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差別到底在哪裡?這組圖很真實,也很扎心!

2022-07-09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養兒子和養女兒的差別到底在哪裡?這組圖很真實,也很扎心!

作者 | 茱莉

養兒子和養女孩的差別,

到底有多大?

下面這些腦科學研究結果,

真的太扎心了。

讀懂這些性別差異,

接納這些本就存在的差異,

我們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表達能力的差別

我們常會在生活中看到:

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口齒伶俐的很,

難過時,也能把受挫的原因講得一清二楚。

可是男孩很多時候就是個憨憨啊,

難過的時候,只會嗷嗷叫,

卻表達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看了下面這張對比圖,你就明白原因了。

圖源:洪蘭教授關於男女腦部差異的演講

左圖顯示,女孩說話時,左右腦都亮了起來。

右圖顯示,男孩說話時,只有左腦被點亮。

女孩大腦有兩個區負責語言表達,

比男孩大腦中相應區域大20%-30%。

而且,女孩左右腦連接多,信息傳播更加便利且快速。

男孩左右腦連接少,他表達起來就沒那麼順暢。

這給父母的養育啟示是——

如果你家有一個男孩,

請一定耐心陪伴和傾聽。

當他情緒崩潰、卻又沒法表達清楚自己時,

多用共情的方式,幫孩子把他的情緒言語化:

「你是不是因為……,所以現在很生氣/委屈……」

陪男孩多讀情緒主題的繪本和書也很好。

他們學習到越多的情緒詞彙,

就越能準確地表達自己,情商也就會更高。

運動能力的差異

不少媽媽吐槽過,

帶女兒去逛街,那是真逛街。

養兒子出門?

他就像脫韁的野馬

原因就在於:

男孩的肌肉量普遍比女孩多30%。

所以,男孩的身體一般更強壯,

他們需要的運動量也更大一些。

——沒錯,養男孩確實更費媽~

另,男孩體內的睪丸激素決定了,

男孩不但衝動,而且好動。

學校里坐不住、靜不了的多半是小男孩。

好處是,他們在大運動方面表現更好。

女孩當然也需要運動。

不過,她們普遍在聽覺、嗅覺、觸覺方面更敏感,

也更傾向於在人際關係中去體驗這些感官信息。

因此,在上課、學習、跟人溝通方面,

女孩子們會更如魚得水。

好消息是,

11歲以後,隨著自控力的提升,

男孩們開始迎頭趕上,學習效率提高,

男孩女孩的學習力開始旗鼓相當。

情緒上的差異

男孩真的太容易興奮了!

高興起來,屋頂都能給掀翻了,

完全看不到老父親老母親一臉的黑線。

對比起來,女孩對周圍世界的反應更靈敏,

更懂得揣摩大人心意,

看起來也更貼心。

但是,女孩也更容易被外界所影響,

並因此長時間陷入不良情緒中。

下面這兩張圖充分展示了女孩的情緒困擾。

這是女孩傷心時的核磁共振腦圖,

一大片腦區都亮了。

圖源:洪蘭教授關於男女腦部差異的演講

這是男孩傷心時的核磁共振腦圖,

只有面積很小的幾個點。

圖源:洪蘭教授關於男女腦部差異的演講

每當遇到難題或衝突,

女孩都傾向於各種琢磨、反省,甚至內疚、自責。

男孩則完全不同。

他們製造血清素的速度比女孩快52%,

血清素跟個體的情緒、睡眠等有直接關係。

血清素較多,心情也會比較好。

所以,當事情在男孩這裡早已經翻篇的時候,

女孩可能還在追問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我為什麼總是不夠好?

這給我們的育兒啟示是,

假如你有一個女兒,

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

有規律地跟女孩聊天、談心!

多帶女兒親近大自然,

陪孩子堅持一項她喜歡的運動,

多給她積極正向的鼓勵。

父母的有力陪伴和支持,

會是女孩前進路上的堅實後盾。

當然,不是說男孩的情緒不需要關注。

陪他瘋玩瘋鬧上半天,

陪他到戶外去,

帶他玩需要競爭與合作、並且有一定肢體碰撞的團隊遊戲,

比如各種球類運動。

男孩的負面情緒,就能很容易得到釋放和緩解。

聽力上的差別

同樣是呼喚孩子:

