視角,從人生,歷史到文化,社會熱點,侃侃而談,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為觀眾帶來智識性的享受。

基於過往諸多「文化人物」在優酷出圈的經驗,平台將賦能更多的文化人物,提供更優質自由的創作環境,幫助其發揮創意,加速更多精品的出現。

優酷人文樂於擁抱各行各業的文化人物,在優酷人文內容中心總監王曉楠看來,理想狀態下的文化人物「必須是文化人,有他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有他的學養和基調,最理想的狀態是同時知道表達的方法,人本身有人格魅力,最好有新媒體傳播的相關的經驗」。

她用《鏘鏘行天下》第三季中的汪帆老師舉例,「她是一個古籍修復師,很少有人知道她這個冷門職業。但是她研究過程中的狀態,守護者的狀態,其實非常有趣。希望能夠傳遞她的整體的工作狀態和所積累的專業知識。」

綜上,也就能夠對優酷人文的方法論予以總結和展望。注重對歷史文化內容的年輕化潮流化表達,如《萬捲風雅集》「古法新玩」的創作思路,摒棄了嚴肅學術向的講述,而是寓教於樂,在潛移默化中讓年輕觀眾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

與科幻等內容趨勢結合,與AIGC等前沿科技結合,例如《百家新說》首次嘗試用XR技術,以立體再現曹操墓的情況,和學者的精妙表達結合起來,帶來更引人入勝,身臨其境的感受。

始終以「人」為核心,以「文化」為關鍵連接點,如打造「文化名人宇宙」,諸多文化人物與歷史文化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與觀眾達成直擊心靈的共情共振。

正如王曉楠所說:「我們的夢想是最終能夠描繪一部文化的群星閃耀史。從《鏘鏘行天下》的古今對照,到《萬捲風雅集》的「古法新玩」。以當代人最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傳承文化內涵,這個是最核心的根本。」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頻道從運營方面也更加精細化,從社會話題熱度到用戶主動搜索的承接,體現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關注個體本身的理念,本次新產品改版將帶來更升級的體驗,圍繞用戶的觀看體驗進行產品優化疊代,主動創造「跟用戶更貼合的場景」,比如打造人文夜場專屬節目,帶來成長感和陪伴感;同時也將圍繞「文化人物」進行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帶來「專屬片單」,勢必將會提高內容適配度,減少用戶在內容尋找方面耗費的時間,整體內容觀看效率和體驗感提升。

在仰望頭頂星空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世俗煙火,這是優酷人文貫穿始終的創作態度和情感溫度。不妨期待,接下來的幾個月和2024年,又將會在優酷人文迎來何種「會心一擊」,怎樣的熱淚盈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b8e0cb6cfc941af7d94851dd1887d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