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 | 電動車充電 算個明白帳

2023-09-09   天下泉城

原標題:共治 | 電動車充電 算個明白帳

共治 | 電動車充電 算個明白帳

本期節目中御景社區建於2010年,一共有22棟樓,分為兩區,均為高層住宅。兩區共有40個單元,3064戶居民,居住人口達一萬餘人。巨大的電動車保有量,讓小區非機動車停放問題日益突出。

充電樁費用太高居民認為划不來

住宅小區非機動車停車規劃新標準的出台,既是一項安全工程,也是一項便民、利民、惠民的工程。而對於像御景社區這樣,早在政策出台前建成的小區,儘管小區物業和商業機構也都做出了安裝充電樁等相關措施,但顯然利用率並不高,為何充電樁變成了充電「裝」 ?在節目錄製現場,居民們紛紛表示利用充電樁進行充電,費用太高,相較起來並不划算。

對比實驗來驗證看差距到底幾何

對此記者進行了相關實驗。經過實驗對比,同樣一款電瓶,在充電樁充滿電用時8小時30分,消費金額2.56元。而在家中充滿電用時6小時30分,比在充電樁充電快2個小時,耗電量為1.8度電,以單價0.55元/度計算,消費金額大約在1元左右,同樣比在充電樁充電要少一倍多。

居民充電疑慮多負責人熱心解答

家中充電為什麼不被允許?而充電樁充電為什麼價格會高?多出的服務費究竟指的是什麼?面對居民的種種疑問,現場嘉賓對此做出了解釋:家中的電流相較充電樁更高一些,同時也代表著威脅係數更高,如果電動車電池老化比較嚴重,更增加了發生火災的風險。在充電樁充滿電後,則會自動斷電,降低了這一風險。同時充電樁安裝企業負責人解釋說,大多充電樁都是免費投放的各個社區中,它的收費是由電費和服務費兩部分組成,理論上來說小區內的充電樁都是通過物業的公用電,電費標準不會有改變,而隨著充電時長的增加,其服務費會有相應的增長。

多方共治達成共識破解電動車停放頑疾

居民們認為,應該依法、合理、公開、透明地計算和收取費用,要想杜絕電動車上樓充電,解決充電樁收費過高是關鍵因素之一。經過各方的溝通,充電樁安裝企業負責人表示,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願意拿出最大的誠意,為居民讓利。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御景社區電動車停放問題的解決方案已經初顯雛形,通過降低充電樁充電費用、改造和擴建車棚和充電樁,加裝充電櫃等措施,給電動車一個遮風擋雨的家,也給居民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共治》第五期—《電動車下樓「計」》敬請關注!

記者:劉晴晴

編輯: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