大人喊很多遍,男孩可能都聽不見,仍然埋頭玩他自己的。

女孩則多半第一時間有所反應,

還能快速看出大人臉上表情的細節,是開心還是生氣……

這是因為,

男孩的大腦不擅長聽,

他們對視覺信息的加工更準確,

一旦投入一件事,專注力也會更高。

所以,不要強硬要求男孩必須立即回應你。

要跟男孩說話,就儘量走到他們身邊,看著他們的眼睛說。

教育男孩,少嘮叨,他們不容易聽進去;

多示範給男孩看,他們學得會更快。

比較起來,女孩是偏於聽覺型的。

她們天生更能注意到男孩注意不到、聽不到的外部刺激。

會對細微表情敏感,擅長從聲音或表情中破解背後的意思,

她們長大後,對人品個性的判斷也比男孩準確。

但隨著年齡增長,

女孩的這種優勢也會引發問題。

比如,女孩會過分在意外部評價,

甚至因此變得討好,心理負擔過重。

所以,家有女兒,

一定少在女孩面前隨意議論和品評他人,

特別是不要隨意品評其他女性。

多告訴女兒:

你不必完美;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計劃性的差別

有人說,

你永遠不知道,

會從小男孩的書包里翻出什麼來。

可能是水果,

可能是辣條,

也可能只是一團團廢紙……

但你永遠沒法從裡頭找到想要的作業和試卷!

女孩的書包就不一樣了。

多半整齊乾淨,又賞心悅目。

為什麼會這樣呢?

腦科學告訴了我們答案:

男孩的大腦額葉沒有女孩活躍,也沒有女孩發育得早。

而大腦額葉的一個主要功能,

確保個體的行動有組織、有方向,受控於個人意志。

所以,男孩的自控能力和計劃性一般會比女孩差。

當然,好處是,男孩們可能因此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這給父母的育兒啟發是,

但如果你的孩子看起來缺少條理,

也不太會收拾、有點丟三落四,

該引導引導,

但不要急著給孩子們貼標籤。

如果「缺乏計劃性和調理性」,

已然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建議:

*跟男孩溝通,一次只說一件事;

*給男孩交代一項任務,儘可能給出明確的指令,

比如,「第一. 你需要……;第二, 你需要……」

(男孩的大腦更擅長記憶位置和序列)

如此會更方便孩子記憶和提取線索。

也可以早點教會男孩使用計劃表、思維導圖,

這能有效地提高男孩的計劃性、以及學習成效。

學習上的差別

如果問男孩,

他在學校都學到了什麼?男孩很可能一臉懵懂,

讓你忍不住擔心,他到底能不能跟上課程進度。

但如果你問女孩同樣的問題,

她多半說得頭頭是道,

她的學業成績往往也會表現更好些……

這跟大腦里一個很重要的區域有關。

它大概位於人的左耳下方,

能把視覺系統和語言區域連接到一起,

名叫「文字匣子」。

說白了,這個區域,

直接決定了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高低。

然而,男孩的大腦整體發育比女孩大約晚了2年,

男孩大腦里的這塊「文字匣子」跟同齡女孩比,同樣偏弱。

在小學校園裡,

每個班都可能有4、5個孩子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存在困難,

其中,男孩、女孩的比例為4:1。

在寫作業和考試中,

很多男孩會出現讀不清題、答非所問、詞不達意的情況。

家長誤以為這是男孩「粗心」,

事實是男孩大腦中的「文字匣子」掉了鏈子。

好在人類的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

上面這張大腦掃描圖告訴我們,

隨著大量的、長期的閱讀,

大腦中神經元的聯結會不斷被刺激,

孩子大腦中的「文字匣子」也會日漸強大,

表現在學習上,就是閱讀能力和學習成績更出色。

所以,儘量確保家裡隨手都能拿到書。

親子閱讀,也是越早開始越好。

閱讀對每個孩子都很重要。

養男孩的家庭,尤其需要重視。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來自腦科學的前沿研究。

《腦內乾坤:大腦也有性別》一書告訴我們,

不止生殖上分男女。

大腦也是分男女的。

一個女孩,可能有一個偏男孩的大腦,

她比較愛運動,大膽,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

像個「假小子」。

或者一個男孩,可能擁有一個偏女孩的大腦,

他不愛上串下跳,

卻對精細的手作情有獨鍾,

喜歡跟人交流……

總之,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擅長的事,

都可能跟我們的預期大不相同。

所以,不要把男孩、女孩塞在性別刻板印象的套子裡。

更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作為一個男孩/女孩,你怎麼不,你應該……」

而是要看到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就像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里的那句台詞說的:

「在我們周圍,

那些用獨特眼光看世界的人,

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

—— End ——

作者:茱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b83b0e703468808e200b2c924cdc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