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VAR引發的「體毛越位」成為了近期大家討論的焦點,持續引發爭議,尤其是在英超賽場,每輪都出現因為VAR的吹毛求疵而被吹掉的進球,其中不乏一些精妙的進球。對於這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知道大家持有怎麼樣一個態度。
在剛剛結束的英超第21輪比賽中,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個進球因為體毛級的越位被VAR系統否決了,而整個第21輪共10場比賽才取得了25個進球,也就是說,占進球比的20%數量被VAR吹掉了。如果VAR稍微放寬一些尺度,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進球出現。
在此,我們必須回到VAR系統被使用的初衷,高科技的運用是為了保證比賽更加公平、公正,減少認為的錯誤,VAR具備糾錯的功能。因為VAR的存在,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將不復存在,也不會出現亨利用手把愛爾蘭擋在世界盃大門那種完全不公平的醜聞,2010年南非世界盃,蘭帕德冤案也不會存在。
毫不客氣的說,VAR越來越多的被討論已經損害了英超的品牌形象,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這和英超對VAR的用法和國際慣例有偏差。為了保證比賽的流暢,英超的主裁判不看監視器,而是由統一監控中心小黑屋裡的所謂裁判專家來認定。引用穆里尼奧的話來說,英超的VAR變成了VR,他代替主裁判做出了裁決。
由於主裁判不看監視器。而是由小黑屋給出結果,這大大影響了主裁判的公信度。
其實,「體毛級」越位也是可以接受的,這是客觀存在的事物,不能因為收益就贊同,吃虧則反對,只要制定統一的標準,一視同仁,那就不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在VAR剛剛誕生的時候,本人就提出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VAR的選擇性使用,這可能大大的影響比賽的公平公正,甚至有人會利用VAR達成一些不可描述的目的。相比起「體毛越位」這樣客觀存在的問題,只要技術到位,還是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的。但是對於禁區內手球和犯規,往往就經不起推敲了,尤其是在VAR回放的時候,一個小小的錯誤都能被無限放大。我們已經看到了太多這樣的現象,比賽中出現了一些爭議的情況,主裁判有時候選擇VAR介入,有時候又拒絕VAR介入,不同裁判有不同的標準,這才是最值得關注的現象。
搞科研一旦被使用就不可能倒退了,一些配套的規則應該儘快被制定,VAR使用的標準要逐漸被完善,當所有人都在統一的標準下執行,爭議自然就會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