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勞動方式的轉變,現代人逐漸從純體力活轉變為手腦結合的工作,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在不斷暴露。
比方說,很多都市白領或者碼農,經常會因為脖子疼、腰椎痛而煩惱不堪,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頸椎病,令人十分苦惱。
據統計,全球頸椎不健康的人群已經超過了8億人,並且數據還在不斷上升,在這種大背景下,如何照顧頸椎自然成了重點話題。
養護頸椎要以養為主、以治為輔,平時防微杜漸,做好保護工作,或許能夠有更好的效果。
若您有這5個不良姿勢習慣,可要當心頸椎病不日上門。
1.頸部長期固定不動
頸椎位於胸腔和頭顱之間,是支撐和活動腦袋的主要緻密結構,平時我們扭動脖子時便能夠感覺到它的存在。
頸椎和大多數骨骼-骨骼肌結構一樣,需要適度的運動來維持其功能穩定、柔韌度正常。
因此,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對頸椎的傷害並不小,特別是上班族長期盯著電腦或數位板,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傷。
此外,睡眠時頸椎同樣處於靜止狀態,為了避免在此期間頸椎受損,一個高度適當、柔軟適中的枕頭非常重要。
只有保障頸椎處於正常的生理弧度內,方可減少損傷。
2.頸部過度運動
頸椎雖然需要一定的鍛鍊,但同樣也會出現肌肉勞損的狀況,部分職業對脖子扭動有特殊要求,譬如執勤的交警,就需要高強度地轉動上半身指揮工作。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也有可能會傷及肌肉,因此需要及時休息。
3.頸部負荷過重
人體頸部和頸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撐頭顱並且集束神經和血管,這導致其內部架構相對鬆軟,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支撐能力,所以,長時間給頸部施加過重的壓力也會導致其出現損傷。
比如在脖子上懸掛重物、用頭頂支撐重物等等行為,都有可能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4.站立、坐立姿勢不當
人體本身具有生理弧度,在正常情況下,脖子和脊柱都有一定的彎曲,因此稍微前傾時,能帶給人們輕鬆感。
不過長期前傾容易導致脊柱弧度提高,誘發駝背狀況,需要糾正。
但市面上很多的塑形產品只是強行地收住腹腔、胸腔,違背了自然的人體結構,使用過久可能會導致肋骨外翻等情況,還請謹慎行事。
5.睡覺姿勢不對
睡眠時期是改善脖頸狀況的主要階段,因此頸椎不舒服的朋友要利用好這一窗口期。
根據研究,側身睡可能是比較適合機體、精神放鬆的的方式。此外,除了選一個好枕頭外,睡覺時還應該注意別給頸部額外施壓,這對放鬆和肌肉修復有好處。
總之,頸椎健康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科學調理還需要多加上心。
【本圖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