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400萬年的「袋狼」,是怎麼滅絕的?

2023-01-22     娛樂九九

原標題:活了400萬年的「袋狼」,是怎麼滅絕的?

被獵殺的袋狼

1933年,獵人獵殺了野外最後一隻袋狼後,露出了罪惡的笑容。

最後一隻袋狼:班傑明

同年,世上最後一隻袋狼被抓進塔斯馬尼亞島的霍巴特動物園,關在籠子裡供人參觀。3年後,這隻袋狼意外被曬死在烈日之下,這天是1936年9月7日,袋狼正式滅絕。

那麼,為什麼在地球上活了400多萬年的古老生物,會在20世紀初滅絕呢?這還得從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的地理位置說起。

01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袋狼

澳大利亞大陸四面環海,紐幾內亞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它們因海水與其它大陸相隔,其它大陸或島嶼的陸地動物無法到達這裡,所以,這裡便形成了獨有的生態系統。袋狼的祖先在400萬年前進化,廣泛分布在這兩塊陸地上繁衍生息。

經過400萬年的進化,它們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物種特徵:體型修長似狗,成年袋狼體長達180cm,肩高60cm;臉長得像狐狸,嘴巴可以張開180度;身體呈棕褐色,背部長有15-16條黑褐色橫紋,故又名塔斯馬尼亞虎;尾部下面有一個口朝外的育兒袋。

它們屬於食肉動物,食譜比較廣泛,包括袋鼠、小型獸類、不會飛的鳥類等,它們尤其喜歡食用袋鼠。有時候,它們會躲在樹上,等到獵物路過,跳下樹並一口咬斷獵物的腦袋;有時候,它們會緊跟著獵物不放,直到獵物筋疲力竭,一口咬死獵物。

袋狼稱霸了澳洲和紐幾內亞島400多萬年,直到9900年前,澳洲野狗的闖入,給袋狼種族帶來了第一場浩劫。

02 澳洲野狗帶來的種族浩劫

中國科學院對澳洲野狗的研究結果表明,澳洲野狗的祖先是東亞被馴化的家犬,9900年前開始,有幾次大規模的人類遷徙,家犬跟隨人類來到了澳洲。因為沒有天敵的緣故,家犬迅速繁殖,部分家犬逐漸野化,最終變成了澳洲的新物種:「澳洲野狗」。

那麼,澳洲野狗是怎麼樣給袋狼帶來深重災難的呢?

1、食物高度重合,野狗在獲取食物方面更勝一籌。相比較袋狼而言,野狗的體型稍大,力量比袋狼更足,基於這些先天條件,野狗能夠獲取更多的食物。為了保衛家園,,袋狼會與野狗決鬥,但是野狗多是成群結隊,最終多以袋狼失敗告終。袋狼因為食物減少,導致數量急劇下降。

2、野狗繁育下一代能力明顯優於袋狼。野狗的幼崽出生後,經過2個月的哺乳期,即可獨立活動並捕食;而袋狼幼崽出生後,需要哺育3個月才能獨自活動,10個月後才能離開母獸獨立生活。經過幾個世代的疊代,野狗逐漸在數量上獲得優勢,直接碾壓袋狼。

3、澳洲原居民的獵殺。如果說野狗給袋狼帶來了災難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野狗偷食家禽這件事才是殺死袋狼的最後一根稻草。隨著人口移民,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原居民,並在澳洲飼養家禽。但是,家禽經常被動物咬死。原居民認為狗是守護家園的,不會幹這事,於是把罪責全部轉嫁到了袋狼頭上,於是袋狼就這樣被人類獵殺。

袋狼看著它們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被野狗侵吞,它們的同類被人類獵殺,卻無能為力。生性膽小的它們,只能搬到遠離人類居住的森林更深處生活,9900年前到18世紀中葉,袋狼逐漸從紐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草原消失,僅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

03 塔斯馬尼亞島,種族滅絕式屠殺

18世紀中葉前,袋狼們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這座小島地處澳大利亞大陸東南方向,與澳大利亞大陸隔海相望,原本它們可以在這座獨立的島嶼長久地生存下去。直到1770年英國探險家科克的到來。

歷史是驚人的相似,塔斯馬尼亞島被歐洲人入侵後,大量人類帶著野狗踏足了袋狼們最後的伊甸園。而這次更為殘忍,當地居民以袋狼獵殺家禽為由,要求政府下達屠殺令,讓袋狼從島上消失。

難以置信的是,政府竟然真的下了屠殺令:殺死一隻袋狼,獎勵1英鎊。

有了屠殺令,當地居民開始了血腥的物種滅絕屠殺。據官方統計,1888年到1914年,有2268隻袋狼被殺死,這還不包括被打傷逃跑的袋狼。

時間到了1933年,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最後一頭瘦成皮包骨的野外袋狼被殺死。此時,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已為時晚矣。

自此,在地球上生活了400多萬年的袋狼物種,就此從這顆美麗的星球上消失。

寫在最後

塔斯馬尼亞州徽

可能只有在失去後才知道珍惜,諷刺的是,隨著袋狼的滅絕,人們才開始因為袋狼的滅絕而悲傷起來,塔斯馬尼亞州更是將其印刻在州徽上,但是這一切都已經為時晚矣,袋狼已經滅絕,它們的形象只能存在於熒幕上和人們的腦海里,伴隨著無限的懊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31b227e4f97a040ebcffeaa2930eb6.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