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診療將迎新規 平安好醫生市值大縮水

2021-10-29     大摩財經

原標題:網際網路診療將迎新規 平安好醫生市值大縮水

網際網路診療將迎新規 平安好醫生市值大縮水

10月29日,網際網路醫療龍頭平安好醫生(1833.HK)股價大幅下挫,盤中跌幅超過15%,最終以37.85港元報收,相比2018年54.8港元的發行價下跌超過三成。平安好醫生股價已經連續5個交易日下行,累計跌幅達到34.74%,年內跌幅更是接近60%。

2020年受疫情封控影響,網際網路醫療平台收割了一波意料外的流量,迎來一大波上漲行情。但隨著國內疫情好轉,網際網路醫療業績同比出現下滑,股價也受到影響。除平安好醫生外,同處網際網路醫療賽道的阿里健康(0241.HK)、京東健康(6618.HK)年內下滑幅度均超過50%。

市場猜測,造成平安好醫生近期大跌的原因最近披露的一則監管信息。

10月26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網際網路診療監管細則的徵求意見稿,內容涵蓋網際網路診療的醫療機構監管、人員監管、業務監管、質量安全監管、監管責任等多個方面。其中, AI技術代替醫師接診的現象被明令禁止。

網際網路醫療平台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形成了「賣藥」和「看病」兩條路線。其中,具備電商基因的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主要業務圍繞在線藥房業務,而平安好醫生則更強調「隔屏看診」。

本次披露的意見稿對於網際網路醫療的從業醫師做出了限制,明確指出,醫師接診前需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由本人接診。其他人員、人工智慧軟體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接診。

平安好醫生過往的宣傳中,一直將AI技術作為服務亮點。平安好醫生的AI輔助診療,包括重症監控、合理用藥監測、醫療安全監控和智能輔助問診,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輔助問診,截至2020年底,平安好醫生累計諮詢量超過10億人次,去年全年日均諮詢量超過90萬人次。

監管細則正式出台後,AI技術代替醫師接診將被明確禁止。

網際網路醫生接診實名制,意味著未來網際網路醫療平台的競爭將是醫生資源的競爭。截至6月末,平安好醫生平台累計合作醫生超過3.8萬人,其中約70%來自三級醫院。同期,京東健康自有和外部合作醫生超過13萬人,阿里健康截至3月末簽約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6萬人,其中主治醫師以上級別的超過4.6萬人。

做「看病」生意的平安好醫生至今並未把商業模式跑通,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過55億。

值得一提的是,這道監管政策,讓另一家走網際網路診療路線的微醫上市有了更多不確定性。今年4月,微醫在港交所遞表,目前該招股書已經失效。

相比已經成功上市的三家網際網路醫療平台,微醫的規模要小得多,去年營收大漲261%後也只有18.32億。而且,微醫一直未能扭轉虧損局面,2018至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0.5億元、19.4億元和19.1億元,三年虧損總計79億,調整後累計虧損也超過20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8082135_10001151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