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首個尊醫重衛決議為護航醫衛提供法治保障

2020-03-25     宿州市人民檢察院

評論:首個尊醫重衛決議為護航醫衛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堂吉偉德 新聞來源:正義網

  「要進一步提升醫務人員薪酬待遇,提高陽光收入,強化績效考核正向激勵,相關補助津貼向一線醫務人員傾斜。」這是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的全國首個《關於切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營造尊醫重衛良好風尚的決議》提出的要求(3月23日《中國青年報》)。

  醫者仁心,醫務人員所從事的職業,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之一。他們用奉獻書寫職業的榮光,用付出詮釋職業的價值。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中,正是無數醫護人員披甲出征,冒著被病毒感染的危險始終奮鬥在一線,成了這場全民抗疫阻擊戰中最美的風景線,最令人感動的逆行者。

  越是艱難越向前,經歷了大疫大難考驗的醫務隊伍,彰顯整個群體的崇高品質,無以替代的職業貢獻。他們理應獲得足夠的尊重,也應受到制度性善待。讓這些衝鋒在一線的逆行者,承擔著救死扶傷責任的衛士們,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優越的職業待遇和優良的從業環境,既是充分肯定的需要,又是大力激勵的措施,更是不斷弘揚的選擇。

  愛默生說,只要生命還可珍貴,醫生這個職業就永遠倍受崇拜。讓醫生受到崇拜,就必須改善他們的職業狀況,讓這些「文明世界的精華」,不但「門前病人多」,還應有與他們付出相對等的回報。最簡單來說,就是要通過尊醫重衛的制度設計,讓醫生們有更高的勞動收入和報酬,擁有基於職業貢獻的社會尊重,能夠讓他們安心、安全、安定的工作,免於被傷害的恐懼。同時,也通過打開職業培訓、交流使用、職稱評定等上升通道,讓醫生成為令人羨慕而嚮往的職業。

  在很多國家,醫生、醫師助理乃至護士、藥劑師的收入都處在領先水平,而且絕大多數醫療行業從業人員都有著強烈的職業自豪感,社會地位極高,這與國內同行構成了明顯差距。這種差距在於,國內的醫療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水平相對並不高,但每天承擔著極為繁重的工作任務,加之緊張的醫患關係增加了職業風險,導致醫生職業的吸引力不斷下降,人才流失的現象也比較嚴重。

  近段時間,各地對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開展了各種高規格的接送,一些地方將援助醫療隊中的編外人員全部納入事業編制,還出台了提高疫情防治人員薪酬待遇、做好工傷認定和待遇保障等多方面的關愛措施,讓這些最美逆行人因關愛而得到了關注,也極大地激勵醫務人員地激情與豪情。但小眾化代替不了整體性,個體化代表不了群體性,就現實層面而言,切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營造尊醫重衛良好風尚還需要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具有地方最高立法權。省級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尊師重衛決議」,具有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去實現制度性構建的重要意義,也有助於從根本上改善醫務人員從業待遇和職業環境,從而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良好風尚。從形式上,決議既是倡導,更是要求和督促,為真正提供正向激勵提供了法律遵循,為進一步改善職業待遇和從業環境提供了法治路徑。比如該《決議》要求,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中表現突出的編制外醫務人員,各醫療衛生機構在招聘時,可簡化招聘程序,優先招(聘)用。此種指引性要求,與一些地方的做法不謀而合。

  誠如全國人大代表、福建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黃愛民認為,《決議》明確了要深化醫教協同改革,並且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成熟經驗和制度創新上升為法規,全面建立健全符合醫學規律和特點的醫務人員培養制度。作為全國首個尊醫重衛決議,用法治思維和方式為護航醫衛提供保障,其前景令人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UCFD3EBnkjnB-0zAa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