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范、袁恕己五位大臣以女皇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謀反為由,率領禁軍入宮誅殺二張。隨後五大臣又派人包圍了武則天的寢殿,逼迫女皇退位,這便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成功後,唐中宗李顯復位稱帝,五位居功至偉的大臣一律封為郡公並全部拜相:張柬之為天官(吏部)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崔玄暐為內史(中書令),桓彥范、敬暉皆任納言(侍中),袁恕己同鳳閣鸞台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
在此後一段時間內,光復的唐王朝便在五位宰相主持下逐步回到了正軌。然而對皇帝李顯來說,這卻不是最好的局面。
當初李顯「泥菩薩過江」的時候,對張柬之等人非常敬重,可現在他成為了皇帝,五大臣在他心中的位置就完全不一樣了。二十多年前,李顯第一次登上皇帝寶座,可因為沒有實權,所以只當了55天皇帝就被他的母親武則天給廢黜了。現在皇位失而復得,武則天也已倒台,可李顯依然無法乾綱獨斷,因為國家大事都操持在五大臣手中。所以擔心再次遭遇被廢黜的李顯對擁立他登上皇位的五大臣也是防備多於信任。
為了能與五大臣對抗,李顯先是安排自己的妻子韋皇后垂簾聽政,後又提拔了幾個「奇葩」人物擔任要職,比如任命胡僧慧范為銀青光祿大夫、封上庸縣公,術士鄭普思為秘書監,術士葉靜能為國子監祭酒。而在所有被提拔的人中,最關鍵的當屬武則天的侄子,同時也是李顯兒女親家的武三思。
經過一番布局,李顯的政治實力很快就超過了五大臣。在武三思的建議下,李顯以五大臣有功於社稷為由,封張柬之為漢陽郡王,崔玄暐為博陵郡王,桓彥范為扶陽郡王,敬暉為平陽郡王,袁恕己為南陽郡王。同時免去五人的宰相職務,並規定五人每月初一及十五進宮朝見,其餘時間不必上朝。也就是說,表面上看五大臣是榮升為五王,可實際卻失去了所有政治資本。
五大臣被封王后不久,五人就相繼因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被貶為州刺史,後再貶為州司馬。隨後武三思又嫁禍張柬之等人企圖謀反,要求將五人滅族。李顯考慮到五人有定策之功,時隔一年就將他們滅族影響不好,因此採取了折中方案,將五人終身流放:張柬之流放瀧州(今廣東羅定市南),崔玄暐流放古州(今越南諒山市),桓彥范流放瀼州(今廣西上思縣),敬暉流放瓊州(今海南定安縣),袁恕己流放環州(今廣西環江縣)。此外,五人的宗族子弟,凡年滿十六歲以上者也全部流放嶺南。
五大臣的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為了杜絕後患,武三思派一個叫周利貞手下去完成「掃尾」工作。周利貞曾和五大臣有過節,所以這個對五大臣實施報復的機會對他來說正是求之不得。
讓周利貞頗感遺憾的是,在他還沒趕到之前,時年八十二歲的張柬之和六十九歲的崔玄暐就已經死在流放途中了。
為了不錯失下一個報復機會,周利貞帶著手下火急火燎地追上了桓彥范。他命人將竹子削尖,然後把桓彥范放在布滿竹刺的竹子上來回拖拽,活活折磨致死。
敬暉的結局比桓彥范更慘,周利貞命人用小刀片片割下他身上的肉,受千刀萬剮而死。
袁恕己被灌入一種叫「野葛汁」的毒草汁。這種毒草汁液入口後猶如鐵鉤鉤喉。袁恕己忍受不住劇痛,雙手不停抓地,以致十指指甲全部脫落,但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受盡摧殘後,周利貞才命人將袁恕己用亂棍打死。
為唐朝光復立下汗馬功勞的五位大臣就以這樣一種極其悽慘的方式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直至後來唐睿宗繼位,五人才被平冤昭雪。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