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女孩」楊帆:你努力工作的樣子,真的很美!|北京法院故事

2019-10-11   北京政法

平凡,是行色匆匆 朝九晚五

平凡,是樸實無華 勤勉努力

平凡,是認真工作 用心生活

當執著的堅守

成為信仰的定力

當奮鬥的血液

凝結在崗位與日常

當努力的奔跑

成為青春靚麗的姿態

時代的使命

將敦促矢志不渝的初心

生命的價值

亦將蘊含在人生軌跡中

有夢想就有目標

有奔跑才有遠方

用奮鬥致敬祖國

今天

網事君帶您走進朝陽法院立案大廳

聽聽「窗花女孩」楊帆的故事

現在上班

離不開潤喉糖了

她既不是歌手,也不是主持人,可是卻一天也離不開潤喉糖……這,究竟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她叫楊帆,是朝陽法院立案庭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26歲的她去年剛剛參加工作。她個頭不高,身材微胖,逢人總是熱情的打招呼,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很可愛。

這個不足2平米的1號立案取號窗口,就是楊帆日常工作的地方。和別的窗口不同,她負責立案材料的初審,迅速審核材料、確定案件類型、發號、將當事人準確引導至相應的立案業務辦理窗口是她的全部工作。也就是說,這個大廳里來立案的當事人,楊帆要全部接待一遍。平均每天,她都要接待近300名當事人,翻閱600多份訴訟材料,一天6、7個小時,她總是在不間斷的說話。

很多當事人都是第一次來法院,不清楚流程,不了解法律,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楊帆都要解答,因為她不僅負責導訴,還負責諮詢。怕自己的解答對方記不住,楊帆就拿一張小紙條,一一寫清楚;遇到格式不規範,楊帆就直接標註修改,還不忘多囑咐幾句。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白開水、潤喉糖成了楊帆的工作必備。每天早晨開工之前,楊帆都會習慣性的含上一顆潤喉糖,再裝上滿滿一杯水,這就是一上午的儲備。可工作起來,卻又時常忙的沒有時間喝上一口水。往往是直到午飯前,口乾舌燥的她,顧不上添些溫水,就這樣滿滿一杯涼水一口氣咕咚咕咚喝下肚。儘管潤喉糖不斷,她的聲音卻一直都是嘶啞的。

「這裡都是大嗓門兒」

朝陽法院本部的立案訴服大廳,每天接待各類訴訟群眾800餘人次。大廳里熙熙攘攘,17個窗口同時辦理,諮詢的、立案的、查詢的、繳費的,大廳里的分貝始終很高。嘈雜的大廳里,窗口用來擴音的話筒起不了太大作用,為了讓當事人聽清楚,窗口工作人員基本都是靠喊的,久而久之,人人都練就一副「大嗓門兒」。

神經敏感的人,在這樣的環境里待上幾十分鐘,免不了頭暈腦脹,而窗口裡的工作人員一坐就是一整天。

因為楊帆是立案的第一道程序,她的窗口總是排隊的人最多。為了加快進度,不讓後面的當事人等太久,為了加快流程,不影響後面的同事辦理業務,對於她來說,去一趟廁所都會有負罪感,偶爾去一次也是跑著去跑著回。

「叫我什麼的都有」

比起審判業務庭的同事,大家對立案訴服窗口工作人員的稱呼可謂是千奇百怪。「警官」「法師」……這都還算好的,最常聽到的是「大姐」「小妹」「美女」「喂」……再有更過分點的,「取號的」「叫號的」……楊帆坦陳,「真的是叫什麼的都有」,為此她只能安慰自己,一個稱呼,沒什麼大不了。可最讓楊帆頭疼的是,大家對她的話置若罔聞。

「您好,您的材料不齊,要補充……」

「你哪來那麼多廢話,一取號的管那麼多!」

「您好,這裡需要修改一下……」

「你管我怎麼寫呢?給我個號!」

……

換做從前,遇到這種情況,她一定會懟回去,工作之後的楊帆,性子柔和了不少,因為她知道,現在身份不一樣了,從穿上制服的那一天起,從坐在立案窗口的那一刻起,她代表的就是法院的形象。

「您好,我這裡有一份起訴書模板,您把相關信息填一下,這是您的號,一會兒聽叫號到對應窗口辦理業務就可以了……」

「再委屈也不能走啊」

立案大廳的工作,有的不僅是忙碌、辛苦,有時也有說不出的委屈。

90後的楊帆出生在山西長治,一路求學順利,樂觀、單純的她,離開學校不久就來到了這個小窗口,直面人生百態的大社會。

楊帆記得,有一天她正在辦理業務,人群中突然衝出一位頭髮花白的大媽,拿了一堆皺皺巴巴的白紙往窗口玻璃上一拍,「趕緊的,快給我取號,這案子必須馬上給我立!」楊帆愣了一秒,回答道:「您先排下隊,我稍後給您辦理。」不成想卻激怒了大媽,她拍著窗口玻璃破口大罵「你什麼東西,你個死胖子!趕緊給我取號,不然我跟你沒完!」更多不堪入耳的髒話如暴風驟雨襲來……

