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不快樂:新生兒數量跌破80萬,空置房超800萬

2023-03-03     抱朴財經

原標題:這個國家不快樂:新生兒數量跌破80萬,空置房超800萬

不快樂的國民是不想生娃的,不快樂的國民也無心搞錢,更沒有興趣奮發向上。

作者:今綸

日本正在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危機。

據日本東京新聞網3月1日報道,2022年日本新生人口首次跌破80萬,同比下降5.1%,是自1899年開始新生人口統計以來的最低值,這意味著日本的少子化速度比政府的預估提前了約11年。

日本新生人口趨勢

但日本的麻煩還沒完:

據日本《讀賣新聞》2月28日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共512名中小學生自殺,超過2020年499人的最高數值,刷新紀錄。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總務省每5年實施一次全國房屋空置率調查。上一次公布空置率是2018年,那年日本全國有849萬套房屋空置,住宅空置率達到13.6%,今年肯定超過849萬套空置房了

日本人很明顯不快樂。

日本人無心「造人」,無心買房,處於「兩無狀態」。

01 中小學生不快樂

2022年日本共512名中小學生自殺,超過2020年499人的最高數值,刷新紀錄。

到底發生了什麼?

厚生勞動省稱,19歲以下學生的自殺理由最多是「學業沒有進展」,此外還有「苦惱前途」「苦惱考試」等。

大部分日本考生參加的高考是「一般入學選拔」,即每年一月他們需要參加一場全國中心考試,類似中國高考。

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分數出來之後,名校如東大、早稻田會公布本校的准考分數線,過了線的學生才可以參加「校內考試」。

這個考試難度極大,很大,非常大,請想像一下你自己面對奧數試卷的模樣。

兩次考試的成績按照一定比例重新計算,得出最終成績,學校開始考慮是否錄取某個學生。

所以,如何沖入名校呢?

上培訓班,一年的開銷正常是人民幣七八萬,這對於普通日本家庭是不小的負擔。

即使上了培訓班,也不代表可以進名校,只是多一點機率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你再去看「512名中小學生自殺」的新聞,是不是可以稍微多一點共情?

因為哪怕卷出來了,找到工作了,也是窮人一枚,下面我們詳細講。

沒有希望就會走極端,直接一跳了之。

所以,結論是日本的中小學生不快樂。

考上大學就快樂了?未必。

依據日本廣播協會說法,高等教育學費令不少日本大學生感到「壓力山大」,步入社會後僅還貸一項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有人甚至因此不敢考慮生育。

一家日本學生援助機構的數據顯示,日本1990年領取助學貸款和助學金的大學生比例為21.8%,到2020年這一比例升至49.6%

02 超60%日本年輕人非常窮

日本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是大家都知道的。

原因是什麼?還不是因為窮!

日本有機構曾在全國範圍內在線調查1000名17歲至19歲年輕人,詢問他們對工作方式、生育子女等方面的看法。

結果,只有59%的調查對象表示想要孩子。問「不想要孩子的原因」,在多個選項中,選擇「經濟負擔」因素占比最高,為69%其次是「難以平衡工作和育兒的關係」,占比54%。

簡單說,年輕人壓力大,又很窮,所以就選擇了放棄養育後代。

日本年輕人有多窮?

據消費金融公司SMBC在2020年11月面向1000名年輕人所做的《20至29歲人群金錢意識調查2021》的數據顯示,日本的20至29歲的年輕人,平均存款為72萬日元(合人民幣4.3萬),其中存款在「50萬日元以下」的人最多,有40.8%,相當於四成人存款不到3萬人民幣;其次是接近二成的人一分錢存款沒有,占總人數的18.2%。

也就是說有超過60%的日本年輕人窮得叮噹響。你窮你還生嗎?

隨著年齡大一些,收入才有所增長:

SMBC在2021年3月也發布了《30歲至49歲人群的金錢意識調查2021》,數據顯示,這一年30歲至49歲人群的平均存款為283萬日元(合人民幣16.8萬),是20代的4倍之多,可是這個年齡階段的中年人對生娃已經沒有興趣。

何況,要想在公司里熬下去也不容易,日本的職場中充斥著壓制和論資排輩:上級往往擁有對下級的絕對「支配權」

而且很多的企業奉行終身僱傭制,當一個人與企業簽訂終身僱傭合同,或者說是社會中充斥著終身僱傭制,也就意味著人才本身失去了流動性。

還有年功序列制,員工從入職開始,年紀越大,所享受的工資、學習、福利待遇越多。

年輕人干最苦最累的活,工資最低,你又想他結婚、生娃,確實是很荒謬的「既要……又要……」。

所以,年輕人不快樂,只想躺平,只想做個「平成廢宅」。

沒有希望,不做廢宅做什麼?難道做個有為好青年,天天捲來捲去?有意思嗎?

2022年日本新生人口首次跌破80萬,這遠遠不是一個終點,繼續下跌是肯定的。

03 空置房未來將突破2000萬套

另一方面,貧富差距在拉大,空置房越來越多。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公布了2021年日本家庭純金融資產情況。

這個統計按照家庭純金融資產規模、分成了5個等級。

0.16%的日本超富裕層家庭,掌握了6.4%的純金融資產。

2011年後,超富裕和富裕階層上漲加速。

年輕人要想實現階層躍升比登天還難,你是一個人在努力,人家是一個家族的龐大財富和關係網在努力,怎麼比?

說句難聽的,年輕人努力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教育制度設計、利益分配設計決定了年輕人只能有稍微的喘息機會,至少在40歲之前是沒法暢快做人的。

40歲之後,收入略升,人也沒了稜角,於是就追求歲月靜好了。

所以,生娃養娃,卷個漫無邊際,是不是找抽?絕對是的。

日本人想通了,乾脆就一個人歲月靜好,一個人靜靜離開。

2022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份《2022年男女共同參畫白皮書》:2021年,日本未婚率(50歲之前沒有結婚)突破了新高,男性未婚率25.7%,女性未婚率16.4%。

實際上,日本2010年的新婚人數約為70萬對,此後幾乎每年都在減少。

不婚不育的結果就是房子沒人要了,一個人去世了,他的房子就空著了,因為他壓根沒有繼承人,這種情況很多。

2022年,日本總死亡人數也突破記錄達到158.2萬人,較上年增長近9%,換句話說,又有不少空置房出現了。

日本總務省每5年實施一次全國房屋空置率調查:2018年,日本全國有849萬套房屋空置,住宅空置率達到13.6%,比2013年上升0.1%,也是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日本住宅空置率。圖源:nippon.com

野村綜合研究所表示,除非拆除大部分空置房屋,否則這一比例將在2038年躍升至31.5%,突破2000萬套是完全可能的

日本現在的人口是1.26億,到2038年肯定沒有1.26億了,怎麼辦?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情況危急」,他說的是一句大實話,但是日本政府採取的所有措施看上去都收效甚微。

日本處於巨大的危機通道中,下滑正在加速,這將極大地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未來一段時間,印度在經濟總量上超越日本有著極大的可能性,日本可能該徹底反思諸多的制度設計了。

不快樂的國民是不想生娃的,不快樂的國民也無心搞錢,更沒有興趣奮發向上。

只有「躺平」才是最明智的選擇,絕大多數人都不傻,你說是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87ca5d1a4839d74a28b12c19d0eb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