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夢中情人」,如今的「媽媽專業戶」:一個跑龍套的影后

2023-05-18     科技創新集

原標題:80年代的「夢中情人」,如今的「媽媽專業戶」:一個跑龍套的影后

作者:南東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我等會兒給你送來?」

「那你就送來吧。」

秀芝停在門外,麻花辮子,圓臉盤子。

頷首低眉,風塵僕僕。

這是電影《牧馬人》的劇情,前段時間又在各大平台火了起來。

1982年上映,距今已近40年。

當年全北京的電影院只放這個電影,創下1.2億人次觀影的記錄。

叢珊,正是女主角李秀芝的扮演者。那年她19歲。

1

叢珊並不算第一眼美女,圓圓的臉盤子,五官也不突出。

但只要她一笑,觀眾的眼睛就挪不開了。

當年19歲的她憑藉在《牧馬人》里動人的表現,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同年更是以60萬的選票登頂「最喜愛的十大青年銀幕形象」的榜首。

60萬選票,在80年代是什麼概念?大概能與現在的「頂流」相抗衡吧。

1962年,叢珊出生於北京,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大妞。

性格率真爽朗,卻也有著江南女子般的含蓄溫柔。

在中學時就是校花,更傳言是西單一帶遠近聞名的美女。

而她對此卻不以為然。

叢珊的家庭在當年並「不好」。青春時期,爸爸進過監獄,媽媽在幹校學習,姐姐被下放到農村。一家子各自散落在天南地北,她只能跟姥姥相依為命。

在這種艱苦環境下,她還是受同為崑曲演員的父母的影響,愛上了藝術。

1981年,她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與姜文成了同班同學。

當時叢珊才學了兩個月的表演,便遇上中戲補招。

初生牛犢不怕虎,雖然內心忐忑,她還是去了。

結果考上了。

那次中戲原定招生25個,最後只招了17個。

老師說寧缺毋濫,叢珊便是其中一個。

隔年,正讀大一的她被謝晉導演選中,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牧馬人》。

當年,謝晉導演是打算安排朱時茂和叢珊出演另一部劇,但又因時代原因,被迫作罷。

後來,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的《牧馬人》,審片時也遭到了非議。

最終上海製片廠頂住壓力,影片才得以上映,成為經典。

那個時候,中戲明文規定大一大二的學生不許外出拍戲,而謝晉導演卻看中了叢珊身上獨一無二的靈氣,親自與校長交涉。

幾番唇槍舌戰,最終校長鬆口,成就了叢珊。

命運有時就是這麼奇妙。

《牧馬人》中,男主角許靈均的命運竟與現實中叢珊父親的遭遇莫名相似。

可能也正因如此,叢珊與許靈均的扮演者朱時茂就此牽絆一生。

2

拍攝《牧馬人》時,朱時茂已經27歲,整整大了叢珊8歲。

年輕的朱時茂俊朗帥氣,可謂是大眾情人。而叢珊只是個剛上大學的毛丫頭,況且那時男方已有了未婚妻。情愫還未點燃便已熄滅。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觀眾對二人最終沒成眷屬而感到惋惜。

每每談到與朱時茂的關係,叢珊總會爽朗地大笑幾聲。然後解釋道:「我們就是兄妹,朱老師一直很照顧我。」

一次節目中,郭德剛問她:「他就沒跟你說過,我特別喜歡你,想跟你交朋友嗎?」

叢珊回答:「沒說,不過都挺好的。」

只是有些沒法跟家裡人說的話,朱時茂卻會和叢珊說。她定義這段關係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郭德剛又問:「他追過你嗎?」

叢珊愣了一下,聰明地把話鋒一轉:「朱時茂追的人太多了。」

這句話,沒有肯定也沒有否認。

多年後,兩人合體參加節目。

朱時茂被問到為什麼不娶叢珊,他打趣道:「中國的法律就准娶一個老婆。」

兩人默契地一逗一捧,一唱一和。

時光匆匆。劇中人的情與愛留在了故事裡,劇外人早已各自奔赴天涯。

3

雖說出名要趁早,有時候太早出名也不是好事。

《牧馬人》之後的叢珊風頭正盛,媒體對她的吹捧如雪花般紛至沓來。

過度的曝光並沒有帶來名利雙收,反而引起周圍人的偏見。

她給謝晉導演的一封信中寫道:「我不喜歡,還背上了一個無形的沉重的包袱。做人如同演戲一樣難,甚至更難。」

至此,在學校和工作單位,叢珊被坐了冷板凳。

老師潑她冷水,同學對她孤立。

深受排擠,不受重用。

即便她又在銀幕上贏得了應有的榮譽,但情況沒有好轉只有更甚。

「只會演電影,不會演舞台劇!」質疑聲接踵而至。

年輕的叢珊不善交際也不屑炒作,為此還差點抑鬱了。她說:「太過於真實的時候,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

1987年,叢珊拿到了國外政府的獎學金。

在朱時茂的鼓勵下,她毅然決然地離開工作兩年的話劇院,遠赴國外高等戲劇學院深造。

既然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在飛往國外的飛機上,叢珊望著天空的雲朵,倚在窗邊一個勁兒地掉眼淚。

特別捨不得家,卻被迫背井離鄉。回憶起這段往事,她調侃道:「我大半生的人生充滿了各種離別。」

在國外,一切從零開始。

學習法語,克服差異。

叢珊一心撲在舞台上,參演了無數優秀的劇目。

hold不住舞台劇,還當什麼演員?她只想證明,她是一名合格的演員。

這個陌生的國度,她與第一任丈夫相識相戀。後因性格不合,協議分手。

1996年,她帶著兒子回來定居。

關於孩子的父親,叢珊始終沒有公開談過。對於感情,她習慣緘口不言。

4

如今已經59歲的叢珊依然活躍在各大影視劇中,成了媽媽專業戶。

在《太平輪》中飾演宋慧喬的媽媽。在《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中飾演吳亦凡的媽媽。

她都記不清演過誰的媽媽了。

即使主角變配角,她仍然不忘做演員的初心。

為演好躁鬱症患者,她登門拜訪醫生,查閱無數資料和紀錄片,專研患者的行為習慣。

「表演裡邊兒要是沒有真誠,是永遠打動不了觀眾的。」—叢珊

叢珊,一個命運使然的女子。

戲劇之家,得天獨厚。一考即中,一舉成名。

縱觀她的前半生,就像被按了快進鍵,每一步都走得理所應當。

然而,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金雞影后提名,在話劇院跑龍套卻是家常便飯。

人紅是非多,不是每個人都能欣然接受他人的成功。

即使如此,她依舊不卑不亢。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演員這一生都是在漂泊,走到哪兒,哪兒就是家。」她如是說。

揮一揮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高光時不沉淪名利,低谷時不自怨自艾。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投資自己才是硬道理。

19歲,在《牧馬人》與方超搭檔出演母子,為演好角色她經常向媽媽們討教。

如今有了兒子後,叢珊更懂得如何做好一位母親。

講到育兒方面的經驗,她如是說:「你永遠可以在另一個生命中發現可貴的東西,哪怕是一顆小小的種子,也能長成大樹。」

如今演戲已不是生活的重心,與家人在一起才是生活的全部。

朱時茂評她:純樸、嚴謹;觀眾評她:親切、美麗;其實她:果敢、堅毅。

千帆過盡,歸來仍是明媚女子。願她後半生時光眷顧,不再別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924349ef0353fa7c0f50d5f827086c2.html