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八月熱在娘身,死臘月寒在兒膝!農村這句俗語,道出萬事難兩全

2019-07-19   農俗俱樂部

農村對於出生這件事是很重視的,不同的生肖,出生在不同的月份都是有講究的,比如很久之前和大家說過的「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同樣是屬羊,六月和冬天生就有不同的說法。

還有關於出生的時辰上,農村也有「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的說法,覺得男孩子出生在中午長大後會有陽剛之氣,而女孩子在半夜出生蘊意著會溫柔賢淑。

當然,這些都只是農村的俗語而已,並不能真真切切的說代表了一個人的命運,人生還是要靠自己的。

不過農村的一些說法似乎很喜歡窺探命運的感覺,於是有了很多讓人好奇,卻不一定有科學依據的俗語,比如下面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幾句!

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說,農曆六月出生的人是很有福氣的,而六月去世的人,則恰好相反。

這句話聽起來的確是無稽之談,但如果結合以前農村的生活習慣,就能理解為何人們會這麼說了。

首先,六月出生,農曆的6月是比較暖和的,對於嬰兒來說,不容易遇上感冒什麼的,引起疾病。

其次,六月糧食都接近成熟,桃子梨子什麼的也快成熟(山桃),這個孩子的降生不用為沒有吃的而發愁,也不用擔心會因為飢餓而夭折,所以六月出生是比較好的。

而六月去世,在農村則被認為是比較沒有福分的,這又怎麼說呢?

按照農村的喪葬習慣,人在去世後會放在家裡幾天,宴請賓客,把葬禮辦的風風光光的,覺得這是對死者的敬意。

但如果是農曆六月去世,因為氣候比較炎熱,遺體是很容易腐爛的,這就得趕緊送上山,在人們看來,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不能走的風風光光,就是沒有福分的。

還有一點就是,農村的六月份是比較忙的,這個時候去世,很多村民是不太願意抽空來幫忙的,可能呆在那裡的時間就會比較短。

甚至常常遇到找不到人幫忙做菜料理事情的地步,因為家家戶戶都忙著自己的農活,都會選擇推掉。

所以農村人挺害怕這個時候有人去世的,那樣會耽誤自己的農活。

當然,一些地方則是相反,有人提出「無福之人6月生,有福之人6月死」。

理由是,6月太熱,小孩子出生後因為溫度太高不好帶,媽媽生下孩子後坐月子也比較辛苦,吃不好喝不好的,很折磨。

而6月去世說是有福,是因為說6月夏天地下是涼的,遺體不容易腐爛,就能多在世間存留一些時間。

這個其實與氣候有關係,夏天井水反而是涼的,而冬天井水反而是熱的,這個指的是那種天然水(而不是自來水),冬天去挑過水的人肯定有這個常識。

會生生八月,會死死臘月

關於生與死,農村還有一句不同的俗語,一些地方覺得,出生在八月是比較有福分的,因為農曆的八月正好是莊稼收穫的季節。

這個孩子出生後,正好遇上包穀成熟,稻穀豐收,雖然這個時候出生耽誤了農活,但一出生就能吃到新的糧食,不是很有福分麼?

而說在臘月(12月)去世是有福氣的,這也與上面說到的喪葬習俗有關係。

冬天地上溫度比較低,遺體放在家裡幾天也不會腐爛,家人就能為其好好辦葬禮,風風光光的把其送走,與農村習俗里的厚葬正好契合。

而且這個月份農村人是比較閒的,要找人幫忙做菜什麼的也比較好請人,與六七八月完全是不一樣的。

於是乎有了這種說法,這也是各地方農村的不同之處。

會生生八月熱在娘身,會死死臘月寒在兒膝!

我們常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兩全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忠孝不能兩全!

而在討論生死這件事上,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們覺得,八月孩子出生的確是比較有福分,一出生就能吃到新糧食,不用忍受饑寒之苦。

但是對於生下孩子的媽媽來說,就很艱難了!

因為八月是比較熱的,准媽媽坐月子期間是很難受的,而且正好是農村忙的時候,如果家人體諒的話,還能好好照顧准媽媽。

要是遇到家人不體諒,厭恨准媽媽在家只吃不做事,可能還要看別人的臉色,又或是還得下床做飯幫忙料理家務。

所以八月出生,幸福了孩子,卻辛苦了媽媽。

而臘月去世的老人,也許可以走得風光一些,但對於子孫來說,送老人離開的時候要滾在冰涼的地上,是相當寒冷的。

於是有了後半句,也道出了,世間萬物,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其實吧,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們一生都希望能提前參透其中的奧秘,但殊不知,人活著,未知是恐懼,但一眼望到頭的一生,其實也很無趣,也很沒意思。

所以活著的時候就精彩、不留遺憾的活,死掉了,也管不了厚葬什麼的,那都是後人的事情。

而且現在農村收入不錯,糧食也不再那麼缺乏,孩子什麼時候出生,迎接他的都是家人的喜悅。

而國家現在更提倡火葬等綠色安葬法,農村的土葬也在逐漸被取代和消除。

再說,誰還能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去世呢?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去世,對於家人來說,都是沉痛的打擊,留給後人的,都是傷心的回憶。

所以,生死,何必看得那麼重呢?人,重要的是活著的每時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