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禁毒報告中,專門有一條數據是分析吸毒群體的年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規律,青少年吸毒群體一直在穩步上升,而中老年吸毒群體逐漸減少。
這充分說明,如今的青少年更容易沾染毒品,但又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趨勢呢?
這其實與毒品種類有很大關係,海洛因時代,由於毒品費用昂貴,只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人才能吸食,因此屬於少數人一種惡習,且都是年齡偏大、事業有成之人。
如今化學合成毒品的廉價,讓毒品更容易滲入普通人中,而青少年則是首當其衝。
當然,除了毒品種類發生改變,青少年吸毒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受群體影響、好奇無知,以及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所以如何教育青少年遠離毒品,是每一位家長都關心的問題。
通過以下內容,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更希望給青少年預防毒品指明一條道路。
行為上
01 交友不慎
社會上人群複雜,人心隔肚皮,許多人的交際圈內良莠不齊。尤其是青年朋友們,常愛逞哥們、姐妹義氣,注重社交圈中的「面子」。
在娛樂聚會時,因為同伴說「是不是兄弟?」、「這都不敢吃?」、「沒事」......等等,很容易因為虛榮心在同伴的吆喝慫恿下,吃下了第一口毒品。
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朋友,一旦發現朋友有吸毒傾向,請立刻遠離。
02 沉溺娛樂場所
根據資料統計,夜總會、KTV、舞廳、酒吧,這些場所是吸毒者和販毒者最常出現、吸毒現象最集中的地方。
因為人員複雜,環境嘈雜混亂,不法分子常趁機會在香煙、飲料、食物中偷加毒品,引誘欺騙無辜人服下。
因此,最好儘量避免單獨出入娛樂場所,尋找信任的朋友陪同。
千萬不要讓自己吃喝的東西離開自己的視線,也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任何食品,無論吹噓得多天花亂墜,都要堅守底線,提高自己的防備,保證人身安全。
03 不良嗜好
這些人大多在青少年時期,因為好奇心和模仿成人、影視劇影響,本身是很容易受到動搖的人,容易受好奇驅使或者被誘惑,追求感官刺激,進而容易對事物上癮,從嘗試吸煙喝酒到嘗試吸毒,一步步淪陷。
因此,吸煙喝酒者大多都是吸毒的高危人群,會促進吸毒行為的發生。
防範毒品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摒棄不良嗜好,增加自制力,尋求正當舒緩情緒的方法。
儘量少抽煙、喝酒,也不要經常熬夜、作息顛倒,這樣也會間接成為不良嗜好的誘因。
心理上
01 逃避、無知
許多人承受不住生活壓力,意志脆弱,遭遇挫折就想逃避,例如失戀、工作失誤、下崗、負債、重大疾病等等,只會自暴自棄、悲觀沮喪。
轉頭想從毒品中尋求解脫,認識不到毒品具有成癮性、危害性、違法性,以為吸毒之後「想什麼有什麼」,其實是損傷大腦神經後產生的幻覺。
這時候,應該建立正確排解壓力的方式,可以和家人、朋友傾訴煩惱。
還可以嘗試搜索公益心理援助熱線、求助醫院心理醫生,同時自己也可以轉移注意力,以看電影、聽音樂、運動、吃東西來安撫激烈情緒。
02 享樂心理
如同電影《門徒》中,吳彥祖的台詞,「究竟人為什麼要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後我才明白,吸毒是因為空虛。那麼,究竟是毒品恐怖,還是空虛恐怖?」
很多人缺乏理想和生活目標,沒有追求,找不到人生意義和樂趣,對活著感到空虛和無聊。於是,為了娛樂享受和消遣時間,通過吸毒來達到精神享受和心理減壓,最後陷入毒癮發作的痛苦和毒品控制中。
所以家長以及本人自身,就要對生活設立目標,多培養興趣愛好,發掘自己的特長,使自己在生活中有事可做、有念可想。
03 時髦心理
如今是一個信息社會,每天信息量爆炸,其中也充斥著許多三觀不正的宣傳。
很多娛樂圈偶像因為各種原因沾染上毒品,為了吸引眼球,某些報導將明星吸毒描述為無害、被迫無奈的形象。
造成沒有分辨能力的部分人,把時尚和氣派與吸毒聯繫起來,將吸毒當做時髦的炫耀,認為不吸毒就是落伍,吸毒就是有派頭。
娛樂圈吸毒人員
對待偶像的錯誤行為,一定不能縱容、跟風,任何原因都不是吸毒的藉口。毒品在中國是明確禁止的違禁品,一個明星連自制能力和法律觀念都沒有,何來偶像模範作用,完全不值得追捧。
-----本文來自精神科專家梅醫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Z2H6W8Bgx9BqZZICl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