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她什麼時候受過這種委屈?然而,儘管臉漲得通紅,眼淚在眼圈裡不停打轉兒,楊帆仍極力控制著自己,她在心裡反覆跟自己說,「不能離崗不能離崗,後面還有好多人排隊呢……」楊帆強忍著委屈,耐心的勸導著老人,「大媽您坐一會兒,到您了我叫您……」可話還沒說完,就又是一頓臭罵,1號窗口頓時亂做一團。法警聞訊趕來,將情緒激動的老人帶到一旁,值班庭長出面負責接待。來不及緩解情緒,楊帆深吸一口氣,轉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那句話

真的暖到我了」

中秋節放假前一天,已是臨近下班的時間,立案大廳里已經沒什麼人了,楊帆開始整理手邊的資料,做最後的收尾工作。這時,一位40多歲的大姐急匆匆的衝進立案大廳,拉住楊帆的手,上氣不接下氣的說到:「法官,麻煩您幫幫忙,今天是最後一天了。」

楊帆接過材料認真翻看了一遍,是勞動爭議的案件,收到仲裁裁決後要在15天內起訴,而當天剛好是起訴期的最後一天。儘管已經過了立案接待時間,楊帆還是二話沒說,接過材料,打開電腦……恰巧大姐的材料不齊,楊帆就等著大姐列印、複印,不規範的地方楊帆也幫著一一改正,順便講解法律知識……所有手續辦好,下班已經一個多小時了。

「都辦好了,材料您拿好,回去等法官通知吧!」大姐接過材料,緊緊握住楊帆的手,嘴裡不停的重複著「謝謝,謝謝,謝謝,姑娘,中秋節快樂……」

「那句口音濃重的『中秋快樂』,真的暖到我了。」

「最好的禮物

是一瓶礦泉水」

幾個禮拜前,楊帆曾經接待過一件遺產繼承案件的當事人——張大媽。由於年紀大了,不了解立案流程,來立案的時候張大媽竟然什麼都沒帶。那天,楊帆為張大媽講解了相關規定,怕大媽記不住,她把需要帶什麼材料、每種材料需要幾份、相關證明要去哪兒開都一一寫了下來,叮囑大媽把材料準備齊再來。

十幾天過去了,昨天張大媽又來了,而且帶來的不僅有齊全的立案材料,還有一瓶礦泉水。張大媽把水遞給楊帆,說:「姑娘,你這嗓子啞的,要多喝點水。」楊帆點點頭,有點哽咽。

那天,張大媽順利立案了,臨走時, 還不忘特意跑回1號窗口跟楊帆道別。

楊帆說,那是她工作一年多,收到的最好的禮物,因為那瓶純凈的礦泉水裝的是大媽的信任和肯定。

「有時候一天接待完嗓子完全說不出話,有的時候腰酸背痛起不了身,但是只要穿上制服走進立案窗口,想到很多當事人需要我,就又像打了雞血一樣。」

「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幫當事人節約一小時、少跑一次腿,這不就是工作的意義所在嘛。」

大門關了

卻沒打烊…

楊帆只是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窗口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在立案庭還有許多像楊帆一樣的同志。她們青春、朝氣、善良、努力!她們是立案大廳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由於大多數都是90後女生,她們戲稱自己是「窗花姐妹」。

窗花姐妹

每天5、6點鐘,一天的接待工作終於結束了。然而,「窗花」們卻並沒有下班。匆忙吃上幾口飯,她們回到辦公室開始了新的工作。白天,她們是大廳里的「窗花姐妹」,盯窗口忙現場接待,晚上,她們是電腦前的「鍵盤俠」,盯電腦忙網上立案。白天積壓的網上立案工作,從每晚6點開始,108辦公室,鍵盤聲此起彼伏。

屋內燈火依舊,窗外夜色漸濃……

END

後記

去採訪楊帆的那天,沒有提前跟她打招呼,到達立案大廳的時候,楊帆正忙的不可開交,以致我們不好意思上前插上一句話。我們默默觀看,順便拍了幾張工作照片。

立案庭的張莉姐發現了我們,小聲跟我說,「楊帆這孩子,特認真,給當事人解答的特詳細,你們好好寫寫她!」我笑著點點頭。

臨走時,楊帆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我,說,「姐,你們剛剛是不是拍照了?我……是不是不太好看?」那天我一時語塞,沒想到該如何回答。

楊帆,和 「窗花姐妹」們的工作再平凡不過。可就是這樣平凡的故事,讓我幾度哽咽。行文至此,只想和楊帆以及所有同樣奮鬥努力的你說一句,「你努力工作的樣子,真的很美!

來源:京法網事微公眾號

編輯: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