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年不生病,是好還是壞?

2020-01-03     女人百科匯

說到生病,很多人會說真的不願意自己生病,健健康康的多好,確實是這樣,即使是小病小痛,都會讓自己感覺到很難受。抵抗力高的人,會說自己體質好,整年不生病。你的身邊,或許也有這樣的人,常年下來,一顆藥不吃,身體之好,是別人羨慕的。

事實上,整年不生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不見的是好事,看似很健康,其實對身體並不好。可能你也會發現,有些人長期不生病,突然生病了,問題很大,甚至出現了一命嗚呼的情況。外人聽到後,也會十分詫異,會疑惑:他的身體不一直很好嗎?怎麼會這樣?

其實一個人整年不生病,並不是好事情,對健康調節來說,隱患、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反過頭來,適當的出現小病,竟然是好事情,這是因為當人們在生病過程中,是會導致身體的一些細菌、有毒物質得以順利排出,此時對於身體內部調節,起到更新的作用,出現小問題,會讓當事人有了一定的防範保健意識,結合醫生的診治,加以正確的自我調節。反過頭來,如果整年不生病,就會讓自己沒有這種預防的保健意識,與此同時,會促使更多的細菌積累在身體中,一旦聚集到了某個頂點,將會徹底爆發出來。這也是人們心中的疑惑,要麼不生病,一生病就要人命。

在古代有這麼一句話「慎養於平日,調養於微疾」,就是說時刻關注身體變化,出現小病小痛,就要引起注意,以免小病釀成了大病。生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抵抗力或免疫力是需要通過刺激、激發才能得以改善,身體中的病原體,此時需要在病毒的刺激下,進行防禦,促使體內的抗體種類不斷增多。

以最常見的感冒來說,作為十分普通的小病小痛,有人會發現,一年下來要出現四五次感冒,為此會被他人判定為「抵抗力弱」。與之對立的,則是一些人一年到頭不會感冒一次,常常是他人口中「抵抗力強」。事實上,感冒的過程,是身體免疫力,與外界的環境、體內的毒素進行抗爭的過程,看似感冒了,也是把毒素排出來了,而藉助於這樣的感冒,促使身體體製得以更大的改善,免疫力、抵抗力在這過程中會提升很多。

感冒的同時,離不開咳嗽,尤其是換季的時候,溫度降低的時候,咳嗽更加頻繁、常見,氣管、支氣管或肺出現異常,會讓人咳嗽。也有一些人會沾沾自喜,自己整年不咳嗽。其實,咳嗽的過程,不只是這些異常,還能把體內毒素排出來、咳出來,同時,還能刺激該上述這些部位,更多的屬於身體一種應激本能反應。有些時候,受到外界的影響,例如抽煙多的話,會讓人咳嗽頻繁、咳嗽加重,就應該做到戒煙了。

整年不生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長期不生病,也不一定是好事,還可能會潛藏巨大隱患。適當地出現小病小痛,反而是有利於健康的,這些好事將會悄悄出現。為此,不要認為一年生病幾次,就是身體弱的表現,說不定在一定程度上,比那些不生病還要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UcBam8BMH2_cNUg3ce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