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大家都說生意難做錢難掙,到底難在哪呢?

2019-09-28     優淘邦

這二三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覺得不管是哪個行業,生意都不好做,錢也越來越掙了,這什麼情況?錢去了哪裡?又到底難在哪呢?現在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上抑或工廠公司,都覺得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其深層次的原因在哪?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透明,時代在轉變,現在很多人都想創業想當老闆,全民熱衷於經商,全民熱衷於創業,十億人民九億商,可謂全民創業全民經商,經過這麼多年的高速發展,很多傳統行業已發展到了一個峰值都處於飽和狀態甚至過剩狀態,只要一個行業有更高的利潤,就會有大量的人湧入投入進來。僧多粥少,形成非常激烈的競爭氛圍,最終也只能少數人活下來,其它的大多數充當了炮灰,現在要想創業致富沒有二把刷子,沒有資源沒有人脈背景,沒有在新思維上面有突破,沒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廉,人有我優,確實很難的。

這幾年國際經濟環境複雜貿易摩擦不斷,國內也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一些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涉及到一些機械化工鋼鐵等行業,一些弱勢的產能被淘汰,一些配套的小廠小公司被優勝劣汰也屬正常,這些工廠公司的停工停產也讓很多就業者無業可就,涉及到很大的一個群體,使得大家覺得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錢也越來越難掙了。

這些年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房價也是節節高漲,早期介入的人賺得盆滿缽滿,其賺錢效應影響巨大,很多人都想在樓市上撈一把,或分一杯羹,有錢有條件的義無反顧衝進樓市,沒錢沒條件的也在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即使掏空父母輩的錢包背負二三十年的房貸也在所不辭,據悉國內民眾的資產有百分七十七在房產上,大家都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去攢錢買房了,哪有餘錢來消費, 房價越高,居民整體消費水平和購買力就越弱,導致消費市場欲振乏力,以前敢消費,沒錢就去掙,現在不敢消費了,經濟一環扣一環,形成惡性循環了,實體經濟難做,錢就越難掙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電商平台如雨後春筍地崛起,網購大軍也是持續地壯大,據悉電商零售去年的銷售額高達九萬億元,這對實體店的衝擊可謂巨大,按一個小店一天營業額,全年營業額三四十萬來計,就可消滅近三千萬家小店的營業額,如每家實體店平均1.5個從業人員,就可造成三四千萬人失業或無業可就,大家都在網上買,同質化競爭激烈,價格觸底,平台衝量,大部分工廠是零利潤甚至只是虧本賺吆喝而已,網絡電商輻射範圍大,輻射人口多,強者恆強,也極易形成每個行業的幾個頭部電商活得滋潤,只有幾家歡笑多家愁,其它的微利或虧損邊沿。隨著網際網路信息的發展,價格透明,想要暴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現在街上商鋪冷冷清清,實體店倒閉關門現象隨處可見,優勝劣汰不斷在持續,小店主和小電商們面臨失業,無生意做,無商可經。

前些年由於生意好做錢好掙,大家借貸多多,據悉有5.8億國人沒有銀行存款。年輕人盲目超前消費,人均負債高達12萬,其它的生意人也是大舉借貸,什麼抵押貸款車貸房貸一大堆,還有其它的信用卡透支網貸等等,現在收入下降了,入不敷出了,能維持日常生活花銷開支就不錯,並且還要面對教育醫療養老等大額支出,哪裡還有什麼消費能力?人民的消費能力不強,購買力下降,消費增長乏力也是各行各業做生意難的原因之一。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S1xe20BJleJMoPMKK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