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晚一點,起得早一點

2020-03-03     麗水日報

花生菜又新年,節物人情已可憐。

不待春來呼我困,四時何日不堪眠?

——范成大《春困二絕》

解析:很多人易被「春困」困擾,每天都感到睏倦、疲乏、頭昏欲睡。春天也是睡眠質量最好的季節,詩人孟浩然就曾這樣描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養生建議:相對秋冬作息,在春天,晚上可稍晚一點睡(最晚不超過23點),早上儘量早一點起,每天至少保證6至7個小時的睡眠。起床後可以到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伸伸懶腰,活動筋骨,做做深呼吸。建議大家儘量不要睡懶覺,因為睡懶覺不利於肝氣升發,人反而容易春困,引起疲倦乏力等不適。

早晨起來犯困、下午總想打瞌睡的人不妨試試乾洗臉。閉上雙眼,用雙手大魚際從嘴角、鼻翼向上「洗臉」,然後由額頭向下,收向下巴,再由嘴角向上,如此為一周,每次做10~20周。

避開風邪,上火時適當「春捂」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

——陳與義《春寒》

解析:不少詩詞中都有關於倒春寒的描述。初春的暖陽讓人有一種「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感覺,可冷空氣時不時會殺個「回馬槍」。倒春寒易誘發感冒、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關節炎等。

養生建議:如果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下,最好不要脫掉棉衣。如果日夜溫差大於8℃,早晚要注意加件衣服。對於在春天容易上火的人群,更是要適當「春捂」,以保護陽氣,抵禦風寒。這是因為在煙酒過多、過食辛辣肥甘、奔波勞累、連續熬夜後,出現咽痛咽癢、口鼻乾燥時,最易感染風寒感冒。平時體質較弱的人可適當喝點防風防感茶。取黃芪30克、防風10克、鮮生薑5克,置於水杯中用滾開水浸泡30分鐘,分次當茶飲用。

要想防住倒春寒,還要捂住幾個易感風寒的部位。一是神門穴,此穴位是心經的原穴,而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二是腰眼,平時可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腰眼處,能起到溫暖腎陽的作用。三是小腿,尤其是小腿外側,這裡也是保護陽氣的地方。正如老話所講的「寒從腳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

(據《快樂老人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MSOoXABjYh_GJGVx2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