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潘家園買了一件青花瓷器,自己估價3000萬,專家:遠遠不止

2020-08-25     老吳說文化

原標題:美女潘家園買了一件青花瓷器,自己估價3000萬,專家:遠遠不止

元青花瓷器在我國陶瓷收藏中是一個重要的類別,因其是青花瓷器的開端,燒制的數量非常的少。再經過幾百年的輾轉,能夠完整保留的就更加少了。

一次鑒寶節目,一個美女帶來一件元青花三顧茅廬大罐,是在北京潘家園買的,自己估價在3000萬左右。專家看來後認為美女的估價太保守,如果是元青花的人物紋大罐,價值應該不在鬼谷子下山元青花之下。

美女聽了後,喜不自禁,這是要一步成為億萬富翁的節奏。但專家話音一轉,說此件元青花,從瓷器的胎土、工藝與元青花都有區別。而且人物紋的元青花在收藏市場上非常的熱,受藏家熱捧,那景德鎮就開始大量仿製。

當美女聽到這裡時,臉上的喜悅早已不見,億萬富翁的夢想一下破滅。現代仿元青花

元青花的「胎記」,是鑑定的重要依據

「麻倉土」是元初發現於麻倉山的一種瓷土,也稱麻村老坑土,當時元朝官府控制麻倉土的出售,因此又稱麻倉官土或麻倉御土。這種瓷土到明嘉萬年間用盡,景德鎮的窯工在距麻倉山不遠的高嶺山,發現與麻倉土類似的高嶺土。麻倉土瓷片

麻倉土燒制的青花瓷器,有很多氣孔,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黑痣。配料事先沒有經過熟料化處理,在高溫燒結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氣體,氣體以氣泡形式進入釉中,進而衝擊器物的釉面,在釉薄的地方容易衝破而形成棕眼。元青花底足

胎土在淘洗過程中,雜質去得不夠,因而在燒成的胎底特別是瓷胎的斷面,可以發現大量或黑或黃的雜點雜斑。

再加上胎泥的揉制不夠精細到位,元青花瓷胎中的針眼、氣孔甚至縫穴較多。用墊渣(老糠灰)方法墊燒的瓷胎(還有一種是用墊餅),往往粘有很多或黑或焦黃的窯渣,有的已熔入釉中。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手感。元青花橫切面

元青花修胎極為隨意,無論平底還是淺圈底,無論刮底還是對底邊角那輕輕切的一刀,都極不講究。觀元青花胎底,可謂溝壑縱橫、滄桑無比。

從施釉工藝效果觀察,一般釉面的縮釉點比較普遍,圓器器物外側口沿部和近底足處,漏釉現象都極多且明顯。器內的掛釉非常稀薄, 元早期和中期器內不施釉,晚期雖施釉,但往往淚流縱橫,雜色斑斑。不少器表留有「柴煙痕」。元青花

現在的中國的工匠不僅把聰明才智發揮到瓷器創作上,更多的發揮到了仿古造假方面,以獲得更多利益。以前的工匠,並沒有什麼文化知識,所以仿製的瓷器,只要有一定的功底,就能看出破綻。但現在的工匠是專家中的專家,對瓷器的研究比藏友還深,所以仿製的古瓷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所以收藏需謹慎,收藏並不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TTLI3QBLq-Ct6CZGn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