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陝西發現3平方「窮墓」,盜墓賊懶得挖,竟有著225件國寶

2023-11-25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1992年,陝西發現3平方「窮墓」,盜墓賊懶得挖,竟有著225件國寶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國人,自然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浩浩蕩蕩,精髓四處,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感慨萬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依舊影響後世。

陝西這個地方,是出了名的古蹟遺址,光「秦兵馬俑」就聞名中外了,更不說西安古城,那更是古墓麗影,寶藏無處不在。

古墓,也是華夏文明的標誌,一代帝王,舉國之王,死後的墳墓自然奢華,荒淫無道的皇帝自然大有人在,陪葬的僕人不計其數,奢華珍寶也隨之埋入地底。

然而,利用偷竊的手段挖掘古墓,尋找珍寶的盜墓賊也是隨處可見。

1992年,陝西發現了,一個3平方「窮墓」,連盜賊都懶得挖的古墓,竟有著225件國寶。

不起眼的角落

古墓挖掘出的國寶,自建國以來就不計其數。

而陝西可謂是個文化之都,名勝古蹟,琳琅滿目,同時也存在著未被發現的古墓。

當初,就在工人準備建廠之初,有個意外發現,那塊地的構造疑似古墓。

經過考慮,就迅速上報給政府,派遣專業人士進行探索,經過仔細研究,以及專業人士考古的多年研究經驗,最終確定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墓。

於是就緊張地開始規劃,所有考古人員都是熱血澎湃,一個大的發現對於一個考古人員來說是多麼來之不易,甚至有的考古人員探索一輩子都沒有親身見證過挖掘古墓。

考古人員雖然工作熱情極度高漲,工作態度也是極其認真,但是經過一番探索,也是一無所獲,毫無進展。

就在所有人都準備放棄,徒勞無獲時,有人發現了這座古墓的蹊蹺,原來竟然是一個墓中墓,字面意思就是墓裡面還有一個墓,就是掩人耳目的目的。

真正的寶藏在裡面,同志們又燃起心火,幹勁十足,很快被挖掘出來了,可是又給人當頭一棒,墓葬並不大,也看不出任何一點闊綽,潮起潮落,考古隊再次被打擊。

出土了一些青銅器,還有一些已經磨滅到看不清字體的文物。

上天的眷顧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和不懈努力的人,又有人發現,這個墓所埋的土,非同尋常。

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硃砂土,這麼多的古代帝王,古墓,大多都不會在土上面做文章。

可是這座古墓竟然用的是硃砂土,意味著下邊埋葬的可能是一位富可敵國的人,如果不是考古隊的細心,這座古墓可能真的就成了一座廢墟,連盜賊都不會多看倆眼的荒土地。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果然應了那句老話,只有專業的考古專家,考古團隊才會認識這種稀有且珍貴的土。

既然土都這麼珍貴,那麼下邊埋葬的帝王乃是更有意義,更有作為,更有價值。

這個驚天大消息,再一次地振奮人心,考古隊宛如發瘋了一樣,比之前的投入的精力還要多,比以前更細緻入微,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成功了。

古墓之寶,震撼人心

墓中墓剛被挖掘,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個大寶劍,剛一開土,就讓所有在場的工作人員激動不已,閃閃發光,雕刻精細,分量沉重,一雙寶劍的價值,能為國家寶庫提供的價值是不能用價錢來衡量的。

繼續挖掘,越來越讓人無法平靜,一件件玉器和金器被挖掘出來,國家寶庫因為他們的付出,又有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經過專家組的考研,最終確定為是春秋時期的古墓,距今約兩千多年的歷史,青銅器在商朝才發行,而金器,寶劍這類古器的價值又是何等的高貴。

全部挖掘出來,確定黃金的器物有數把,青銅器也不計其數,鐵器雖有生鏽但依舊是不可小覷的文物。

放眼現在,黃金被無數的富豪追求,更何況是黃金器物。

這些古物當然全部上交國家,為國添彩才是這些考古隊最大的追求也是考古隊的意義所在。

但是唯一的遺憾就是這些出土的文物,二百多件沒有一件可以證明這個帝王身份的器物。

儘管寶藏這麼多,但是卻不知道主人是誰,對於歷史方面的研究的幫助卻不是很大,但是看著這些寶物,依舊讓人嘆而觀之。

浩浩蕩蕩的古墓,燦爛的文物,考古隊灰塵全身,但是卻洋溢著驕傲的氣息,這可能就是中國人的魅力所在。

回望這麼多天的挖掘,一個小小的古墓,卻是墓中墓,一個連盜墓賊懶得挖的古墓,卻隱藏著225件國寶。

可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個剛開始什麼都挖掘不出來的古墓,蘊藏著豐富多彩的器物,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和那些浩蕩大的古墓,卻是什麼都挖掘不出來的古墓相比,這座墓中墓又是何等的低調奢華。

越是富有的人越不會炫耀,越是窮酸的人,越喜歡炫耀,這就是人格的魅力與差距。這也告訴我們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已是多麼的重要。

不要瞧不起一個平常並不出彩的人,也不要低估一個平凡的人,擁有發現美的眼睛,不要眼高手低,會給自己帶來無法想像的財富。角落雖暗,卻很安全;為人低調,卻家財萬貫。

識人慧眼,發現美,關注每一處細節,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a38c5df684e3849a177c2dcbbefe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